陳春
摘 要:在小升初銜接階段,學生的年齡、心理與學習習慣都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因此,在具體的小升初英語時態銜接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工作理念,從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去調整教學方法,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本文主要從“優化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時態思維”等方面詳細闡述了小升初的英語時態銜接教與學具體策略。
關鍵詞:英語時態:銜接:小升初;教與學
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英語時態的重要性愈加凸顯。而處在小升初銜接階段的學生們剛從小學升到初中,面對與小學截然不同的授課模式,難免會出現一些心理波動,基于此,作為現代英語教育工作者,應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從而推動“教”與“學”的深度融合。本文對此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討,僅供參考。
一、優化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時態思維
英語和漢語作為兩種使用范圍較廣的語言,既有相同之處,也有較大的差異。教育部明文規定學生至少要到三年級之后才可以正式開始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規避這種表達方式差異帶來的混淆,時態教學同樣如此。在小學階段,學生們初步學習了一些簡單的時態,而到了初中之后,他們的思維方式其實還停留在六年級和小升初考試時期,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想將小升初銜接階段的時態教學完成的更好,就必須重視學生的思維變化。畢竟,“學過”和“學會”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兒。盡管學生們在小學已經初步學習了最簡單的時態,但很多學生的英語時態思維依然沒有建立起來,漢語的行為模式和邏輯是他們的固有思維,因此,教師應當從基礎做起,從小升初的銜接做起,以英語為主體,以漢語為輔助,以標色為媒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把握時態。
就拿“現在進行時”來說,小學對于這種時態的要求是初步掌握基本結構,而到了初中,則變成了掌握現在進行時的基本結構與用法,要求學生會簡單的運用。此時,教師就可以采用這種“漢英互譯”與“標色”的方法去幫助學生更直觀的理解現在進行時。以“He is playing Guitar in the yard. ”為例,這句話用中文翻譯出來是“他正在院子里彈吉他”,教師可以以板書形式為學生呈現。除了這種漢英同步呈現的方式之外,也應當注重標色,將集中體現“現在進行時”的“is playing”和“正在彈”用鮮明的顏色標注出來,如果教師采用的是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話,也可以在二者的旁邊加一個動漫頭像,從而讓這些剛從小學升上來的學生對其產生興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做完這些工作之后,教師也應當嘗試著讓學生用現在進行時去找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子,相信,這樣的方式既能有效活躍課堂氣氛,也能幫助他們更直觀的區分時態差異,并其靈活的運用到英語實踐當中。
二、優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鞏固記憶
“因材施教”是一種古老而又先進的教育理念,作為現代英語教育工作者,應當秉持這種理念。首先,教師應當對自己學生的心理變化與時態學習基礎進行詳細的了解。要知道,處于小升初銜接階段的學生年紀仍相對較小、尚存幾分稚氣,因此,在開展時態教學時,應當避免走入“太過正式”的誤區,從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生動中收獲。比如,可以將各個時態的使用方法編成容易記憶、符合小升初銜接階段學生審美喜好的順口溜,甚至也可以加入一些潮流的抖音背景音樂,從而讓課堂得到孩子們發的內心的認同。有了這種認同感作基礎,事態教學的效率會變得更高,學生們學起來也會事半功倍。而從“學”的角度來說,他們能夠按照老師給出的邏輯去學習,會節省很多時間,能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這樣,教與學便能夠合二為一。
以“一般過去時”為例,由于這種時態里面蘊含的動詞變化比較多,有的需要加ed,有的需要加d,而有的則需要進行適當變化,比如,go變為went,因此,在小升初銜接的階段,教師應當做好時態口訣的編寫工作,將一般過去時的相關變化編成方便記憶的口訣,從而讓學生們學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三、引導學生運用時態,掌握結構與運用方法
小升初銜接階段不僅是學生們年級變化的關鍵節點,也是他們學習思維與方式變化的重要時期。上文提到,在小學階段,時態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時態的結構,而到了初中階段,靈活運用就變得更為重要。因此,對于這部分處在小升初銜接階段的學生,教師除了需要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時態結構的相關知識之外,也應當帶領他們去靈活運用。
仍然以“一般現在時”為例,當講完這種相關知識后,應當及時創設一些與之相關的生動情境,從而讓他們在具體的語境里去使用“一般現在時”描述一些事情,這樣的方式能夠深化他們對這種時態的理解。
比如,可以讓他們用usually、everyday等詞語去描述下午放學:“I leave school for home at 6:30pm.”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通過具體的例子幫助他們掌握元音和輔音的變化。相信,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其這一時態學得更加扎實。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下的小升初銜接階段的英語時態教學,教師應當從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綜合分析小初階段英語時態內容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然后以此為依據去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從而讓學生在生動的教學中將知識牢牢的掌握,提升其英語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培紅. 小初銜接英語語音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版),2022(3):46.
[2]胡瑞萍.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初銜接英語教學優化方法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