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永先
根據目前高中教學中學生身體普遍偏弱的特點,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文以某高中班級體育課程為例,對體育課程教育進行研究,提出心理暗示教學方法,以期實現高中生整體身體素質的提高,促進高中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高中教育階段是青少年提升自身學習能力以及提升各項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學生在此階段已經處于生理發展的末期,且自主與理解能力都處于高峰階段,體育與健康教學設置在此階段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學生不但能提升自身身體素質,還能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質建設。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持續發展與深入,學生體能素質的教育成了高中教育中最重要的課程之一,教師在進行教育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為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作出綜合準備。
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體育健身意識就是個體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將身體練習作為目的,關注自身學習發展和身體發育,能主動通過健身項目和運動項目的學習,培養健身愛好,掌握相對科學的健身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對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加以培養,不僅能對學生的體育運動健身能力加以強化,還能使學生掌握在不同環境中體育健身的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有助于推動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創新。由于高中生在身體上發育較為成熟,運動能力較強,體育課堂活動也具有一定的對抗性,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能獲得一定的壓力釋放,舒緩情緒,進而提升學生的意志力。而在高中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教學中,學生能形成謙虛謹慎,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促使高中生在高強度的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尤其是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中,從事團體活動有助于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獲得團體榮譽感,促使學生在班級的學習與生活中形成一定的集體意識,提升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
二、心理表現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積極作用
科學的心理暗示能適時地推進學生積極發展。經國外學者實驗表明,學生在體育發展的過程中,自信心的樹立至關重要,學生如果長時間處于積極的暗示環境中,在最終體育能力考查時,學生大部分會有相應的進步。體育實踐中,心理暗示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起到引導作用,可推動學生建立更加優質的核心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對學生學習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只有讓學生養成體育健身的意識,才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健身觀念,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同時樹立學生體育健身意識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耐力和意志力。體育健身的過程中會大大消耗體能,學生會感覺到疲憊,意志不夠堅定的學生可能會放棄。在體育鍛煉中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承受能力以及堅定的意志力,這也是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表現。培養學生體育健身的意識,增加體育課程的課時,在體育鍛煉中釋放學生的情緒,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宣泄和自我的調節,有利于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解決學習生活中學生遇到的一些挫折,學生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達到釋放壓力的目的,自我調節到最佳的狀態,用最好的狀態去學習專業的技能知識,在運動中學會引導自己,控制情緒,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高效率地完成學業。
(二)消極作用
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心理受教師態度影響,若教師的態度較差,學生也會產生敏感心理。所以,學生表達出的負面情緒在長時間的累積中將會使學生形成敏感多疑的心理特點,對學生造成不良心理。該影響對學生的長期發展造成的制約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為避免心理暗示在教學中產生影響,教師需加強對自身言行的重視,時時關注學生的心情,盡可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教學環境。
三、教師專業心理暗示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手段
(一)言語暗示
語言作為人們交流溝通中的重要手段,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言語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重要的溝通方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采用積極的語言鼓勵推進教學,調節學生心理狀態。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狀態的調節,是體育訓練的重要手段,這種激勵效果較好。相較于其他學科教學而言,體育教學對教師的理論知識傳授要求相對較少,更多是對教師教學語言方面的重視,要求教師精準把握教學語言,以最清晰的形式講清楚教學中的重點,以達成教育目的,使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具體的暗示手段應用中,教師需多采用具有肯定性質的詞匯給予學生鼓勵,若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采用否定的態度,學生將會受到暗示影響,自卑心理會無形產生。為避免出現此種情況,教師可采用優化教學語言的形式推進體育教學,盡可能減少否定性用詞的使用。在學生出現難以克服的體育訓練障礙的過程中,教師可采用正面誘導的形式推進教學,鼓勵學生逐漸探索,在不斷克服障礙的努力與堅持中,克服困難,進而幫助學生樹立強大的內心,完善價值觀塑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育教師進行語言引導的過程中,還需要輔以體育專業教學方式,使學生實現綜合性發展。
(二)身體語言及動作暗示
國外語言專家在進行對學生的心理暗示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身體語言也是表達形式中的一種,在人們正常的交流與溝通中,言語表達的效果只占正常表達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信息傳遞,還是通過身體的暗示來表達的。教師在身體語言表達專業訓練后,能加強對自身行為的規范,在平日的體育素養培訓中,教師自身也對自己的下意識行為多加關注,減少多余的動作,以防止造成負面的心理暗示影響。身體語言主要包含教師的姿勢、動作、手勢等。在給予學生鼓勵的教學需求下,除學生語言表達下的心理暗示之外,教師可添加鼓勵式動作,強化暗示效果。
(三)表情及情緒暗示
表情是情緒表達中個人思想最直觀的體現,情緒暗示也是教育教學手段表達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情緒暗示是重要的教育教學手段,這對教師對自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情緒交流包含溝通感情、交流思想、建立聯系等。體育教師的表情要能表達真實,以溫和的態度面對所有學生,盡可能減少真實情緒的表達,但是,在鼓勵式教育中,教師還是有必要保證情緒的真實性。體育活動在塑造學生心理方面有著重要價值,學生在一次次跨越的自身極限條件下,鼓勵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實際上,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不同行為加強關注,如果學生出現極度好勝心理或是非正常的心理狀態,教師就能從他們的表情及情緒上的表達中察覺出來,從而及時地進行幫助和引導。
(四)榜樣暗示
在實際的心理暗示教育中,榜樣暗示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心理暗示形式,標桿的作用不止在于使學生形成積極的進取心理與競爭心理,更在于能起到很好的引導示范效果。常規的心理暗示被分成兩種,一種是教師的示范效果,另一種是學生的示范效果。教師的專業性能給予學生權威性暗示,使學生根據教師的標準動作,模仿與練習。除此之外,在學生的榜樣樹立形式中,暗示效果也十分有效,對個人優勢突出,以及行為規范十分出色的學生,教師要運用多種暗示方法對其進行激勵暗示,讓他們保持全面發展的標桿作用;或是對身體素質較弱,不斷努力后達成預期目標的學生,教師要暗示他們積極加強自我的要求,在群體中樹立榜樣,推動學生整體全面發展。
四、積極心理暗示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開導
觀察是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手法,教師在進行學生的能力提升及開導過程中,要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觀察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對學生表現出的動作、語言、面部表情進行分析,并針對其反映出的狀態進行引導,進而激發學生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關注的點拋出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鼓勵學生進行探索,進而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任,學生在此開導中能將自身遇到的問題向教師傾訴,教師要樹立平等交流的態度,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根據學生的具體問題分析,提出問題的解決辦法,幫助學生順利解決問題。例如,在進行“跳高”項目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低難度的高度進行試跳。在學生完成后,進而逐漸提升高度,在此時學生可能因為害怕自己受傷等問題無法完成,此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再向學生傳授跳高的標準動作以及注意要點,同時用言語鼓勵學生,學生在鼓勵中再一次嘗試,并獲得成功。
(二)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提升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
在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部分體育項目都需要學生團隊協作才能實現,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體育游戲推進團隊式體育教學,利用學生的好勝心、自信心等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有效激發學生的挑戰欲望,并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在進行團體協作的體育項目中,教師可以進行團隊合作的示范教學,如在一些雙人體育項目或者多人體育項目中提升團隊的協作能力。雙人合作體育項目有羽毛球、乒乓球等,團隊合作體育項目有拔河、籃球、排球等,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無形地受到集體的感染,形成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能提升活動過程中團隊合作水平。同時,教師在實施心理暗示教學時,需要提升自身對學生心理研究與掌握,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如進行“立定跳遠”項目學習,學生在跳遠的過程中,起跳的方式各有不同。結束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表現給予正向的評價,繼而進行細微部分的糾正,使學生對自身的成績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與客觀的判斷,對教師擁有一定的認同感,繼而教師可以將其出現的問題整理分享給其他學生,使全體學生掌握此項技能,繼而鼓勵學生按照標準的方法進行練習,最后可以用團隊的形式評比出跳遠成績最高的一組,在實施此項心理暗示中,不但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團隊意識也被重新定義,所有人朝向同一個目標努力,推進高中生體育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發展。
(三)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據相關教育資料顯示,學生只有擁有自信,才能在積極的環境中不斷成長,適應高中的學習與生活,進而開發出學生的潛力。據實踐表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與教師是息息相關。尤其就高中體育教學來說,其具有一定的實踐性,教學內容較為豐富。教師在學生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學生可能對其他人的肯定并不在意,但是教師見證與鼓勵肯定了學生在本階段學習中的進步,針對學生的優點進行鼓勵與表揚能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應注意在表揚時需要貼合實際,有效發揮出表揚的激勵作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可從學生在校內的日常生活展開。首先,在進行高中體育課堂建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中心,注重學生在課堂中主體作用的發揮,鼓勵學生積極發揮自身能力,在團隊協作中實現自身價值。學校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可以在開展體育健身運動意識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嘗試組建籃球俱樂部、羽毛球俱樂部、網球俱樂部、健美操俱樂部等,也可以組建街舞協會、乒乓球社團等,將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集中在一起,共同開展體育健身方面的教育和引導,有序地促進體育健身運動教育的落實,從而促進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和習慣的形成,保障體育健身運動教育的效果。在提高學生健身意識的基礎上,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教學組織平臺;其次,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團隊的構成進行合理規劃,將不同能力以及優勢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團隊,給學生更多施展自身能力的空間,發揮自己的特點,此種方法具體實行具有一定難度,教師若能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可選擇其他形式教學方法。再次,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給予一定的評價與鼓勵,在此種教育形式中,學生能收到更多真實的反饋,對體育課堂的學習有更濃厚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除此之外,學生如果在課堂學習中出現錯誤,教師也需耐心引導學生,針對其出現的問題進行剖析,找出失敗的原因,并給予鼓勵。例如,在進行跳遠項目教學過程中,部分高中生可能難以克服內心的恐懼,產生畏難心理,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跳遠技能指導,并鼓勵學生,如“你長得很高,跳遠也不是難事,只要努力一下,就會成功,勇敢一點”。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充分利用積極的肢體語言暗示如動作、眼神等。
綜上所述,積極的心理暗示能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信息,以及提升學習和運動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學生心理暗示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深入,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實際學習中,進而提升整體學習成績,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