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蓉
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新型教學模式層出不窮,思維導圖就是其中之一。思維導圖是一種極具實用性的圖文結合的思維表達方式,它主要借助線條、元素、圖形等形式來呈現知識點內容及脈絡,其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清文章脈絡,啟發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及英語閱讀教學質量。那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該如何有效應用思維導圖呢?本文簡要分析了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現狀,指出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展開深入探討,以期幫助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厘清思路,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作為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水平、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有序推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式也在不斷進行調整。初中生與英語知識的接觸時間短,在進入初中開始學習英語學科的知識時,不可避免地會面臨一定的困難,對詞匯學習、文章閱讀的效率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體現在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面還存在教學整體規劃性不足等問題,且由于應試教育對我國的影響較深,現階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對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缺乏重視
初中英語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但是大多數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僅將重點放在知識點的講解與分析上,過于注重詞匯、語法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的閱讀技能、交流技能及價值觀的培養,長期以往,極有可能出現學生知識面窄、語言應用能力差、缺乏閱讀技巧等情況,最終導致學生在閱讀理解答題過程中出現材料信息獲取不全面、文章脈絡把握不清晰、答題一知半解的現象。
(二)閱讀材料較為單一
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深,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將教材、試題作為主要內容,存在照本宣科的現象,并沒有根據教材要求及學生的需求來為其推薦合適的閱讀材料,比如具有趣味性的書籍或與時事相關的報刊;教學內容也以教材文章中的詞匯、語法、句子為主。單一的閱讀教材會削弱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及知識的掌握,甚至會影響到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及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閱讀教學方式陳舊。大多數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遇到具有應用價值的文章,大都會先講解文章中的生詞、語法,然后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背誦,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詞匯及句式。但是這種機械化的方式并不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及長期記憶,學生很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后就遺忘背誦內容,這種方式并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及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還有部分教師為了在課堂上完成教學目標,并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自主閱讀與思考,而是直接進行文章的閱讀與講解,將自己的理解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在這種“填鴨式”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只會機械地在文章中尋找標準答案,并沒有真正理解閱讀材料,而是陷入被動閱讀、機械背誦的惡性循環中。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英語閱讀是鍛煉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一些學生在閱讀中無法準確把握主題、無法合理梳理信息,導致閱讀效果不佳。針對此,教師在閱讀指導中,可以為學生呈現思維導圖,或者鼓勵學生采用獨立或合作的方式制作思維導圖,運用思維導圖條分縷析地展示閱讀內容,啟發學生的思考,提升閱讀效率。閱讀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有著一定要求,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生對文章信息進行加工、思考的復雜過程,而閱讀英語文章的難度更高。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文章脈絡、降低閱讀難度。具體來說,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直觀呈現框架結構
與初中英語閱讀相比,初中英語閱讀涉及的詞匯、句式、語法更多,因而初中英語閱讀更為復雜,這就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要想準確把握文章內容,就必須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來繪制文章的框架結構,比如利用圖形、線條等來直觀地呈現文章的中心框架,這有利于學生全面地掌握文章信息,幫助學生厘清思路,提高閱讀效率與質量。例如在圍繞“Sarah’s diary”這一主題的閱讀指導中,教師首先給出剛出生的小貓和長大后與機器人Robin玩耍的貓咪這樣兩張圖片,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猜測閱讀內容;接下來,教師展現四張不同階段貓咪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進行合作學習,討論“Sarah’s diary”中主人公與貓咪的互動,以達到精讀文章的目的,并劃出關鍵信息、形成思維導圖;接下來教師因勢利導,鼓勵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對“Sarah’s diary”的內容進行描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初中階段是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階段,但是部分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對詞匯、句式、語法的掌握情況,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缺乏重視。這就導致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存在兩種現象:一種是學生只掌握了文章中的詞匯與語法,而對整體內容缺乏了解;另一種是能夠背誦文章,但是不理解文章內涵且不會應用文章中的詞匯與語法。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自主閱讀,這不但能夠降低閱讀難度,而且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學習水平。例如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然后結合課堂教學任務給出思維導圖,組織學生之間討論思維導圖中的主題內容,每一個人負責分支的內容,完成對導圖的全面分析和把握;然后組織小組之間的互動學習,通過更大范圍的交流,提高課堂互動討論的效率。
(三)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初中生正處于抽象思維形成的關鍵期,而閱讀文本往往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因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會覺得理解有難度,知識的內化與吸收也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而思維導圖可以用圖形的方式來直觀展示文章的框架結構,幫助學生用抽象思維來處理文本信息,學生可以快速把握文本與關鍵詞之間的聯系,快速且準確地把握文章大意,最終提高自主閱讀效率。例如在以“My friend”為主題的寫作指導中,教師中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思路整理,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構思文章,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表達寫作話題。有的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繪制了思維導圖 ,并 圍 繞“My friend”這 一 主 題 進 行 了 多 角 度 描 寫 ,其 中 包 括name/ hobby/ favourite subject/ dereference between my friend and me最終根據導圖的啟發完善信息,形成了一篇完成的英語作文。
(四)創新閱讀教學形式
英語的學習,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知識時的刻苦努力的程度,還需要教師的英語教學引導。學習英語并不只是為了學習英語、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英語,而是要為了提升自我修養,增加掌握另一門語言的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好單詞、語法、句型等基礎知識,既是重點也是難點。能夠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英語學習的思維進行開導和拓展,不僅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配合,還要有合理的方法。在傳統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內容以文章翻譯、詞匯講解、語法句式分析為主,教學形式較為陳舊,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利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而思維導圖的應用,有助于創新閱讀教學形式,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自主閱讀與思考,根據學生的自主閱讀情況來優化教學方法,實現從以教師講解為主向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的轉變,在創新閱讀教學形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colour(顏色)”的單詞時,教師將所學的“顏色”進行整理,其中包括pink(粉紅)、blue(藍色)、green(綠色)、brown(棕色)、black(黑色)、yellow(黃色)、white(白色)、orange(橘色)、purple(紫色),以“colour(顏色)”為核心詞形成思維導圖,不同的單詞配合相應顏色的線條或者利用有著相對應顏色的動植物,利用視覺效果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單詞記憶效果。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思維導圖導入新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對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及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學會用巧妙的方式來導入新課,通過設置課前任務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求知欲,使其將注意力集中到課程學習中來,實現教學內容的自然過渡。新課導入的方式較多,思維導圖就是其一。與其他導入方式不同,思維導圖的呈現方式更加直觀,更便于學生理解,圖文并茂的方式也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閱讀教學的導入環節,可以根據文章內容來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導入新課。舉例來說,在七年級上冊Unit 2 Section B 2b的閱讀課中,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家庭稱呼歌》,讓學生結合歌詞和自己的家庭情況來繪制家庭譜的思維導圖(見圖1),再介紹課文里Jenny的家庭成員完成新課導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來將文章中的新知識與所掌握的知識結合起來,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進一步激發對新知識的探索欲望。
(二)利用思維導圖疏通脈絡
初中英語閱讀文本里通常以記敘文為主,記敘文涉及人物、地點、事件等信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時間順序來繪制思維導圖,并在順序詞的旁邊標注人物、地點、事件等信息,以便直觀展示文章中心思想,使學生清晰地掌握文章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理解能力。對于說明文,教師可以根據文章中的時間或空間發展順序來構建思維導圖,以九年級Unit 5 Section B 2b的閱讀課為例,該課主要介紹了中國傳統藝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圖片、帶著問題去閱讀,在文章標注出孔明燈、剪紙、陶藝的制作工藝、原料、意義等關鍵詞,然后根據關鍵詞來繪制思維導圖,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準確把握文章的框架結構,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傳授思維導圖的繪制技巧,鼓勵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及自己的理解來繪制思維導圖,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低,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幫助,引導學生掌握繪制技巧,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內化、拓展閱讀深度。
(三)利用思維導圖拓展延伸
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來進一步拓展延伸,這樣不但能夠使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復述文章與寫作訓練就是英語閱讀教學的常見拓展方式,前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后者可以幫助學生厘清文章的框架結構,掌握文章的寫作特色,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寫作能力得以提升。而在復述文章與寫作訓練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七年級下冊Unit 2 Section B 2b的閱讀課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來繪制出文章的大概脈絡,再結合思維導圖來復述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種方式可以簡化學生的記憶過程,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部分學生在寫作訓練過程中經常出現無從下手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來輔助寫作訓練。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具有寫作特色的文章,然后用思維導圖來繪制出這些文章的行文脈絡,然后根據思維導圖來進行仿寫。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進而提高寫作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繪制出Tony和Mary生活習慣的思維導圖,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繪制出自己生活習慣的思維導圖,再根據思維導圖的框架來補充細節進行短文寫作。學生在繪圖過程中,寫作思維得以拓展,寫出的文章結構及內容也比較豐富有層次,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強化閱讀教學的目的。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著顯著的應用優勢,其不但有助于創新教師的閱讀教學形式、提高教師的閱讀教學水平,還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促進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提升。教師要正確認識到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靈活運用思維導圖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正確繪制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效率,使其熟練掌握閱讀技巧,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