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欣
摘要:通過對黑龍江省3所高校233名大學生FMS功能篩查測試的總評分及各單項成績評分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測試學生總分為16.262±1.798,男生為16.959±1.649,女生為15.765±1.733;關節周圍小肌肉群力量薄弱,是造成動作不穩定;左右對稱能力發展不均,上下肢神經肌肉的協調能力弱。結論:應注重柔韌、力量、平衡、關節小肌肉群的左右對稱性練習,提高運動能力及運動成績。
關鍵詞:大學生? FMS 功能篩查? 動作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4.49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3(a)-0000-00
Study on the Results of FMS Function Scree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Jiaxin
(Harbin Cambridge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69 China)
Abstract: The total scores and individual scores of 233 college students in thre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scores of the test students were 16.262 ± 1.798, 16.959 ± 1.649 for boys and 15.765 ± 1.733 for girls; the weak strength of small muscles around the joint was the cause of movement instability;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left-right symmetry ability and the nerves of upper and lower limbs Conclus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of flexibility, strength, balance and left-right symmetry of small joint muscle groups to improve exercise ability and performanc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FMS;Functional screening;Action mode
功能運動篩選(FMS)是美國著名的身體功能訓練倡導者和先驅教練格雷·庫克和著名的體育訓練專家李·伯頓根據自己的訓練經驗設計的在運動過程中可能存在某種潛在風險的運動篩查體系[1]。從而解釋復雜的解剖、生理、神經等因素,為當前體育運動提供了一套簡單且有效的訓練評價模型和檢查體系[2]。FMS測試應用范圍廣泛,主要應用于指導高水平運動隊訓練,運動康復領域,在學校體育教學及訓練應用較少[3-5]。該研究通過對黑龍江省3所高校普通大學生FMS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運動能力,科學地為大學生制定練習方法,為全面地提高大學生身體機能提供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文選取黑龍江省3所院校普通大學生233人(其中男生n=97人、女生n=136人)FMS測試的結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知網檢索與“FMS”“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相關的大量參考文獻、相關書籍、研究成果,并系統地了解相關研究的現狀,為該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依據。
1.2.2 實驗法
實驗所需器材為FMS測試套件,實驗對象為233名普通大學生(男97人、女136人),對實驗對象進行7個(FMS)動作功能篩查動作測試,其中跨欄步、直線弓箭步、肩部靈活性、主動直腿抬高、旋轉穩定的測試動作,需進行左右兩側測試的項目。測試人員根據受試者完成的測試動作完成的質量做出定量評分。評分標準分為四級(0~3分)。左右兩側進行測試的項目得分,取分數較低的一側為最終評分。如果受試者在測試過程中出現身體任何部位疼痛時,測試動作為0分,21分為滿分,低于16分為不及格鍛煉時需遵循教練的建議。
1.2.3 數理統計法
通過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為該研究提供了可靠數據的支撐,為研究分析提供定量評價的依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FMS)動作功能篩查測試結果與分析
如表1所示,研究中對黑龍江省3所高校普通大學生進行FMS動作功能篩查結果表明:測試總人數為233人,男生97人,女生136人;通過統計分析FMS七項動作功能篩查總得分可以看出,男生成績略優于女生成績,其中16分及高于16分的人數占比為70%,低于16分的人數占比為30%,男生低于16分的人數占比為17.5%,女生低于16分的人數占比為38.9%,男生得分出現最多為18分,女生為16分,男生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7分,女生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8分。測試結果表明女生在運動過程中的各環節弱鏈較男生相對略多,女生需加強訓練及訓練矯正的人數多于男生。
2.2 (FMS)動作功能篩查各項測試結果與分析
2.2.1深蹲動作測試結果分析
深蹲動作測試主要對髖、膝、踝關節的雙側對稱功能活動能力進行評價;通過上舉杠鈴桿過頭頂,測試胸椎和雙肩的雙側對稱功能的活動能力。
在深蹲動作測試中,其結果表明:男、女生0~1分占比為6.1%、5%,深蹲動作四肢靈活性、控制能力較差;男、女生2分占比為65.9%、73.5%,多數學生四肢靈活性、控制能力相對穩定,可通過對下肢主要肌群的訓練提高動過的穩定程度;男、女生3分占比為27.8%、21.3%,部分學生對深蹲動作的完成質量很好,其靈活性、控制能力較強。
2.2.2 跨欄步動作測試結果分析
跨欄步動作測試主要評定髖、膝、踝關節穩定性及雙側功能的靈活性,因此通過跨欄步動作的測試,可以篩查出受試者單腿站立時的下肢穩定性,以及雙側下肢在運動中的對稱性[6]。骨盆和核心的穩定性對人體運動時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有很大幫助。
受試者3分成績占比高于其他分數,跨欄步動作測試中多數學生的骨盆及核心穩定性較好,男生略優于女生。男女生動作完成情況分析,男生左側成績高于女生,右側略低。男女生2分占比數據分析,男生左側穩定性優于女生,右側略低于女生成績,在測試中發現學生的單腳平衡能力較差,這與膝踝關節的用力方向有很大關系。
跨欄步動作測試可以篩查出受試者單腿站立時的下肢穩定性,以及雙側下肢在運動中的對稱性[6-7]。受試者3分成績占比高于其他分數,跨欄步動作測試中多數學生的骨盆及核心穩定性較好,男生略優于女生。男女生動作完成情況分析,男生左側成績高于女生,右側略低。男女生2分占比數據分析,男生左側穩定性優于女生,右側略低于女生成績,在測試中發現學生的單腳平衡能力較差,這與膝踝關節的用力方向有很大關系。
2.2.3 直線弓箭步動作測試結果分析
此項測試對受試者髖關節穩定性及活動能力,股四頭肌柔韌性以及膝踝關節的穩定性進行評價。1~2分學生測試成績占比為總人數的1/3,測試中發現這與學生膝踝關節內旋或外旋角度及關節靈活性有關,關節靈活性較差的學生在完成動作時關節外旋或內旋角度較大,影響關節的穩定性。成績3分的學生占比較大,男、女生比例相差較小,左側略優于右側。
2.2.4 肩部靈活性測試結果分析
肩部靈活性測試是綜合地評價肩關節內旋、后伸及內收的能力。肩部靈活性測試中測試者無0~1分成績,男生2分只有2人,占比2.1%,97.9%的男生測試成績為3分,左右側成績占比相同。女生2分成績中,左肩32人,占比23.6%,右肩5人,占比3.6%,左側優于右側。女生3分成績中,左肩104人,占比76.4%,右肩96.4%,說明右肩優于左肩。
2.2.5 主動直腿抬高測試結果分析
主動直腿抬高測試是評價腘繩肌與比目魚肌的柔韌性、維持骨盆穩定性和單側腿主動伸展的能力測試。測試學生中有5%左右的學生在測試中出現疼痛,評分為0分,測試過程中通過測試人員的詢問得知與學生既往受傷經歷有關。此項測試2分學生人數占比高于3分學生人數的占比,1分學生人數占比僅有3%左右,說明僅有少數學生在完成動作存在骨盆不穩定、腿部肌肉的柔韌能力不足、髖關節伸展能力差,測試中存在髖關節內旋或外展的動作。
2.2.6 控體俯臥撐測試結果分析
此項測試主要是評定受試者能夠保持核心穩定的能力、肩關節的穩定性、脊柱穩定性。在測試的學生中無0分,男生1分為1人,占比1.0%,女生為40人,占比29.4%;男生2分為59人,占比60.8%,女生為94人,占比69.1%;男生3分為37人,占比38.1%,女生為2人,占比1.4%。從以上統計分析數據可以看出,2分占比要遠高于1分、3分,說明多數學生核心穩定性基本能夠達到相對穩定。但在測試中通過觀察得分為2分的受試者,在完成測試動作的過程,腰腹力量不足,需借助脊柱及髖關節發力才能將身體推成俯臥撐的姿勢。肩帶力量也有明顯不足,穩定性略差。
2.2.7 旋轉穩定測試結果分析
旋轉穩定測試主要測試上、下肢聯合運動時測試軀干的多項穩定性,包括對髖關節、腰腹核心力量、肩帶穩定性、人體在空間運動時橫軸與縱軸的穩定能力。
男女生0分占比為0.8%~1.1%;1分占比為24.2%~35%,男生略高于女生;2分占比為50.5%~56.5%,女生略優于男生;3分占比為13.2%~18.4%,男生左側略高于女生,右側低于女生。通過數據分析有50%以上的受試者基本達到合格標準,身體運動時,肢體在空間的穩定能力相對較強,測試中發現2分的測試者在空間中四肢的同時主動收縮能力相對薄弱,缺少肢體對空間的本體感覺能力。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通過對233名受試大學生進行FMS動作功能篩查發現男生總評成績優于女生,且極差較小。學生主要表現在肩關節及下肢靈活性較好,髖關節、肩胛周圍的小肌肉群力量薄弱,身體左右對稱能力發展不均,上下肢神經肌肉的協調能力較弱。
3.2 建議
基于FMS測試的簡單且安全的操作性,可將FMS動作功能篩查作為大學生體質測試的輔助測試進行,并建立FMS動作功能篩查數據庫,指導學生科學鍛煉提高學生柔韌、力量、平衡、關節小肌肉群的左右對稱性發展,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理論及實驗數據的支撐。
參考文獻
[1] 安沙沙.功能性訓練對普通大學生FMS水平影響的實驗研究[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9.
[2] 殷聰聰.功能性訓練對高中體育生FMS測試結果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學學,2021.
[3] 閆鵬宇,張新安.核心訓練及其預防運動損傷的作用研究進展[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8,37(3):83-88.
[4] 高原,盛欣.功能性動作篩查對普通大學生身體功能能力評價的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8,37(5):430-434,449.
[5] 牛嚴君,喬玉成.核心力量訓練效果的系統評價[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30(4):352-361.
[6] 賴葳.功能性動作篩查(FMS)應用于初中體育的SWOT分析及策略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2):11-12.
[7] 荀思杭,周超,孫俊.功能性動作篩查(FMS)引入醫學院校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探討[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