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雨
(新疆財經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2)
自1999 年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存在幾個非常明顯的問題。
一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存在明顯的未富先老問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步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 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我國人均GDP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用什么養老已成為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
二是區域之間存在不平衡。隨著大量人口涌入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東部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明顯高于西部地區,隨之帶來的養老問題更為嚴峻。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在養老方面的財政支出壓力過大。與之相比,西部地區人口老齡化明顯低于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在養老、醫療、衛生方面的財政支出壓力明顯小于東部地區。
三是城鄉之間存在不平衡。農村人口在收入、醫療、知識教育水平等方面與城市人口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城市老年人口是事業單位、教師單位、公務員等崗位的退休人員,退休后即可按照工齡等標準領取對應數額的退休金及養老金。部分城市老年人口是從國企、私企中退休的職工,他們年輕時在企業已經參加過職工保險等。部分經濟實力允許的城市老年人口則會購買符合自己需求的商業保險,他們在生病時或者年老時可以得到相關保險的資金支持。農村老年人口不存在以上優勢,他們年老時僅能依靠子女或積蓄度過晚年。
實現共同富裕是黨和全體人民的奮斗目標。相關數據表明,2021 年我國農村地區人口老齡化比城市地區人口老齡化高出7.99 個百分點,農村養老問題相較城市更加突出。
傳統養老觀念弱化、社會養老機制不完善以及福利機制不健全,使得絕大多數農村老年人口生活水平比較低,養老堪憂。為應對此問題,從2009 年開始,中央在部分地區進行新農保體制試點。
新農保就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我國政府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減輕財政負擔、實現老有所養和提高農村老年人口的生活水平而提出的。新農保的養老金包含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3 部分共同構成了其資金來源。新農保參保范圍相對廣泛,共有12 個不同檔次的繳費標準。不同地區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增設不同的繳費標準。農戶可以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地方政府需對農戶繳費進行補貼,根據參保農戶繳納的不同檔次進行相應的補貼。繳滿15 年的老年人在年滿60 周歲后便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繳納時間不足的允許補繳。
2010—2020 年我國60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見圖1。2020 年我國60 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8.7%,60 歲及以上農村人口占農村人口的23.81%,農村老齡化更為嚴重,老齡化在城鄉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

圖1 2010—2020 年我國60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
隨著經濟水平提升、傳統思想觀念轉變、全社會素質水平提高以及通貨膨脹壓力導致生活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原因,新一代青年人生育觀念發生轉變。2010—2020 年我國人口撫養比見圖2?,F今,通常是一對年輕夫妻養育孩子的同時,還要供養4 個老人,總撫養比不斷加大。隨著農村年輕人進城務工,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空巢化”現象嚴重。

圖2 2010—2020 年我國人口撫養比
政府在養老方面的財政支出有限且壓力過大?;诖吮尘埃鉀Q適齡人口養老問題必須提上日程。健全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僅可以保障農民晚年生活,還能減輕政府負擔,增強人民的幸福感。
政府補貼、集體補助、個人繳費3 部分共同組成了新農保的保障基金。以山東省為例,參保人可以選擇除100 元之外的其他任何檔次,政府對參保人給予適當補貼(每人每年不低于30 元),對于高檔次可提高補貼標準。2021 年1 月,山東省發布了每人每月190 元的最新基礎養老金標準。由于補貼額不高且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影響,新農保并沒有達到全覆蓋的水平。雖然數額不大且帶給老年人的幫助有限,但由于人口基數比較大,政府在養老保障方面的支出總量還是很大。
大多數農村老年人在達到一定年齡時沒有額外的收入來源,日常開支依靠年輕時積累下的財富,且依舊保持著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使得大多數農村老年人口只會選擇較低的繳費標準,因而得到的補貼比較少。如果沒有改進措施,我國農村老年人口生活水平將不會得到很大提高,農村養老保險保障水平也會處于一個較低的標準。這不符合黨和政府提高廣大農民群眾幸福感的目標。
3.2.1 缺少明確的法律保障體系
自2009 年新農保在我國部分地區進行試點以來,已經推行十幾年,但依然沒有建立明確的法律保障體系。這導致部分地區相關工作人員在新農保推行過程中懷著不用心、不上心的態度,使農村老年人無法切實感受到新農保帶來的實際益處。
3.2.2 規章制度不完善,經辦程序不完整
在我國西部與南部經濟交通不夠發達的偏遠地區,信息傳遞慢,農民群眾依然保持傳統觀念。新農保運行十幾年依舊沒有一套明確且標準的運行規則,運行缺乏科學性,使得新農保無法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普及。未能建立合理有序的新農保參保檔案管理方法,不能及時、準確地保存和管理老年人的個人信息,使新農保發展受到影響。參保繳費程序煩瑣也會影響老年人參保的熱情。信息科技快速發展,智能化、電子化、數字化普及,使一些老年人認為參保過程復雜而不愿參保。
3.2.3 相關制度銜接不順利,宣傳工作不到位
新老農保是否能夠良好銜接會對新農保發展產生影響。從開始試點到現在,制度上的一些問題仍未解決。從老農保轉為新農保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養老金計發系數增加至139,個人賬戶養老金減少,嚴重打擊了老年人參保的熱情。隨著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加深和政府社會負擔加重,我國實行推遲養老金領取年齡的政策,使部分農民參保意愿受到影響。各地政府沒有深入群眾進行宣傳,使廣大農村老年人口對新農保沒有清晰準確的認識。部分相關單位沒有履行好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對于辦理相關手續的老年人口態度惡劣,使得老年人不愿參加新農保。部分農村老年人依然持有養兒防老的觀念,也影響了新農保的普及。
中央政府需合理規劃財政支出,加大在社會保障方面的撥款力度。農村老年人是否參加投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集體補助與政府補貼的影響。如果繳費金額高,而達到適齡年紀領取的養老金不高,勢必使部分老年人不參保。這不僅會影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還會增加政府負擔,擴大貧富差距。
政府應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比如東部農村與西部農村、經濟發達地區農村與經濟不發達地區農村、養老等社會保障方面財政負擔過重的地區與養老等社會保障方面財政壓力不大的地區等,合理分配中央補貼,科學規劃財政支出,不對所有地區實行統一標準,使政府在社會保障方面的財政支出能夠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
中央政府還應該建立專門的監管部門,監督地方政府是否合理、有效地按照中央政府指示對中央下發的養老金補貼進行利用。地方政府根據中央規劃,結合本地經濟發展水平、老年人數等具體情況,確定具體補助數額。
政府應適當鼓勵和引導當地企業為參保人繳費提供支持。這樣既可以動員沒有條件的老年人參保,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生產的積極性。
4.2.1 完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法律保障體系
要想建立健全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和引導。沒有法律作為支撐,即使再好的政策也無法健康、長久地運行下去。相關部門應制定有關新農保的專門法律法規,以法律為指導,使新農保真正做到統籌兼顧、科學發展。各項法律法規要明確新農保的性質,列明新農保的收費原則,使各項資金運行透明公開;確立新農保的地位,強調新農保的重要性;分配好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職責范圍,確保資金運行安全,防止資金挪用或者分配不到位等弊端,使新農保運行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4.2.2 健全經辦管理服務,做好宣傳工作
農村相關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村老年人對新技術、新科技的使用能力差,導致無法及時獲取相關信息。政府應當建立統一的全社會信息管理機制,按照中央規定落實相關工作,將與新農保有關的政策變化及時傳遞到每位老年人。對于履行不好相關工作的負責人給予一定的懲戒,對于態度不好、消極工作的人員也要給予相應懲罰。各地應本著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新農保信息管理系統。
只有加大對新農保的宣傳力度,才能吸引更多老年人參與到新農保當中來。農村老年人口通常對相關部門下發的信息獲取不及時、對相關政策理解不準確。各地政府采取了相應辦法宣傳新農保,主要是通過手機、電視、網上公布等新媒體方式。但多數老年人對這些新媒體不了解、不會使用,導致錯過重要信息。各地政府必須提高對新農保的重視程度,加大宣傳力度,切實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什么是新農保、新農保有什么用處。
4.2.3 完善新老農保銜接工作
新農保要想真正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和支持,就要做好新老農保的銜接工作。只有讓廣大農村老年人口切實感受到新農保的好處,才能真正將這一惠農工作落到實處。應從農村老年人實際情況出發,站在老年人的立場上,切實維護老年人的利益。在老農保待遇的基礎上,對新農保待遇進行疊加,最大限度保證老年人的利益。中央要制定發展措施,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證經濟健康平穩運行,使銀行利率維持在相對合理水平。還要尋找更加有效的保值增值方法,增加老年人個人賬戶投資收入,合理規避風險,提高農村老年人的待遇水平。只有讓老年人真實感受到這一政策的好處,他們才愿意參與到新農保當中來。
在農村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的今天,農村老年人養老成為我國必須重視的問題之一。建立健全新農保體制是我國實現老有所養、縮小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也是應對當前我國部分行業發展不景氣、經濟下行壓力大、減輕政府財政負擔的重要舉措,還是改變農村地區養兒防老傳統思想的利器。近年來,隨著新農保不斷發展完善,更多農村老年人參加到新農保中。截至2020 年末,我國共有超5.42 億人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比2019 年增加978 萬人,見圖3。

圖3 2014—2020 年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由圖3 可知,2014—2020 年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穩步增加,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參加新農保。新農保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對我國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產生積極影響,使農村老年人過上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