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密 許 芳 沈 茜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爝f管理的現狀研究
周 密 許 芳 沈 茜
[四川大學]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校園快遞作為高校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本研究通過調研國內多所高校的快遞管理現狀,從快遞建設及整合、運營服務、防疫情況、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進行探討,針對校園快遞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高??爝f規范化管理的意見和建議,旨在為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高??爝f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高校快遞;疫情防控;管理;現狀研究
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及全民網購的盛行,高校師生已成為網購的主要群體,校園快遞呈現蓬勃發展之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和蔓延,更加催生了線上新型消費的持續增長。高校師生越來越多地依賴于網上購物,快遞包裹儼然成為師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師生對于快遞服務的安全性、規范性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升校園快遞服務,滿足師生持續增長的快遞需求,同時規范管理,消除快遞包裹帶來的疫情防控隱患,是高??爝f面臨的重要挑戰。
本文對全國21所高校的快遞管理現狀進行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進行分析研究,由點及面,探討高校快遞管理存在的問題,據此提出意見和建議,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1.納入標準
校園快遞實行了集約化管理,在高校建立了統一的快遞服務區域或站點。
2.抽樣方法
以非概率抽樣中的立意抽樣方法,選取全國21所高校作為調查對象,在抽樣中,盡可能抽取部署、省屬、市屬等不同性質或水平的高校,以保證樣本具有較大的代表性。
1.自填式問卷調查法
包含快遞規模、從業人員基本情況、疫情期間校園快遞防疫舉措等。
2.訪談法
與部分高校快遞管理者進行訪談,進一步了解疫情下高??爝f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1.定量資料
調查表編碼:按照統一規則對調查表編碼,以便于復核和資料分析。
資料錄入和檢錯:用EPIDATA3.0軟件錄入資料,錄入后在SPSS軟件中進行邏輯檢錯。
數據分析:采用SPSS16.0軟件包進行統計描述。
2.定性資料
在每次小組討論結束后,由主持人和記錄員及時整理現場記錄,分類、歸納、提煉出訪談參與者的主要觀點和態度,與定量資料分析結果互相補充和印證。
1.建設模式
調查的21所高校中,采用校企合作,引入第三方專業企業經營的高校為76.2%;學校后勤或其他部門自主經營的高校為14.3%;各快遞公司分散經營或采取其他模式的高校為9.5%。見表1。

表1 高校快遞建設模式
2.整合情況
對校內各快遞公司進行高度整合,實現地點、人員、車輛及管理統一的高校為71.5%;僅對服務地點進行整合,未實現人員及管理統一的高校為9.5%;校內快遞公司實現部分整合,其余仍分散經營的為9.5%。見表2。

表2 校內快遞公司整合情況
3.運營服務模式
3.1 快遞站點運營模式
85.7%的高校快遞采用“站+柜+人+車”等為主的綜合模式;14.3%的采用以貨架為主的傳統單一模式。見表3-1。
表3-1 快遞運營模式

序號運營模式高校數量(所)比重 1綜合式1885.7% 2單一式314.3%
注:綜合式是指以“站、柜、人、車”為主的綜合模式;單一式是指以貨架為主的傳統模式。
3.2智能設備應用情況
57.2%的高??爝f站點采用了智能快遞柜,助力師生無接觸式取件和寄件;42.8%的高校還未采用,仍以人工取件和派件為主。見表3-2。
表3-2 智能設備應用情況

序號智能快遞柜高校數量(所)比重 1已采用1257.2% 2未采用942.8%
4.防疫情況
4.1防疫制度建設情況
2所高校快遞站點制訂了4種及以上的防疫相關制度,占9.5%;10所高??爝f站點制訂了2-3種防疫相關制度,占47.5%;9所高??爝f站點僅制訂了1種防疫管理制度,占42.9%。見表4-1。
表4-1 防疫制度建設

序號 防疫制度數量高校數量(所) 比重 1≥429.5 22-31047.5 3 ≤1 942.9
注:防疫制度包括《快遞站點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快遞站點衛生防護指南》《員工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快遞服務安全規范操作流程》等。
4.2站點衛生消毒情況
28.6%的高校認為,對貨架及物品表面進行消毒時,應選用有效氯濃度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此方式是不正確的。見表4-2。
表4-2 貨架及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方式

序號 清潔消毒方式高校數量(所)比重 175%酒精擦拭314.3 2有效氯濃度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1047.5 3有效氯濃度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 628.6 4消毒濕巾擦拭29.5
注:有效氯濃度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濃度過大,不能直接噴灑或擦拭物品表面。
5.快遞站點人員配比
9.5%的高??爝f站點員工人數與在校師生人數比例低于1:500;47.6%的高校比例處于1:500-1:1500之間;42.9%的高校比例高于1:1500。見表5。

表5 員工人數與在校師生人數比例
1.建設概況
近年來,高??爝f發展突飛猛進,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師生對快遞有了更高更急迫的需求。為解決高校快遞雜亂、無序的問題,國內高校采取如引入第三方專業企業集中經營、后勤部門自主經營以及快遞企業自主經營等多種模式解決校園快遞難題。[1]
有高校說,“我校采取場地租賃的方式,將分散各處的快遞商家集中到一棟大樓,各商家獨立經營,互不干預,互不影響?!?/p>
有高校說,“我校借助某公司物流數據平臺,由后勤集團進行快遞的自主經營,此種方式能更好地滿足學校的實際需求,但由于缺乏快遞行業從業經驗,起步時難度很大,投入也較大。”
有高校談到,“我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通過引入第三方專業企業,進行快遞的集中運營。企業負責站點、自提柜等基礎設施建設,人員投入以及校內各快遞公司的整合,學校后勤管理處負責監管。”
2.管理現狀
快遞企業自主經營的高校表示,“商家租賃場地自主經營,后勤部門監管的方式,給予了各商家較大的自主權,但由于情況不一,管理和服務標準也難以統一,管理水平相對低下和粗放。”
引入第三方企業的高校表示,“由第三方專業企業集中經營,在管理和服務上可以形成規模效應,降低監管成本,師生也可以享受一站式、標準化的服務。但此種方式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第三方企業僅在物流數據平臺上達成了一致,在管理上重視度不夠。快遞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且多從利益角度思考問題,缺乏服務理念。”
3.防疫工作現狀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各校均加強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高校表示,“快遞包裹流通區域多、經手人員雜,因此風險較大,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點位,故要求驛站建立了一整套防疫工作制度,包括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衛生消毒制度等。”
還有高校表示,“快遞從業人員個人素質、衛生習慣參差不齊,受教育情況、家庭背景等相對復雜,對疫情防控的理解不一致、認識不到位,為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p>
本次調研顯示,在高校快遞建設過程中,76.2%的高校采用校企合作,引入第三方企業進行集中經營,23.8%的高校由學校相關部門經營或校內各快遞公司分散經營,由此可見,由第三方專業企業進行集中經營,已成為當前高??爝f建設的主流模式。
在整合方面,71.5%的高校快遞公司進行高度整合,實現服務地點、人員及車輛、管理方式的統一,而28.5%的高??爝f公司仍未整合或是部分整合,各快遞公司分散網點獨立經營,使得各快遞點難以統一規范管理。由此可見,快遞公司的有效整合,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快遞站點不固定、管理方式和要求不一致、人員及車輛頻繁進出等難題,促進了校園快遞集約化管理。
調研結果顯示,在運營模式上,14.3%的高校采用以貨架寄存為主的傳統模式,85.7%的高校采用“站+柜+人+車”為主的綜合模式。傳統單一模式下,師生只能到站取件和寄件,不能很好地滿足當前師生多元化的服務需求,而綜合模式,實現了快遞服務站點、智能快遞柜、快遞人員等的有機結合和配合,為師生提供了便捷、高效、安全的寄遞服務。
從智能快遞柜使用情況來看,58%的高校投入使用了智能快遞柜,助力師生無接觸式取件和寄件。疫情暴發后,無接觸配送成為防疫抗疫工作的亮點和新舉措,以前人對人的收寄方式已經逐步被替代,取而代之的是以智能快遞柜為主的自助取件與寄件。通過智能快遞柜既提高了派件效率,也降低了交叉感染風險。疫情常態化下,無人配送的末端配送方式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2]
基于師生日益增長的便利性、智能化、無接觸式的快遞服務需求,結合當前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傳統單一的快遞服務模式亟待改變和提升,而“一站式”的綜合服務模式則更能滿足師生需求。
調研結果顯示,在疫情防控制度建設方面,42.9%的高??爝f站點沒有制訂或僅制訂了1種相關制度。可見,這部分高校對快遞站點的防疫制度建設重視程度還不夠。
在快遞站點衛生消毒方面,28.6%的高??爝f站點對物品表面噴灑的消毒液的配比濃度不清楚,選擇了錯誤的消毒方式。這足以說明,高校快遞站點對包裹及環境衛生的消毒方式、消毒流程等要求各不相同,欠缺科學、規范的行業標準和參考。
統計數據顯示,42.9%的高??爝f站點員工人數與在校師生人數比例高于1:1500。顯然,高??爝f員工人數與在校師生人數比例差異很大,快遞站點從業人員與學校師生規模和快遞站點規模不匹配。
從學歷、工作經歷、業務能力等方面來看,快遞站點員工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員工學歷普遍不高,多為初中、高中學歷;工作流動性和隨意性較大,一部分人臨時選擇從事快遞行業;快遞公司對員工未進行上崗前正規培訓,且無規章制度約束;部分員工業務能力差,服務意識淡薄。也就是說,快遞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差異很大。
高校快遞的建設和發展,不僅要能夠更好地滿足高校師生寄遞服務的需求,更應與當前甚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疫情防控的特殊需求相結合,分析解決高??爝f建設、整合、管理及服務中遇到的難題。從本次調研來看,高??爝f校際之間差別很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校園快遞如何定位,屬于服務保障型還是經營型?引入第三方企業,快遞公司整合后如何實現有效管理?校方有關部門作為監管方,如何發揮并加強監管職能?疫情期間,如何加強校園快遞的服務與管理水平?這些問題,都需要有指導性和前瞻性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當前高校校園快遞現狀錯綜復雜,尚未形成較為規范、系統的高校快遞管理服務標準。結合當前實際,進行創新性研究,探索建立適用于疫情背景下的高??爝f規范化管理意見十分重要且時間緊迫。建議盡快制定并出臺全國性高校快遞業規范化管理文件,促進整體水平上臺階,加速推進全國高校快遞服務管理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和人性化。
高校快遞的發展,應在校方的主導和管理下,快遞企業積極配合,促進校園快遞服務的統一和規范,不斷加強校園快遞規范化管理。一方面,作為管理方,高校應為校園快遞站點規劃明確的運營場所,對在校內運營的各快遞企業明確相應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并指定專門部門對校園快遞站點進行檢查和監管。另一方面,校園快遞站點應確保建筑面積、設施設備、人員配比、服務項目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和相關的行業標準,并與疫情防控要求相結合,主動配合校方主管部門的管理和要求,確保疫情下快遞服務安全平穩開展。
人員是快遞服務的核心要素。校園快遞服務工作看似簡單瑣碎,但對從業人員的個人素質和業務能力要求很高??爝f員工不僅要具備專業高效的技能,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還要有積極主動服務的意識和態度。因此,快遞公司應提高從業人員的準入門檻,打造業務精、能力強、服務優的高素質員工隊伍。同時,應對快遞人員定期開展培訓,提高員工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3]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下,更要加強對員工的管理和培訓,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人員管理制度、衛生消毒等制度,落實落細各項工作,嚴把快遞安全關口。
[1]中國教育后勤協會.《校園快遞行業發展報告(2019)》[EB/OL].http://www.chinacacm.org/ content/6165.html,2019-12-23.
[2] 2020智能快遞柜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全民戰疫:疫情推勱“無接觸配送” [EB/OL].(2020 -2-12). https://www.reportrc.com/article/ 20200212/4033.html.
[3] 汪利虹,張碩倫,余文思,李晴雯,朱琴.高??爝f末端配送創新模式的服務質量研究[J].物流技術,2019,38(1):25.
(責任編輯:趙永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