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瑞
新世紀日本教科書審定制度的發展及特點
張 瑞
[作者:沈陽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研究生]
21世紀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時期,教科書存在方式、審定形式多樣化已成為大勢所趨。日本的教科書審定制度經過70年的發展已相當成熟,近年來又發生了一些新改動。在教科書審定上,其形式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教科書編寫上,利用二維碼及網站注重對時事內容的補充;在教科書管理上,新出臺了《學生用數字教科書制度》。本文梳理了新世紀以來日本教科書制度的新發展及特點,并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日本; 教科書; 審定制度
日本教科書審定制度,自二戰以后開始確立,經過70多年的發展,這一制度趨于完善。近年來由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日本教科書制度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改動。本研究通過對日本教科書審定制度的梳理和總結,窺其有益經驗,以期對我國教科書制度有所助益。
日本教科書制度基本上包括編纂、審定、選用、供應等方面,依據《學校教育法》由文部科學省負責相關工作安排。
一本教科書的編寫一般要歷時一年。主要由民間出版社組織,根據教科書認定標準、課程指南、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等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這一加工過程不單單要處理教學內容,更是要注意在規定的學科內容基礎上,牢固地建立知識基礎,不陷入知識和技能的填鴨式。教科書是學生在身心發展過程中用于學習的書籍,要準確、公正的適當表述,不妨礙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另外,日本教科書近年來新添了二維碼和網址,以便于對時事內容進行補充。[1]
現在的教科書審定制度是根據1947年學校教育法制定的。它的審定時間也是一年。教科書從編寫到審定需要經過幾個過程。首先,出版社召集學者和教師組成一個團隊。這個小組一邊討論內容和編輯方針,一邊編寫教科書。教科書完成后,出版社會向文部科學省提交樣本。在那里,教科書審定調查審議會根據教科書審定標準審查其內容。按照審議會的建議,文部科學省再向出版社傳達關于建議部分的更改。在出版社進行更正以后,審議會會根據更改做出適當答復。以此為基礎文部科學省決定是否合格(具體過程見圖1)。這個過程在1989年被簡化了,出版社表現的余地擴大了(具體過程見圖2)。即使要求修正,教科書本身不合格的情況也極為罕見。[2]自2019年以來,由于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的傳播,其審定形式也發生了一些改變,部分審定程序改在線上進行。[3]

圖1 1947年教科書審定制度

圖2 1 989年教科書審定制度
(資料來源:文部科學省. 教育、科學、文化における日本政府の政策(1989)[EB/OL].(1990-09-20)[2021-06-09]. https://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ae198901/index.html.)
文部科學省批準的教科書將陳列在市町村、地區,便于一般國民的閱覽。最終使用哪個教科書依情況而定,如果是公立學校,就委托當地的教育委員會,如果是私立學校,就交給各學校。一旦學校決定使用哪本教科書,出版社就會提出訂單,開始印刷和配送。以上全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大部分的教科書制作項目中,從寫作團隊成立開始,到教科書在教室使用至少要3年時間。
教科書的出版者接到文部大臣下發的可以正式印刷的教科書種類和數量后, 即要履行按時提供教科書的義務。對于未能履行應負義務的出版社, 三年內取消其出版教科書的資格。因此, 出版社為了順利完成任務, 往往與書店簽訂契約, 由書店作為出版社的發行部門完成教科書的發行。日本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教科書都實行免費供應制度。免費供應的這些教科書款, 由國家統一向出版者支付, 不需學校各自交納。[4]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日本教科書不僅有紙質版還有數字版。2018年12月,教育、文化、體育、科學和技術部制定并發布了如何有效利用學習者數字教科書的指南。該指南將學習者數字教科書定義為:教科書內容是數字化的教材,由教科書發行者編寫,因此,其中收入的圖畫、聲音、動畫等內容可應用于數字化教學中。然而數字教科書得以應用要基于日本政府及民間公益組織對教育信息化發展近20年的努力。
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e-Japan戰略,其目標之一是到2005年將普通教室中學校區域網的維護率提高到大約100%,同時還提出了在所有普通教室設置互聯網線路、計算機和投影儀的計劃,為了適應環境建設,數字教科書的開發和研究由此展開。2010年 6月日本政府又出臺 了 “新信息技術成長戰略”計劃 ,作為政策之一明確提出:“利用數字教科書充實教學內容?!辈M定于2020年實現在學校中每人配備一臺信息終端設備(筆記本電腦)的目標,覆蓋全日本的小學、中學、高中以及特別支援學校。[5]根據文部科學省2021年發布的《令和元年(2019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實際情況調查統計》,教育用計算機全國每4.9人有1臺,普通教室的無線網覆蓋率為48.9%,網絡連接率(30Mbps以上)為96.6%,普通教室的投影儀、數字電視、電字黑板的配備率為60%,統合型校務支援系統配備率為64.8%,教師ICT應用指導力為69.8%。誠然,這一結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為了保證數字教科書的推廣及規范運用,近年來,日本政府一邊加強數字化教學基礎設施建設,一邊出臺規范數字教科書的相關制度,使數字教科書在政策和技術的支持下向好的方向發展。[6]

表1 紙質教科書、學習者用數字教科書、其他輔助教材及相關制度
(資料來源:文部科學省.學習者用デジタル教科書の効果的な活用の在り方等に関するガイドライン(改訂版)[EB/OL].(2018-12-01)[2021-06-09]. https://www.mext. go.jp/b_menu/shingi/chousa/shotou/139/houkoku/1412207_00001.htm.)
由于教科書編寫周期長,其內容選擇不可避免的具有滯后性。因此在2016年12月編纂的“數字教科書”定位審查會的“最終總結”中,指出在紙質版教科書中要添加訪問各種教材的網址、二維碼等。并在申請的文件中附上該本教科書的網址和二維碼。二維碼和網址中所指的內容并不是教科書本身,而是要反應與教科書內容密切相關的最新信息。如果發現二維碼或網址中的內容與教科書并無關聯或不宜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文部省一旦收到舉報會將其從教科書中刪除,一切后果由發行者承擔。另外,在教科書的使用過程中如果發行者想要更改URL或二維碼中的內容,也需要提前向文部科學省報告。[7]
負責教科書審定的是文部科學省,教科書調查官由政府專任職員組成,共有49人;教科書審定調查審議會是由文部大臣任命的85位委員構成,他們是大、中、小學教師及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根據各自的專業特點,他們還被分配到相應的學科小組;兼職調查員受聘于教科書審定調查審議會,他們是從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教師及有學識、有經驗的社會人士中選出來的,負責具體學科的教科書調查。[8]
教科書的審定時間是一年。按照學校教育法的規定,通常一本教科書的審定要經過原稿、修改稿和樣本三個階段的審查,具體審定流程如圖3。此外,教科書發行者申請教材認證時,需要將申請表、申請書和附件直接帶到文部科學省并以現金的方式支付審議費。然而,2019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傳播迅速,從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預防感染的角度來看,作為文部科學省的緊急疏散措施,教科書發行者到文部科學省申請認證,除了盡量減少人數外,申請書等相關資料可以用郵寄的方式提前發送,審議費也可以使用電子支付。同樣的,教科書修改意見也以郵件或者郵寄的方式發送到發行者手中。關于教科書的審議也可采用線上交流的方式進行。[9]

圖3 教科書三階段審查
(資料來源:唐磊. 日本教科書制度對我國深化教材管理體制改革的啟示[J]. 課程.教材.教法, 2001(12):68-73.)
2018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對學校教育法等進行部分修改的法律(通知)》,以法律的形式規定數字教科書與紙質教科書一樣采用審定制(具體對比見表1)。數字教科書應與其他教材綜合利用,充實兒童學習。對于視力或聽力等有障礙的兒童可以使用數字教科書完全替代紙質教科書,但紙質教科書是免費供應而數字教科書需要自費或由公益組織捐贈。[10]對學習者用數字教科書中涉及占用作者知識產權的問題,著作權法的一部分被修改,紙質教科書中刊登的著作,學習者用數字教科書的發行者需要向其支付一定的補償金為條件。在學生用數字教科書制度中還規定了學生用數字教科書的使用時間限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日本教科書審定制度一方面動員民間的教科書出版商去自由競爭,以各自的智慧來創造出五彩繽紛的教科書,以此來不斷調高教科書的質量;另一方面通過征用相關權威部門如文部科學省,把教科書中可以出現什么內容的權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提意見的方式使其意識形態滲透到教科書中,并通過委托教科書審定調查審議會來完成教科書的審定而使其意識形態滲透合法化、合理化。在這里, 教科書審定調查審議會等相關機構,不僅要站在公眾的立場,維護最大多數人的合法權益,同時更要滿足和服務于國家的需要。
中國于2017年成立教育部教材局,承擔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工作,擬定全國教材建設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負責組織專家研制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標準,制定完善教材建設基本制度規范,指導管理教材建設,加強教材信息化建設。作為國務院設立的負責教材管理和建設部門,主抓國家主題思想、體現戰略意志,特別是涉及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關系著成人成才方向性、原則性、基礎性的把握。
從教科書審定人員組成看到,日本政府在教科書審定過程中十分重視一線教師建議。教師是對學生學習行為最了解的成人群體,也是教科書直接使用者之一,教師群體在審定教科書時的充分發言權是非常有意義的。另外,日本政府在教科書的選定過程中也會考慮居民意見。根據《地方教育行政組織及運行法》第23條第6項的規定,教科書的選擇、采用的決定權在設置、管理公立學校的教育委員會。一方面,教育委員會負責決定教育課程基準,并進行具體指導。另一方面,教育委員會就教育問題,直接對本地區居民附有責任,這也是教育委員會負責教科書選擇、采用的根據之一。
國內的教科書編寫和審定,多由政府主導。人民教育出版社是課程與教材專門的研究機構和評價機構。一套教科書從選擇到采用能保證教科書的供應速度、價格合理、便于展開教學研究等,長處很多。但是,由于編寫、選擇、采用、評價時基本上都是以專門機構的意見為主,而作為使用者的學校第一線教師的意見則無法反映出來,所以教師對使用哪本教科書沒什么興趣,家長、公眾與大眾媒體更是缺少發言權與知情權。因此,建議成立第三方教材評價機構,提升該機構的評價意識,培養評價能力,提高公眾參與度和參與質量。
從日本最新公布的《學生用數字教科書制度》來看,在數字教科書使用上日本要先行一步。但實際上中國對于數字教科書的研發并不落后于日本,考慮到國內地區發展的差異、人口基數等原因,數字教科書應用還需要從長計議,日本數字教科書的相關經驗值得借鑒。首先,數字教科書的使用,對網絡、電子黑板等“硬件”設備有一定要求,而這些設備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支持。日本政府在e-Japan 計劃成立之初,普通教室電子黑板、網絡等“硬件”設備的安裝由總務省的 “教育信息化推進部”負責,但2012年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日本經濟也開始“縮水”,這項任務就委托給了“地方公共團體”。因此,從這一點來看,國家在致力于研究數字教科書的同時,也要關注學?;A設施的完善,動用公益團體的力量,加快學校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其次,從近年來日本最新公布的數字教科書相關政策來看,關于數字教科書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強調安全網絡環境建設,注意從紙質教科書向數字教科書過渡。從形式上看,數字教科書的使用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缺乏與數字教科書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的指引下,數字教科書使用到底是一舉多得還是瑕瑜互見,值得進一步商榷。因此,國家在研發數字教科書時,既要投入技術,也要研究適用于數字教科書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1][10]教科用図書検定調査審議會.教科書の改善について(報告)-- デジタル教科書の導入の検討に関連した教科用図書検定基準等の改善[R].日本:文部科學省,2018.
[2]初等中等教育局.教科書制度の概要[Z].文部科學省,2019.
[3][9]教科用図書検定調査審議會. 教科書検定制度の改善について(報告)--教科書検定手続の改善方策について[R].日本:文部科學省,2021.
[4]楊妍梅.日本教科書制度及其啟示[J].教育科學,2003(01):32-34.
[5]青木浩幸?宮寺庸造?原久太郎.デジタル教科書コンテンツにおける紙面素材と活動ツールの分離[J]. デジタル教科書研究,2014(01):2-23.
[6]臧佩紅.戰后日本教科書制度的演變[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13-17.
[7]初等中等教育局情報教育. 令和元年度學校における教育の情報化の実態等に関する調査結果[R].文部科學省,2021.
[8]髙橋道和. 學校教育法等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の公布について(通知)[Z].日本:文部科學省,2018.
(責任編輯:楊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