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
摘 要:關于農村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問題,歷來不乏研究之人,從信息技術學科角度展開分析也有一定成果。這方面受到普遍關注的原因在于:信息技術具有其他學科教育所不能相比的素養實踐功能,因而教師要做好基于本學科的技術引入與應用工作,從新媒體技術的平臺與載體功能出發,分別嘗試探索其在問題意識產生、探究課堂構建等角度的踐行策略,從而為更有效地改善教學質量,為提升農村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服務。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中學教育;核心素養;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1-0186-03
The Practice Strategy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in Cultivat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UO Wen (Tantou Middle School, Fu'a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Regard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re has always been a lot of researchers, and th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lso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 reason why this aspect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s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 literacy practice function that cannot be compared with other discipline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he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based on this discipline, starting from the platform and carrier functions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respectively. Try to explore its practice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blem awareness an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so as to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development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New media technology;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Core literac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在“新課改”的持續深入推進后,社會提出學生素質應全面發展的需求,這就使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價值也因此顯現。讓教師必須重視自身專業能力水平的進步,特別是要關注如何有效提升農村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問題,從而使媒介和方法傳播得到解決。而關于這方面的問題,無法繞開對新媒體技術的關注,教師以新技術的應用為契機,進行滿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求地深入探討,這是新時代的新使命、新任務。
1.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
(1)足夠的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指的是個體對信息方面產生的敏感度,還有對信息價值的分析與判斷能力。對于中學階段教學而言,開展信息技術方面的指導工作,要求教師做好學生在信息意識方面如何養成的分析,使之可以有足夠的敏感度對信息來源進行搜索,展開關于信息價值的理性判斷,并在解決問題時可以提出獨到的見解。
(2)完善的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指的是個體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內所必須要有的思想方法,及在產生問題處理方案時的必要的系統性思維活動。學生擁有計算思維可以達到計算機學習、應用中有關問題有效處理的理想效果,且可基于問題表征及內涵構建對應的屬性結構模型,并得出準確計算數據。而將計算思維遷移至其他知識的學習時,也是促進學習效率提升的重要武器,而培養學生在計算思維方面的完善程度,同樣應以信息技術為依托。
(3)數字學習的創新
數字學習的創新意為個體有效評估、選取數字化資源以及數字化工具,使之融入于管理學習過程、應用學習資源之中,以便更具創造性地解決相關問題,最終讓學習任務得以順利乃至超額完成。所以數字學習創新可以不受舊學習模式存在的時空因素限制,學生得以在寬廣的網絡學習平臺中自由共享、自主學習。所以可自然用新觀念、新態度應對新問題。教師要以引導學生緊跟信息時代為指導原則,圍繞學科中心,在這方面逐步增加培養力度。
(4)信息社會的責任
信息社會的責任意為在信息社會內,個體分別于文化素養、道德規范等諸多責任,給學生以信息社會責任方面地培養,是讓其形成科學的信息安全意識,促進文化素養提升的必要做法。教師需要在實踐操作中,充分借助目前已經擁有的信息技術內容、信息技術手段,結合目前的社會熱門話題,啟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使之得以對教材中的知識展開拓展,自覺反省自我理想責任之間的距離,并縮小這一距離。
2.新媒體技術在培養農村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平臺功能
(1)網絡教學平臺功能
依靠教育改革契機,一些農村中學已經開始進行規模較大的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推廣,在教育主管部門、各學科專業教師一起爭取下,給學科課程構建了對應的學習視頻、多媒體課件等等。此類新媒體資源及平臺地合理應用,讓課程使用率、教學效果均持續提升。比如有網絡教學平臺功能的支撐,學生并不是僅被置于客體角度、被動接收教師所給知識,而是能夠在前期即利用教師所展示的電子資料及視頻資源等,進行比較充分的學習準備,并在后期有效完成復習鞏固任務。在打破空間與時間限制的前提下,更好配合教師提煉、共享授課內容有關資料,提升與核心素養有關的學習能力、處理問題能力等。
(2)社交媒體平臺功能
重要社交媒體平臺包括微信、微博還有快手等,中學生相當一部分都有一種乃至多種社交媒體平臺賬戶,所以教師可以在學科教學期間,利用建立的媒體平臺群組,同大家開展及時互動,從而讓信息技術學科中的互動從課堂之中延伸到課堂之外。此時他們將不再有羞于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問題,教師也能夠借此機會,獲取更為及時、更加有效的教學反饋信息,從而在后續有效設計優化教學內容與方式。此外,教學期間,可借助社交媒體中的視頻功能、會議功能等,同專業人員實時溝通,也可提供學習的需求,獲得專業人員地點評與指導,使學生的眼界進一步開闊、思路進一步拓展。
(3)搜索引擎平臺功能
因為新媒體技術具備典型傳播速度快、內容更全面的優勢,師生均能夠比較及時地在網絡中了解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不管對于教師的備課與自我提升,還是對于學生的學習與資料查詢,都可以在這一平臺功能中得到巨大收益。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可以保證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充分準備下,給學生提供本學科內容得強有力支持。在事關核心素養的課程預習、資料搜集、資料篩選、知識補充等方面展示出傳統方法難以企及的優勢。
3.農村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媒體介質
正是因為新媒體技術具有上述多項平臺功能,才讓其成為農村中學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獨特介質,有效促進了課程改革發展與學生全面進步,它具體的媒體介質表現可以歸納如下。
(1)語言能力
筆者認為:每一門學科都擁有一門新的語言,中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有限,如何保證有限的課內時間增加容量,并使之向課外學習方向進行補充和延伸,將成為教師考慮的要點。新媒體技術可以在本學科聽、說、讀、寫、師生交流、自我測評等各個方面展現出優勢,讓學生學得豐富、學得輕松,突破語言能力的局限。例如學習期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終端設備,播放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學生進行對應思考和練習,再把自己的練習成果發送到網絡平臺之中,教師對其做出點評,學生再次更正訓練。整個過程中,學生學科語言的習得便可宣告完成,避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即依靠新媒體技術,原本碎片化的學科語言知識,在特定場景訓練下,可順利轉化為學習者網狀的、系統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其間一些豐富多彩的圖片、悅耳動聽的音樂、充滿想象力的場景等,均可對學生欣賞、討論起到幫助作用,全面激發其學科語言點的整合動力。
(2)思維品質
在新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下,以一個又一個的主題為依托,可構建相應的模擬情景,學生置身其中,針對學科內容做分組練習。此時他們的思維敏捷度、靈活度、系統性等都將得到顯著發展。再者,學生還可以從本學科的內容拓展角度,得到新媒體技術關于思維品質的更多幫助。例如對信息技術學科來講,一些前沿知識、專家講座等,都是學生博采眾家之長的難得機會,學生思維也將因此變得更加廣闊而深刻。
(3)文化意識
新媒體技術讓學生有了更廣、更深的信息接觸面,學生在課堂上便可以領略本學科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的表現,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同時,形成富有進取精神的知識交流意識。例如信息技術中所展現出的一些新方法,前景可觀的新技術,像三維激光測量儀器、自動駕駛技術等,各國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學生通過新媒體技術了解到這些,不失為其建立自信與交流文化意識的寶貴機會。
而毫無疑問,上述農村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幾種媒體介質,都將為本文第一部分提及的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幾項內容完善,提供必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支持。
4.新媒體技術在培養農村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踐行策略
(1)培養問題意識,形成解決能力
在農村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期間,最基本的信息技術學科知識可使學生可以做到從信息化的視角理解與審視問題,從而形成綜合應用學科知識來處理問題的效果。即在農村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問題意識、形成解決能力在核心素養培養中的獨特地位,為此教師可以以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契機,使學生在理想的環境氛圍中展開思考、回答提問的方式,培養學生的信息思維。此外,我們應指導他們實施更加真實地操作,使之得以因此對問題展開操作層面的理解和思考,此時的質疑以及回答質疑過程,也將更具核心素養培養效果。在操作期間,教師要留意把握學生的課堂反應,同時突出新媒體技術的優勢。例如當涉及補充動畫制作內容時,學生會時常遇到繪制錯誤問題,像繪制時未能把對象有效轉化為元件,在制作時出現虛線等,為此教師可以從這個錯誤操作現象出發,以新媒體技術為媒介,從培養問題意識角度著眼,給學生提供及時糾正和補充的機會。像教師提出:補間產生虛曲線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據此鞏固大家在信息技術領域基礎知識方面的掌握效果,且教師還能夠引導合作與討論,使學生積極提出質疑、發表建議,再利用切合實際的講解使大家完成后續的操作,這樣的過程會保證問題的關鍵被清晰地提取出來,同時學生信息思維被充分建立。
(2)突出自主探究,完善教學課堂
新媒體技術的踐行介入,需要配合學生的自主探究共同進行,即技術介入與學習主體介入,才是教學課堂完善的理想目標。對于任何學科而言,最關鍵的問題在于使之能夠積極應對各項學習任務,并在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支持下,實現有效提升核心素養。因而我們要注意引導他們形成獨立探索認知意識,在自主探究綜合學習能力方面取得突破。如需要學生了解photoshop筆刷工具使用方法,教師便可以大膽放手,使學生嘗試與實踐,在自我研究期間,主動發現筆刷工具如何使用的技巧。此時學生可以因依靠筆刷繪制圖像過程,得到筆刷直徑自如調整的技巧,以及筆刷硬度視情況變化的特點等。這種利用自主發現問題方式展開的學習,對于突出自主探究,完善教學課堂,有效培養核心素養極有幫助。
(3)拓展學生思維,強調創新能力
若學生擁有了足夠的信息技術知識之后,教師可設置明確目標,有效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如在本學科教學期間,教師可要求學生在情境內充分觀察、積極想象、認真思考,利用上述自主探究的形式提出問題,并對問題給予解決,使思維因此得到培養與拓展。而教師應運用合理分配方式達到此方面教學目標,給創新能力產生提供機會。如當教學到wps設計個性名片知識時,教師即可把教學目標拆解為幾個思維性特點顯著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從中嘗試思考。首先可以呈現生活之中的名片,使大家觀察名片結構,再支持用小組形式進行討論,明確各部分的設計方式。接下來引申問題:怎么樣設計出排版更加精妙、設計美觀程度更高的、且更具有個性化的名片。討論期間,我們要給予各組有效指導,讓他們在草稿紙上完成設計和排版,再以wps軟件實際繪制,并最終進行作品的展示,由創作與展示主體對班級內其他同學做素材和思路的介紹說明。整個流程完成后,學生的創新能力、表達能力將得到有效培養,對于核心素養中重要組成部分的思維能力而言,也將得到有效的提升。
5.結語
新媒體技術在信息傳播媒體中所產生的新方法、新影響值得重視,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技術會起到非常大的拓展教學空間功能。僅以信息技術學科為例,它在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以及讓學生學習更為直觀和形象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視的作用,為此教師應當要以扎實的理論知識與教學基本功為依托,利用新媒體技術在學科教學方面的多項平臺,從問題意識產生、探究課堂構建等角度,給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張曉麗.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