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青燕
本文針對醫療健康大數據方向下的衛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能力需求展開分析,通過調研企業招聘崗位,進行崗位需求和職業技能分析,經過專家論證獲取了該專業典型工作崗位下的工作任務,進而對專業就業方向、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等提出發展建議。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各類醫療機構都需要針對病人身體狀況、用藥等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這對高校的衛生信息管理專業(醫療健康大數據方向)的人才培養提出了具體要求,需要對專業人才能力需求展開分析。
為了解目前衛生信息管理-醫療大數據方向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本專業進行了大量的調研。截止2020年10月,從各大招聘網站如丁香人才網、拉勾網、BOSS直聘網、獵聘網發布的崗位招聘信息統計情況來看,招聘“健康醫療大數據”相關崗位的企業大體可以分為三類:數據收集層的企業、技術層的企業和應用層的企業。
(1)數據收集層的企業。代表性企業有平安好醫生、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等,這些企業在收集醫療數據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平安好醫生為例,它便捷的實時問診服務可實時獲取、收集、積累患者的健康數據,它的健康商城以及與合作醫院對接使用智能輔助診療系統,也不斷積累患者的用藥數據,逐步建立可追蹤的個人健康檔案;通過梳理和挖掘用戶用藥數據,平安好醫生可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保健和用藥建議、為醫藥企業研發新藥提供信息依據。
(2)技術層企業。代表企業如醫渡云、麥哥算法、博為軟件等。以醫渡云為例,醫渡云基于自主研發的“醫學數據智能平臺”,對大規模多源異構醫療數據進行深度處理和分析,建立真實世界疾病領域模型,助力醫學研究、醫療管理、政府公共決策、創新新藥開發、幫助患者實現智能化疾病管理。這類企業對研發架構類人才(如數據開發工程師、系統架構師等)和數據分析類人才(如數據分析師、數據挖掘工程師)的需求較強烈。此類崗位門檻較高,大多是碩士及以上學歷。
(3)應用層企業。分布面較廣,涉及的領域有健康管理、輔助診療、醫學研究、醫院管理、基因測序及檢測、醫藥研發等。國內頂尖的應用層健康醫療大數據公司有嘉和美康、零氪科技、神州醫療、東軟望海等。此類企業需求人才具有多方面的專業技能及特質,包括計算機科學、數據開發的專業技能、分析和建模能力、創新思考能力、交流能力等。需要的人才學歷也大多為碩士及以上學歷。
通過調研分析可以看出醫療及健康大數據的相關崗位主要圍繞數據的采集、存儲、開發利用、安全保障、管理及運營而設置。例如神州數碼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采集工程師要求的崗位工作內容有:負責數據采集、梳理和需求調研等工作;與數據分析師協同工作,解決數據分析業務。北京佰榮泰華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臨床數據管理助理崗位工作內容有:參與數據管理人工核查工作;配合數據管理員進行數據質疑等工作。平安好醫生提供的互聯網醫學專家助手崗位工作內容有通過網絡、視頻等方式在線解答用戶基礎醫學咨詢;輔助健康專家提供醫學解答;遵循健康服務標準和流程;參與內部各項專科培訓。春雨醫生提供的健康管家崗位工作內容有為客戶提供健康咨詢服務;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健康檢測及檢測報告的解讀;根據檢測結果為客戶制定系統調理指導方案;客戶健康檢測檔案管理,客戶信息資料匯總及回訪。
以下崗位均為大專學歷要求

?
本專業邀請到了多家醫療機構和醫療健康大數據前沿技術的行業專家進行頭腦風暴和職業分析論證,對19個醫療健康大數據崗位進行濃縮,形成了以下四個典型工作崗位:健康醫療大數據軟件研發、健康醫療大數據管理、醫學信息管理員(醫師助理、醫學文秘)、客戶管理,以下是論證后的健康醫療大數據DACUM崗位職責與工作任務分析表和明細。

健康醫療大數據DACUM崗位職責與工作任務分析
通過專家論證和分析,明確了四個崗位模塊的崗位職責、工作任務與需要的能力;其中健康大數據軟件研發崗和健康大數據管理崗要求有衛生信息領域軟件開發、軟件產品運營、設備維護、數據管理的能力;醫學信息管理員崗和客戶管理崗則要求具有病案信息管理、電子健康檔案管理、醫學統計、醫學信息檢索與管理、商業保險核保的專業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公務公文的撰寫能力、社會調查、營銷能力;
1.重新定位就業方向。通過調研顯示包括三甲醫院、醫療健康大數據前沿技術的行業和社區基層在內人才短缺的問題較為嚴重,急需培養具有較好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衛生信息化技術服務人才。因此,衛生信息管理專業需重新定位就業方向為:面向首都基層醫療機構機構為主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及健康服務與管理類相關企事業單位,為上述單位信息中心、病案統計科、檔案室、以及辦公室、科教科等行政職能科室以及企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提供信息數據處理、信息系統維護、醫療器械(或產品)營銷及銷售服務。
2.優化課程設置。針對專業培養定位的變化,建議適度調整專業課程結構,在我院信息化和大數據新技術發展蓬勃發展的同時,對以往的課程設置進行優化。
(1)基于調研分析和專家論證,增設新課程。①增設網絡設備維護類課程,適應軟件研發類企業需求;②根據客戶管理崗位需要,增設商業保險核保類專業課程;增設人際溝通類課程,提高學生溝通能力。
(2)以崗位任務需求為目標,調整原有課程內容。①提升醫學統計學課程地位。鑒于醫學統計知識的重要性,將醫學統計學課程列為專業核心課程,滿足醫療機構對于衛生信息統計分析與預測能力的需求。②根據專業取證要求,合理調整課程結構。根據《病案信息技術考試大綱》的要求優化《病案信息管理》和《醫學基礎》課程標準。③加強與企業合作,引入騰訊大數據證書,增加學生就業的競爭力。④結合當前國家對立德樹人的形勢要求,全面修訂專業群的課程標準,結合課程特點加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引用出處
[1]阮煥立,孫統達,周國祥,等.高職高專衛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及其崗位職業能力調查 [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2,(12):1228-1230.
[2]張穎,孫統達,阮煥立,等.高職衛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需求與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6):2.
[3]向波.基于崗位勝任力的衛生信息管理專業計算機職業技能需求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6(8):125-126.
[4]劉力.Medinfo2015世界生物醫藥健康信息學華語論壇在巴西圣保羅召開[J].實用心電學雜志,2015,24(5):323-325.
[5]樵蘇.2019中國新型企業100強[J].互聯網周刊,2019(1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