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位法草案》的幾點意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用“創新性探索”替換“創新性成果”
——對《學位法草案》的幾點意見

2022-05-12 10:04:12
社會科學動態 2022年5期

譚 熒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以下簡稱《學位條例》)和正在討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學位法草案》)均把取得“創造性”或“創新性”成果(以下簡稱創新性成果)作為申請獲得博士學位的必備條件之一,對此規定有必要進行研究和討論。

一、取得創新性成果是對博士學位論文本身的要求,還是在博士學位論文之外對申請者獲得博士學位的要求?

《學位條例》第六條規定:“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的人員,通過博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下述學術水平者,授予博士學位:(1)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2)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學位法草案》第十七條規定:“在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接受博士階段研究生教育的學生,通過規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基礎理論課和專業課等課程考試并取得規定的學分,完成科研或者實踐訓練,通過學位論文答辯,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達到博士生畢業要求和下述水平的,可以授予博士學位:(1)在本門學科或者專業領域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2)學術學位獲得者須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專業學位獲得者須具有獨立承擔專業工作的能力;(3)學術學位獲得者須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專業學位獲得者須在專業領域取得創新性成果。”盡管二者的字面表述有所不同,但《學位條例》與《學位法草案》規定授予博士學位以申請者取得創新性成果為前提卻是共同的。

規定授予博士學位以申請者取得創新性成果為前提,似乎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解釋為取得創新性成果是對博士學位論文本身的要求。對博士學位申請者學術水平的全面考察應當以博士學位論文為中心,對申請者是否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是否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或獨立承擔專業工作的能力,特別是是否取得了創新性成果的認定,都必須以博士學位論文為依據;另一種解釋為取得創新性成果是在博士學位論文之外對申請者獲得博士學位的要求。因為,如果是對博士學位論文本身的要求,那么《學位條例》或《學位法草案》就不應在通過論文答辯外對申請者取得創新性成果另作規定,而應當把取得創新性成果作為通過論文答辯的必要條件,規定未取得創新性成果的博士學位論文,不應當通過答辯。所以,按照《學位條例》或《學位法草案》的字面表述,可以把取得創新性成果視為是在博士學位論文之外對申請者獲得博士學位的要求,而不是對博士學位論文本身的要求。

二、對申請者取得創新性成果的要求是如何轉化為對申請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論文的要求的?

對申請者取得創新性成果的要求無論是對博士學位論文本身的要求,還是在博士學位論文之外的要求,都很容易轉化為對申請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論文的要求。就取得創新性成果是在博士學位論文之外對申請者申請獲得博士學位的要求而言,這一點很好理解,因為申請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可以拿來作為其在博士學位論文之外取得創新性成果的證據;就取得創新性成果是對博士學位論文本身的要求而言,這一點也不難理解,因為申請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或者就是博士學位論文組成部分的論文,可以拿來作為其博士學位論文取得了創新性成果的證據。正因如此,絕大多數學位授予單位都規定申請者在申請博士學位之前必須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作為其取得創新性成果的證據。

此規定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可能表現得更為突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不以論文又以什么作為申請者取得創新性成果的證據呢?研究報告嗎?不要求被有關機構或人員采納的研究報告,無法作為寫作者取得了創新性成果的證據。研究報告要取得一定層級的機構或人員的采納,對于大多數博士生來說基本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對于從事基礎理論研究或純學術研究的博士生來說更是極其困難。在2016年到2020年的5年時間里,全國社科研究單位產出的高質量的研究報告(應當是被一定層級的機構或人員采納的研究報告)共18.9萬篇①,平均到全國具有高級職稱的社科研究人員人頭上,人均只有0.7篇。專利或軟件著作權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大多產生在自然科學和技術領域,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能夠將成果申請獲得專利或軟件著作權的學科很少。人文社會科學大多數學科的博士生不能以專利或軟件著作權作為取得創新性成果的證據。在2016年到2020年的5年時間里,全國社科研究單位產出的專利、軟件著作權分別為5.3萬項和2萬項,平均到全國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人頭上,人均只有0.55項。

因此,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絕大多數博士生只能以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作為其取得創新性成果的證據。對申請者發表一定數量論文作為其申請獲得博士學位的要求,并非沒有理由和于法無據,而是理由充分和于法有據。反倒是不要求博士學位的申請者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其法律根據和理由不那么充分。為保證論文是創新性成果,絕大多數學位授予單位規定,只有發表在核心期刊(以下簡稱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上的論文才算數。所謂南大核心期刊,是指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評選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所謂北大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學圖書館牽頭評選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包括各個學科的核心期刊,除人文社會科學外,自然科學與技術的理工農醫等學科也在其中)。

三、要求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申請者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是否現實?或者說,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有沒有那么多版面供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在讀期間能夠在上面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

有一種意見認為,對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博士生必須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才能夠申請博士學位的要求不切實際,因為全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實際上沒有那么多版面可供博士生們發表一定數量要求的論文。②

據對《中國知網》的檢索,2020年南大核心期刊共發文116816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北大核心期刊共發文133325篇;根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的數據: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共有博士生導師2.8萬人、碩士生導師11.4萬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5.6萬人,具有正高職稱的8.8萬人、副高職稱的18萬人、中級職稱的24.5萬人。據此計算,假定全部版面都用于發表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的論文,那么全國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在南大核心期刊上每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0.8篇,3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2.4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每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0.9篇,3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2.7篇。

假定全部版面都用于發表具有博士學位人員的論文,那么全國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在南大核心期刊上每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0.7篇,3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2.1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每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0.8篇,3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2.4篇。假定全部版面都用于發表高級職稱人員的論文,那么全國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在南大核心期刊上每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0.4篇,3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1.2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每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0.5篇,3年人均最多只能發1.5篇。假定全部版面都用于發表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的論文,那么全國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在南大核心期刊上每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0.2篇,3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0.6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每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0.3篇,3年人均最多只能發文0.9篇。

如果全國的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在南大核心期刊上人均每年發表0.8篇論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人均每年發表0.9篇論文;或者全國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在南大核心期刊上人均每年發表0.7篇論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人均每年發表0.8篇論文;或者全國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在南大核心期刊上人均每年發表0.4篇論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人均每年發表0.5篇論文;或者全國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在南大核心期刊上人均每年發表0.2篇論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人均每年發表0.3篇論文,那么全國所有的博士生就既不可能在南大核心期刊上也不可能在北大核心期刊上發表哪怕是1篇論文了。

如果博士生3年在讀期間人均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上發表3篇論文,那么全國博士生人均發表論文的數量一定遠遠超過全國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的人均發文數量,超過全國具有博士學位人員的人均發文數量;如果博士生3年在讀期間人均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發表2篇論文,那么全國博士生人均發表論文的數量一定遠遠超過全國具有高級職稱人員的人均發文數量;如果博士生3年在讀期間人均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發表1篇論文,那么全國博士生人均發文數量一定遠遠超過全國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的人均發文數量。

雖然以上計算均建立在假定的基礎上,但是我們知道,無論是教授、副教授,還是講師;無論是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還是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學科研人員;無論是具有高級職稱或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還是不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學科研人員,幾乎都有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的需要或任務。博士生雖然是學生,還沒有獲得博士學位,還沒有職稱,卻必須與已經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爭奪數量有限的發文機會和空間。

四、博士生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困難程度的變化情況如何?是不是現在博士生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的難度越來越大?

一方面,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隊伍不斷壯大,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教學科研人員包括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的教學科研人員、社會科學院系統的教學科研人員等,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學科研人員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據教育部的統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活動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的數量③,由1997年的152078人增長到2019年的657376人,增長了4倍多,年均增長21%(參見圖1)。這在很大程度反映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教學科研人員數量增長的幅度,而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生的招生人數,也由1997年的2224人增長到2019年的22035人,增長了近10倍,年均增長29%(參見圖2)。

圖1 1997—2019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活動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的數量增長

圖2 1997—2019年每年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生招生人數

另一方面,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盡管在1998年至2009年年間有一個10年左右的增長期,但從2009年或2010年以來卻一直在持續減少。從1998年到2010年,南大核心期刊的發文量由1998年的67697篇增長到2009年的149958篇,接著不斷減少,到2020年為116816篇④(參見圖3);北大核心期刊的發文量由1998年的95465篇增長到2010年的216482篇,接著不斷減少,到2020年為133325篇(參見圖4)。

圖3 南大核心期刊1998—2020年每年發表的文章篇數

圖4 1998—2020年北大核心期刊每年發表的文章篇數

上述兩個方面的變化情況決定了在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的難度變化情況。簡而言之,發表論文的難度,既與刊物刊登的論文篇數有關,刊物刊登的論文篇數越少,則投稿被選用的比例越低,發表論文就越難;也與研究人員的數量相關,研究人員越多,研究產出越多,論文投稿越多,發表論文就越難。在此意義上,發表論文的難度指數可以用刊物刊登的論文篇數與需要發表文章的人員人數的比率來衡量和表示,比率越低表明發表論文越難。因南大核心期刊是1998年才有的說法,所以我們從1998年起開始計算“篇人比”;又因職稱評定和博士生招生人數的增長對刊物發表文章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所以我們在計算“篇人比”時以后一年度刊物發表文章的篇數除以前一年度有發表文章需求的人員人數。

假定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都只刊登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活動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的論文,那么他們在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的難度變化情況為圖5所示。假定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除刊登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活動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的論文外,也刊登在讀博士生的論文,那么他們共同在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的難度變化情況為圖6所示。可以看出,博士生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發表文章的難度因時而變,但總趨勢是越來越難;在北大核心期刊發表文章的難度曾經比在南大核心期刊發表文章的難度要小許多,但現在已大體相同、相差無幾;自2008年以來在南大核心和自2006年以來在北大核心期刊發表文章的難度不斷增大,到2020年已分別提高了2倍多和3倍多;相比過去,現在是博士生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最難的時候,放眼近期之未來則更是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圖5 1998—2020年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只發表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論文的難度變化情況

圖6 1998—2020年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只發表博士生和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論文的難度變化情況

五、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是否就一定證明博士生取得了創新性成果?能不能通過評審直接認定博士學位論文取得了創新性成果?

如果在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并不能確鑿地證明作者取得了創新性成果,那么是否能夠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的評審直接認定博士學位的申請者取得了創新性成果呢?很多高校對此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一是這些高校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定,要求博士學位論文明確地標明其創新點。于是我們看到博士學位論文關于自身創新點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說明,諸如研究視角創新、研究方法創新、研究內容創新、研究結論創新等等;二是這些高校博士學位論文評閱書都有關于創新性及論文價值的評價指標。據一些高校博士學位論文評閱書對創新性及論文價值指標的說明,創新性及論文價值包括:對有價值現象的探索,新命題新方法的提出,新規律的發現,對推動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有貢獻或影響,對解決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有作用,對社會發展、科技活動、經濟建設實踐有指導作用,對社會進步有影響和貢獻,研究成果推廣應用后有社會、經濟效益等。有關部門對此也持肯定態度,在其發布的《博士學位論文評價意見表》中所列“創新性及論文價值”的分值最高,占整個論文分值的50%,其具體評分標準:學術學位人文社科類的為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對解決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的作用,論文及成果對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和貢獻;專業學位的為對相關行業領域中重要實際問題提出或采用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等,對解決相關行業領域中重要實際問題的作用,論文及成果對行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和貢獻。

總體上看我國博士學位論文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學位論文的創新性不強或創新程度不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艷等通過對某“985工程”建設大學1716篇博士學位論文評閱結果的統計分析,發現博士生在創新性方面得到的評價最低。⑤大連理工大學李麗等通過對某高校三年1164份創新性評價數據分析,發現從選取的樣本博士學位論文來看,博士學位論文創新性水平不高。⑥中國人民大學李霞等通過分析該校2012年度、2013年度和2014年度在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六個學科門類授予的博士學位人員的博士學位論文專家評閱意見和評分表,得出人文社科博士學位論文普遍表現出創新程度不高、研究能力不夠的結論。⑦武漢大學王傳毅等通過對2013年中文核心期刊417232篇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分析,發現我國博士學位論文的學術貢獻(在其相關學科已有的研究基礎上所提出的新現象、新觀點、新方法或新理論)很低,對2013年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的直接貢獻為1.09,間接貢獻為 0.06,總貢獻只有1.15。⑧

老師們認為博士學位論文創新不足,博士生們則往往感覺博士學位論文很難創新。南京大學許丹東等對博士生訪談,有一個受訪者說:“我讀的是教育史,我并不主張或者說我并不認為博士研究生能夠立刻發現新的主張、新的史料、新的問題。對于博士研究生來說,能夠在盡可能全面地掌握國內外前沿的基礎上,就一個他感興趣的問題往前邁一小步我覺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另有一個受訪者說:“博士的培養時間太短,三年時間學基礎知識都不太夠,積累不充分的話,很難做出什么創新。”⑨

受訪者對問題的回答雖然不同,但都認為答案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創新性成果”的界定。那么,究竟應當如何認識和界定“創新性成果”或成果的創新性呢?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康久永教授對博士學位論文的創新有過一個形象的描繪:“一篇真正的博士學位論文,應當能被人鄭重其事地擺上書架,與書架上我們精挑細選的其他著作,具有同等的地位。它必須突破了現有的知識前線,在上面至少扎了一針,打開了一個口子,或將這一邊界往前推進了一步。它既不會比其他經得起推敲的作品更好,但也不會不如它們。它們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應當是等同的,都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獨特知識或見解。所以我曾說,博士學位論文是沒有什么優秀、良好、及格之分的,真正的博士學位論文只有優秀一個等級,其他的都不合格,因為最終沒有在學術前沿再往前邁出一步。”⑩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對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創新性的體現有過一個具體的描述:“提出新的(或修正完善已有的)學說、理論、觀點、問題、闡釋,提出新的(或改進運用已有的)方法、視角,發現新的史料、資料、證據、數據,對已有成果做出新的概括、評析(僅指綜述文章)等”。?按照康久永教授的觀點,即便不是絕大多數也是大多數博士學位論文都沒有創新性,都不應當被通過;按照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的觀點,所有被通過的博士學位論文都可能有創新性,因為只要論文提出了新的觀點甚或新的問題,便可以視之為創新性的體現。

在我們看來,對“創新性成果”的界定,明確何謂“創新性”固然重要,但明確什么是“成果”則更為關鍵。一直以來,人們對學術研究、科學研究?“成果”一詞的使用十分泛化,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一篇論文(包括投遞期刊的論文和博士學位論文)、一本著作、一份報告等,無論是否發表、出版或被有關部門采納,都被稱為“成果”;一個項目的結項報告,無論是否被審閱、鑒定獲得通過,均被稱為“結項成果”。這種對“成果”一詞的泛化使用,實際上與人們對“成果”一詞內在涵義的認知是相矛盾的。一般而言,所謂成果,是指成功的結果。學術研究、科學研究意義上的成果,特別是學術研究、科學研究創新性的成果,應當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應當是研究或探索取得成功的結果。所有的學術研究、科學研究都會有產出,都會有結果,失敗的研究也有產出和結果,但沒有成果。只有成功的研究才有成果。必須承認許多學術研究、科學研究的探索并非都是成功的,可以說,許多甚至大多數都是失敗的。有創新性的努力、創新性的探索,不一定能夠取得創新性的成果。作為記載這些研究與探索的論文和著作,即便在核心期刊發表或者在著名出版社出版,也不能肯定地認為都是創新性的成果。博士生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和撰寫的博士學位論文,亦是如此。無論對“創新”或“創新性”作何解釋,要求博士生在博士學位論文中或在博士學位論文之外必須取得創新性成果才能申請獲得博士學位,愿望雖好,但難以達到、不切實際。鼓勵創新、容許失敗、實事求是、客觀公允,應當是我們看待和評價博士學位論文的正確態度。

據此,我們認為,對于博士生申請獲得博士學位應當和可以要求有創新性探索,不應和不能要求必須取得創新性成果;建議《學位法草案》將“學術學位獲得者須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專業學位獲得者須在專業領域取得創新性成果”修改為“學術學位獲得者須在科學研究方面進行創新性探索,專業學位獲得者須在專業領域進行創新性探索”。此外,如果《學位法草案》將“取得創新性成果”改為“進行創新性探索”,那么各學位授予單位對博士生必須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論文才能畢業和申請獲得博士學位的硬性規定也應當取消,因為博士學位的申請者是否進行了創新性探索完全可以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的評審來判斷,而不必通過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來證明。?

注釋:

① 《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光明日報》2021年5月17日。以下所列全國具有高級職稱的社科研究人員數,全國社科研究單位產出的專利、軟件著作權數,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數,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具有博士學位人員數,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具有正高職稱人員數、副高職稱人員數、中級職稱人員數等,皆出自該文。

②范軍:《桂子山語絲》,崇文書局2021年版,第235—238頁。

③本文所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活動人員數、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生招生數和畢業生數,皆出自《中國教育統計年鑒》。

④本文所列“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皆系通過《中國知網》檢索所得。

⑤李艷、趙世奎、馬陸亭:《關于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的實證分析》,《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年第10期。

⑥李麗、胡祥培、張吉禮:《博士學位論文創新性及相關因素關聯分析》,《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

⑦李霞、宋俊波:《人文社科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要素特征評價——以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科類博士學位論文為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11期。

⑧王傳毅、吳笛、王興詠:《我國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的學術貢獻有多大?——基于2013年核心期刊論文參考文獻的實證分析》,《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

⑨許丹東、呂林海、張紅霞、顧亞琳、邵然:《人文社科類博士生學術經歷對博士學位論文質量的影響》,《復旦教育論壇》2019年第3期。

⑩程猛:《“讀書的料”及其文化生產 當代農家子弟成長敘事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頁。

?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編:《人文社會科學論文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實施方案(試行)》,2014年3月25日。

?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學術研究與科學研究不完全是一回事,例如哲學研究就不是(實證的)科學研究。

?202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印發的《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規定:“本科生、研究生申請學位和畢業考核不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情況簡單掛鉤。”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午夜日b视频|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久久中文电影| 精品91视频|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第一区|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久久女人网|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 福利片91|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国产二级毛片| 日本免费a视频|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在线欧美|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国产jizz|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美女毛片在线|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免费观看欧美性一级|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国产午夜看片|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亚洲成a人片| 亚洲美女操|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成人A视频|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一级片一区| 亚洲综合片| 青青国产视频|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福利视频一区|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久久a级片|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a毛片在线| 亚洲精选高清无码| 久久精品丝袜| 国产啪在线| 日韩专区第一页| 91伊人国产|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亚洲精品日产AⅤ|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