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翠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代謝性疾病,據相關調查顯示,在全球范圍內,女性糖尿病患病率為8.4%,男性糖尿病患病率為9.1%,而在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1.2%。而臨床上對于此類疾病主要采用西藥治療的方式控制病情,但隨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中醫傳統治療方法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其在治療糖尿病方面優勢盡顯,那究竟有那些治療方法,可有效治療糖尿病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利用障礙等,導致糖代謝異常,致使人體內血糖水平超出正常值范圍(空腹血糖3.1-6.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8mmol/L),進而出現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等三多一少癥狀。而中醫認為糖尿病屬于消渴病范疇,多是由素體陰虛、飲食不潔、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等導致,且通過辨證分型將其分為:(1)燥熱傷肺型:主要是指因外邪入侵,內生郁熱,蘊藏于肺,火盛傷陰,耗損津液導致,多表現為:口干咽燥、多食、易饑餓、小便增多、多飲、口渴、大便干結,舌苔較薄呈黃色。(2)胃燥津傷型:主要是由于胃火熾盛,陽明熱盛,耗傷津血,胃津不足等導致。多表現為:易饑餓、大便秘結、口干、體型消瘦、舌紅苔黃等。(3)腎陰虧虛型:主要是指:腎陰不足,津液虧耗,腎陰虧損,虛火上炎,腎精不充,陰血虧耗等導致。多表現為:排尿次數、排尿量增加,視物模糊、頭暈目眩、口干、失眠、耳鳴、腰酸等。(4)陰陽兩虛型:主要是由陰陽失調導致的,多表現為:排尿次數增多,多飲、腰膝酸軟、體重明顯降低,畏寒、陽痿、月經不調等。
糖尿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1.燥熱傷肺型:主要以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為治療原則。(1)中藥方劑治療:①消渴方:① 黃連末6g、天花粉末10g、牛乳30ml、藕汁50ml、生地黃汁50ml,水煎服,每天1副,分3次服用,具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的作用。②麥門冬湯:麥門冬42g,半夏6g、甘草6g,人參9g,粳米3g,大棗4枚,水煎服,每天1副,具有清養肺胃,降逆下氣的作用。(2)針灸治療:取胰俞穴、肺俞穴、脾俞穴、腎俞穴、太溪穴、三陰交穴、太淵穴、少府穴等,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才用合適的針法及灸法進行治療,具有清熱潤肺的作用。
2.胃燥津傷型:主要以清胃瀉火,調中養陰為治療原則。(1)中藥方劑治療:①白虎加參湯:知母9g、石膏30g、甘草3g、粳米15g,人參10g,水煎服,每天1副,具有清熱、益氣、生津等作用。②玉液湯:生山藥30g、生黃芪15g、知母18g、生雞內金6g、葛根4.5g、五味子9g、天花粉9g,水煎服,每天1副,具有益氣生津,固腎止渴的功效。(2)針灸治療:取脾俞穴、胃俞穴、三陰交穴、內庭穴、足三里穴、胰俞穴。脾俞穴、三陰交穴等,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才用合適的針法及灸法進行治療。具有健脾益胃,清降胃火的作用。
3.腎陰虧虛型:主要以養陰清熱、固精潛陽為治療原則。(1)中藥方劑治療:六味地黃湯:熟地15克,山茱萸肉12克,山藥12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水煎服,每天1副,分兩次服用,具有滋陰補腎的作用。(2)針灸治療:取腎俞穴、關元穴、三陰交穴等,對于存在失眠的患者,則可增加神門穴、心俞穴、百會穴,對于存在耳鳴、耳聾的患者,則可增加聽會穴、翳風穴等。主要采用平補平瀉的針法,不采用灸法。
4.陰陽兩虛型:主要以滋陰補陽、調補陰陽為治療原則。(1)中藥方劑治療:①右歸飲:熟地6g、炒山藥6g、山茱萸3g、枸杞6g、炙甘草5g、姜制杜仲6g、肉桂5g、附子5g,水煎服,每天1副,具有溫補腎陽、滋補腎陰的作用。②知柏地黃湯:知母10g,川柏10g,熟地黃15g,茯苓15g,澤瀉10g,山萸肉10g,白芍15g,丹皮10g,黃芪30g,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益母草20g,水煎服,每天1副,分兩次服用。(2)針灸治療:脾俞穴、腎俞穴、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等,主要采用補法,且需留針20分鐘。
糖尿病中醫治療注意事項?
1.注意飲食控制:首先應嚴格控制糖類物質的攝入,清淡飲食,少食多餐,以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對中藥治療的臨床療效產生影響,且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還可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2.注意情緒控制:應保持良好心態,主要由于長期情緒不穩定,精神壓力較大等,則可導致病情加重,故保證積極樂觀的心態,可有利于病情的控制,進而促進身體恢復。
3.注意運動鍛煉:糖尿病患者在治療期間,可適當進行運動鍛煉,例如:游泳、打太極、健身操、跑步等,從而可增強自身體質,并可有效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可對中醫治療效果產生積極影響。
4.注意對癥下藥:在采用中醫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應先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及中醫辨證,然后根據患者的疾病分型,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進而可令中醫治療更具有針對性,更有利于病情的控制,提高中醫治療效果。
5.針灸注意事項:首先應避免在饑餓、身體疲乏、精神高度緊張、月經期間進行針灸治療,且對于同時患有出血性疾病、皮膚感染、皮膚潰瘍等患者,不宜進行針灸治療,以及對于妊娠期女性,應盡量避免在腹部進行針刺,腫瘤患者,應盡量避免在腫瘤部位進行針刺,而在針灸治療時,應嚴格控制進針角度及針刺深度等,以及患者應避免亂動,而在針灸治療結束后,首先應在2小時內,避免進行洗澡,且應避免用手抓撓針刺部位及其周圍皮膚,以及在針灸治療后,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發生感冒。而對于針刺部分發生血腫的患者,可采用冷敷和按揉等進行緩解,且應禁止抓撓,避免感染的發生。
總結
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病及多發病,在患病后,可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正常生活產生嚴重不良影響,而中醫治療作為我國傳統的治療方式,在治療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仍有多數患者不知道中醫是如何治療糖尿病以及治療方法是什么。因此,小編整理了此篇文章,主要向大家介紹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及中醫治療的注意事項等,以便于增加大家對中醫治療的了解,從而可利用傳統中醫的治療方法控制疾病,改善血糖水平,促進身體恢復,以上就是小編所有的科普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