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輝
腦梗塞是一種常見急性腦血管疾病,據相關調查顯示,腦梗塞約占全部急性腦血管疾病的70%,且多發生于中老年人,且此類疾病的致死率及致殘率較高,多數患者可遺留運動及感覺功能障礙,甚至是永久性殘疾,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那究竟什么是腦梗塞,又有那些中醫治療方法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什么是腦梗塞?
腦梗塞是一種腦部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主要是由缺血、缺氧等導致腦組織發生壞死及軟化等,其基本病因為:大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是大動脈硬化后,形成血栓、動脈栓塞、低灌注、載體動脈病變堵塞穿支動脈等,進而引發腦梗死,)、心源性栓塞(主要是指心房顫動、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導致心源性栓塞,進而帶紙質顱內及頸內大動脈粥樣硬化,引發腦梗塞)、小動脈閉塞(主要是指高血壓及糖尿病導致的小動脈玻璃樣病變、動脈硬化性疾病、微血管病變;小穿支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炎等導致的小穿支動脈閉塞;休克、麻醉藥物使用過量、降壓物使用不合理等導致的邊緣帶小動脈缺血等)等。主要臨床表現:在患病出現,患者一般意識清醒,可出現陣發性的感覺及運動功能障礙,例如:感覺麻木、頭暈等,而隨著疾病進一步發展,在疾病中期,患者可出現意識障礙,神經功能缺損、延髓性麻痹、偏癱、昏迷、共濟失調、語言功能障礙、失語、中樞性高熱、應激性潰瘍等癥狀,而當疾病發展至晚期,則可極易并發腦疝,甚至導致腦死亡,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腦梗塞的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腦梗塞屬于中風范疇,多是由于氣血兩虛,心、肝、腎等臟腑失調,飲食不潔、情志失調、外邪入侵等導致,其主要病機為:痰濁淤血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清陽之氣未能舒展,進而誘發此病,故在進行治療,應以化痰通絡、活血祛瘀等為治療原則。
1.中藥方劑治療:(1)補腎豁痰湯:熟地15g,赤芍15g,巴戟天15g、竹茹15g、決明子15g,山茱萸10g、地龍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黃芪30g,水煎服,每天1副,具有補益肝胃、豁痰開竅、祛瘀通絡的作用,且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適當調整處方,例如:對于存在睡眠質量不佳的患者,則可在組方中五味子、夜交藤等中藥。(2)丹芪湯:丹參15-30g、黃芪20-40g、桃仁9-12g,紅花6-9g,地龍9-15g,水煎服,每天1副,具有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的功效,且可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適當調整組方,例如:對于存在頭暈、耳鳴、目脹的患者,則可在組方中增加,白菊、牛膝、黃芩、決明子、夏枯草等中藥,進而可發揮平肝潛陽的作用,而對于存在失語的患者,則可在組方中增加石菖蒲、遠志等中藥,進而可發揮祛痰開竅的作用。(3)補陽還五湯:黃芪120g、當歸尾6g、赤芍5g、地龍3g、川芎3g、紅花3g、桃仁3g,水煎服,每天1副,具有補氣、活血、通絡的作用,且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適當調整組方,例如:對于存在半身不遂且以上肢為主的患者,可在組方中,增加桑枝、桂枝等中藥,發揮引藥上行、溫經通絡的作用,對于存在半身不遂且以下肢為主的患者,則可在組方中增加牛膝、杜仲等中藥,發揮引藥下行,補益肝腎的作用,對于存在言語不利的患者,則可在組方中增加石菖蒲、郁金、遠志等中藥,發揮化痰開竅的作用,對于體質偏寒的患者,則可在組方中增加熟附子等中藥,進而發揮溫陽散寒的作用,對于存在脾胃虛弱的患者,則可在組方中增加黨參、白術等中藥,進而發揮補氣健脾的作用。
2.針灸治療:(1)體針治療:①取地倉穴、頰車穴、啞門穴、合谷穴、通里穴、廉泉穴、承漿穴、風池穴等,采用平補平瀉的方法(其中重插輕提,少捻轉,為補法,重提輕插,多捻轉,為瀉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口角歪斜的癥狀。②取曲鬢穴、懸厘穴、頷厭穴、率谷穴等,采用平補平瀉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聽覺及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2)艾灸療法:①取百會穴、正營穴、神庭穴、曲鬢穴、承靈穴,對患者的局部皮膚進行消毒,然后將艾條點燃,在患者皮膚上方3-5cm處,進行熏疚,進而可有效改善患者運動功能障礙、肢體麻木等癥狀,②取關元穴、風巿穴、肩井穴、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間使穴、地機穴、血海穴、懸鐘穴、足三里穴等,對患者的局部皮膚進行清潔消毒,然后將艾柱放在上述穴位上,并將艾柱點燃,進而可有效改善偏癱等癥狀,③取天窗穴、通里穴,首先對上述穴位進行消毒,然后將艾條點燃,對穴位進行熏疚,進而可有效改善患者語言功能障礙及失語等癥狀,且應注意艾條應在穴位上方的3-5cm處,避免灼燒患者的皮膚,。
3.按摩治療:首先應對患者的頭頸部(主要包括:百會穴、印堂穴、太陽穴及頭面部肌肉;風池穴、肩頸學、天柱穴、廉泉穴、頸肩部斜方肌、肩部肌肉等)進行按摩,然后在對患者的腰背部(主要包括:豎脊肌、腰方肌、膀胱經等)進行按摩,在以后在對患者的上肢(主要包括:天府學、曲澤穴、內關穴、合谷穴及患側上肢肌肉)、下肢(主要包括:血海穴、足三里穴、委中穴、涌泉穴及患側下肢肌肉)、胸腹部(主要包括:華蓋穴、玉堂穴、膻中穴、中脘穴、氣海穴及胸腹部肌肉等)進行按摩,主要采用按揉和拿捏的手法,每天按摩1次,每次1小時,從而可有效改善患者肢體癱瘓、語言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
4.中藥熏洗治療:主要用于治療肢體癱瘓的患者,組方:黃芪50g、當歸尾9g、赤芍9g、地龍9g、川芎9g、紅花9g、桃仁9g、僵蠶9、丹參15g、蜈蚣3條。水煎,過濾,取藥液,先對患側肢體進行熏蒸,待溫度降低至40度左右,可將患肢浸泡至藥液中。每天進行2次,進而可有效改善患者肢體癱瘓癥狀,促進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恢復。
總結
腦梗塞是一種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等特點的疾病。而臨床上對于此類疾病,多采用西藥治療及手術治療等方式控制患者病情,但隨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中醫傳統治療方式在治療腦梗塞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仍有多數人,不知道什么腦梗塞,以及中醫如何治療腦梗塞等。因此小編整理了此篇文章,主要向大家介紹了腦梗塞的病因、臨床癥狀及中醫治療方法等,以便于增加大家對此類疾病的了解,并可通過上述中醫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從而有利于身體恢復,以上就是小編關于腦梗塞相關內容的所有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