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
糖尿病作為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異常或胰島素利用障礙,所引起的糖、蛋白、脂肪以及水電解質紊亂等一系列代謝性疾病,其主要表現是血糖升高。在臨床上,將糖尿病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不同類型的糖尿病癥狀基本相同,但是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以及患病群體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那么糖尿病究竟是什么樣的癥狀呢?誘發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呢?當得了糖尿病后應當如何治療?下面本文將針對上述幾點問題進行具體的闡述與科普,提高大眾對糖尿病這一疾病的認知程度,能夠積極治療和預防,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1、誘發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障礙,導致組織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從而導致糖、蛋白、脂肪以及電解質紊亂等一系列代謝障礙。臨床上常見的幾種類型的糖尿病的誘因存在明顯的差異。1型或者2型糖尿病均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是遺傳因素對于個體,只賦予了疾病遺傳的易感性,不代表一定會發病,大多數患者是在環境等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糖尿病的發生。
環境因素可引起糖尿病的發生。對于1型糖尿病,病毒感染是導致糖尿病發生的主要原因,風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會對胰島β細胞造成損傷與破壞,從而引起胰島素分泌異常,導致糖尿病的發生。同時一些化學物品也可對胰島細胞造成破壞,誘發1型糖尿病的發生。
對于2型糖尿病,多見于生活壓力過大、年齡增長、飲食作息不規律等外在環境因素所導致的糖尿病的發生。
自身免疫系統缺陷也是糖尿病發生的一大誘因。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導致胰島素β細胞遭到破壞,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2型糖尿病則是由于組織細胞出現胰島素抵抗,即細胞不與胰島素相結合,使實際進入細胞內部參與并生成熱量的葡萄糖細胞顯著減少,導致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升高,從而引起糖尿病的出現;妊娠期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較為相似,都是由于細胞胰島素抵抗所引起的,但是妊娠期出現的胰島素抵抗則是由于妊娠期女性激素分泌異常所引起的。
2、糖尿病的癥狀是什么?
糖尿病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大部分是通過體檢等方式發現罹患糖尿病的。在糖尿病發展階段,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多尿、多飲、多食以及體重減輕,總結為“三多一少”。同時患者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眼部疾病等并發癥。不同類型的糖尿病臨床表現也有所差異,具體分為以下幾點:
(1)1型糖尿病臨床特點
1型糖尿病多見于青少年患者,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臨床癥狀較為典型,在疾病診斷前,可出現明顯的多尿、多飲、多食以及體重減輕的癥狀,當病情發展較為迅速時,可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發展之初就需要應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2)2型糖尿病臨床特點
2型糖尿病患者好發群體多為中年人,大多數患者在疾病發生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一般在單位組織體檢時才能發現。患病時常伴隨肥胖、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以及血脂異常等癥狀。部分患者隨著血糖的升高,還會出現視力下降、皮膚感染、瘙癢、牙齦炎等癥狀。在對糖尿病進行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低血糖癥狀的發生,多表現在餐后3小時出現心慌、惡心以及冷汗等癥狀。青少年人群中,隨著肥胖患病率的增加,2型糖尿病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
(3)特殊類型糖尿病臨床特征
青年人中的成年發病型糖尿病臨床特征多為有明顯家族遺傳史,發病年齡均小于25歲,無酮癥傾向,5年之內不需要應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線粒體基因突變糖尿病臨床特征為發病早,β細胞減退,身材消瘦,常伴有神經性耳聾的出現。
(4)妊娠期糖尿病臨床特征
妊娠過程中糖代謝異常,早期癥狀不明顯,有時空腹血糖處在正常范圍之內,在 分娩后血糖可恢復正常,但在一段時間后可發展成2型糖尿病。
3、糖尿病所引起的并發癥都有哪些?
(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會導致視網膜血管出現病變,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變,諸如白內障、青光眼、玻璃體增殖等癥狀,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可能會引起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2)糖尿病腎病
血糖水平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長期高血糖狀態,會使患者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出現蛋白尿、水腫以及貧血等癥狀,嚴重情況下可引起腎衰竭,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腎衰竭時,需要依靠透析或者腎移植來維持生命。
(3)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早期臨床表現為皮膚溫度低、疼痛、下肢供血不足、感覺麻木等癥狀;晚期可出現行走困難、局部肌肉組織壞死、感染、壞疽等癥狀,嚴重情況下可導致全身感染或者骨髓炎的發生,治療效果不理想則需要截肢治療。
(4)心血管
糖尿病患者,在動脈粥樣硬化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發病迅速,病情進展快,治療不及時可危及生命。
(5)神經病變
糖尿病患者還會引起神經病變,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肢端感覺異常,出現過敏、灼燒感、襪套樣等癥狀,同時也是引起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同時對自主神經系統造成影響,引起胃腸功能、生殖系統功能以及心臟功能的紊亂。
(6)感染
糖尿病還會引起感染的發生,包括真菌感染、細菌感染等。同時糖尿病還會誘發口腔潰瘍,造成牙周感染,口腔護理不當的情況下,還會因牙周感染而引起全身中毒的現象,使病情加重。
4、糖尿病的治療和預防
(1)糖尿病的治療
糖尿病的治療應當以控制血糖指標、預防并發癥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主要目標。對于糖尿病的治療,首先以藥物治療為主。由于患者之間個體差異不同,因此在用藥治療期間,應當與患者的病情相結合,選取科學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分為口服和注射劑兩類。常用口服降糖藥包括瑞格列奈、格列喹酮、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沙格列汀、達格列凈等促胰島素分泌劑和非促胰島素分泌劑;注射劑分為胰島素、艾塞那肽等藥物。在進行藥物治療期間,應當嚴格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2)糖尿病的預防與管理
合理飲食,多以高纖維、低鹽、低糖、低脂飲食為主,主食以玉米、豆類等粗糧為主,多食新鮮蔬菜和含糖量低的水果,并合理安排進食時間,多進食堅果以及大豆制品,多喝白開水,避免飲用濃茶或者咖啡。糖尿病患者可適當進行散步、打太極拳以及慢跑的運動,并在運動過程中隨身攜帶餅干、糖果等食物,避免出現低血糖等癥狀。糖尿病患者還應當戒煙酒,保證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從而使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