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
新時代賦予教師新使命。教師只有不斷汲取新知識,才能從容應對時代之變、教育之變、學生之變。而教師培訓是教師學習的常用之計、有效之法。隨著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教師培訓的形式悄然變化:線上培訓、線下培訓,主題論壇、專家講座、專題報告、名師導航,套餐培訓、拓展培訓,教材研修、德育沙龍、心理茶座……可謂形式多樣、營養(yǎng)全面。
然而,實際工作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花費了高價、協(xié)調(diào)了檔期、好不容易邀請到的專家報告現(xiàn)場,打瞌睡者有之,批作業(yè)、改試卷者有之,跑到場外聊天者也有之,培訓的受眾面和價值大打折扣。此非因?qū)<业乃讲桓摺⒀芯坎簧睢⒊晒缓瘢卜且驁蟾娴膬?nèi)容不生動、言辭不犀利、理論不深刻,實是因“一食難調(diào)眾口”、授收兩個“頻道”、供需未達統(tǒng)一。
細究其背后,問題有很多,其中有種現(xiàn)象尤為值得關注——到了年底,有些區(qū)域或?qū)W校的教師培訓經(jīng)費未達到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的額度或標準。于是乎,網(wǎng)上搜、通訊錄查,看到某個名校挺有特色,或者某個學校的校長還挺熟悉,就急匆匆聯(lián)系,帶領一眾教師“起個大早,回個天黑”,奔波一天時間,美其名曰“考察學習”,其實就是為了消耗教師培訓的費用,直到達標而已。這種培訓,效果可想而知。教師對此苦不堪言,卻也無計可施。
前些時日,臨淄區(qū)教育科研培訓專家報告會在我校舉行,邀請了海陽市教科所李云輝所長作講座。講座圍繞“課題研究”和“專業(yè)寫作”兩個主題展開,李云輝將管課題、做課題、研究寫作、引領寫作的經(jīng)驗傾囊相授,既接地氣,又有指導意義,大家一致反映效果非常好。
為何這一講座被受眾高度接受?究其原因,一句話:因為需要,所以喜歡。那么,教師培訓如何做到讓教師接受、喜歡,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呢?筆者認為,應該遵循以下四條原則——
其一,受眾目標一致、認知相當。以李云輝的講座為例,之所以反響頗好,很大原因是參訓者均是區(qū)內(nèi)各中小學的教科室主任或分管人員。這些人都從事教科研工作,都想在此方面有所建樹,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疑惑,而講座主題既解惑又授業(yè),自然受到歡迎。
其二,內(nèi)容通俗易懂、避免空洞。就一線教師而言,最渴望的是“授之以漁”,真正學會如何能捕到魚、如何把魚做得更加味美。培訓內(nèi)容要讓教師一聽就明白、就會做。這些年,我校積極邀請部分區(qū)內(nèi)骨干教師來校與年輕教師同課異構,并邀請優(yōu)秀青年教師張小圓分享自己成長的心路歷程,這樣的研討和講座很容易讓教師們產(chǎn)生共鳴,深受歡迎。
其三,時機把握準確、有的放矢。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生的學習是這個道理,教師的培訓也是這個道理。教師們?nèi)粜枰樟燎靶械穆罚覀兙蛻摻o予其一盞明燈;教師們?nèi)粜枰獎澫蜻h方,我們就應該為其配備結實的船槳。今年,我校青年教師成長俱樂部的一個主題是提升科研水平、增強寫作能力,而李云輝將自己總結的各權威雜志的用稿特點分享給大家,并且講解了如何運用合適的寫作技巧及提高論文發(fā)表率的方法,恰好解決了教師們面臨的“發(fā)稿難”的問題。
其四,準備工作充分、以需定供。培訓前,要先了解教師的學習需求和專家的培訓效果,提前做好目標預設。教師培訓,不是教育行政部門年度工作計劃里的某條某例,也不是學校年度經(jīng)費預算里的某科某項,更不是花錢就能了的事,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直抵教師心扉,切實提高教師專業(yè)水準。
責任編輯:劉潔
教師培訓,不是教育行政部門年度工作計劃里的某條某例,也不是學校年度經(jīng)費預算里的某科某項,更不是花錢就能了的事,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直抵教師心扉,切實提高教師專業(yè)水準。A4B4324B-629E-49AD-95F2-6E05D929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