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瑞,王德彬,陶 冶,劉亞男
(1.陸軍第957醫院,西藏 阿里 859000;2.上海市武警總隊五支隊,上海 201900 ;3.阿里地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西藏 阿里 859000)
物質的充沛、文化的多元以及與外界交往的加深,使藏民族面臨著眾多領域的沖擊與碰撞。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時期,藏族青少年作為較為敏感的特殊群體,維護其心理健康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對原住藏民族人群的心理健康研究多集中于大學生群體,雖有研究曾經對西藏中學生心理健康進行研究,但樣本人群未涉及阿里。本研究使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西藏阿里地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藏族學生進行測量分析,并與國內常模比較,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狀況,以期為促進該人群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學依據。
1.1 對象 以西藏阿里地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017—2019級7個專業的藏族學生為施測對象,采用整體抽樣設計,進行群體性心理測量。共參加心理測驗417人,剔除無效結果7人。SCL-90適用于16歲及以上人群,剔除16歲以下7人。被試人群中23歲1人,超出高中及中職生一般年齡范圍,為避免極端值對均值的影響,予以剔除。共納入研究402人。研究對象年齡16~22歲,平均(18.50±1.37)歲;男生234人,女生168人。
1.2 測量方法及工具
1.2.1 癥狀自評量表(SCL-90) 使用空軍軍醫大學研發的DXC-6群體心理測評儀,由學校協助,課題組成員現場組織。SCL-90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及其他共10個因子。按照嚴重程度采用1~5級計分:1=無癥狀,2=輕度,3=中度,4=重度,5=嚴重。SCL-90在中學生使用中,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數0.77~0.90,分半信度0.79~0.90;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8,分半信度為0.96;各因子分與總分的相關系數為0.80~0.93,相關系數均有統計學意義。
1.2.2 一般情況問卷 自行設計一般情況問卷,采用紙筆測驗的形式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族別、年級、專業、兄弟姐妹人數、家庭年收入、父母職業、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教養方式(強制型、放任型、溺愛型、民主型)、家庭結構(雙親、單親、其他)、父母關系、父母是否酗酒、學校管理方式(強制型、放任型、民主型)、教師的態度、學習成績、同學交往、身體情況、家庭住址、家庭住址類別(城鎮、鄉村)共20項。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獨立樣本檢驗、單樣本檢驗、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逐步回歸分析等進行數據分析,<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CL-90得分情況 研究對象的SCL-90總均分為(2.185±1.327)分,10個因子得分嚴重程度分布情況見表1。經比較,研究對象軀體化、焦慮、恐怖、精神病性4個因子得分高于國內中學生常模,強迫癥狀得分低于常模;除人際關系敏感外,研究對象的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國內中職生常模;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5)。

表1 402名中職生SCL-90的10個因子得分嚴重程度分布[n(%)]Table 1 Severity distribution of 10 factors of SCL-90 score of 402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n(%)]
2.2 不同性別、年級、專業學生的SCL-90得分情況 本研究中,男生SCL-90焦慮、恐怖得分低于女生,3年級學生SCL-90總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2年級和1年級(其他因子除外),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5),2年級和1年級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詳見表2。不同專業學生間的SCL-90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酒店專業得分最高,學前教育專業得分最低。

表2 不同性別、年級的中職學生SCL-90得分情況分)Table 2 SCL-90 scor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2.3 SCL-90得分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一般情況問卷的20個條目為自變量,以SCL-90總均分及各因子分為因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對SCL-90各因子及總均分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年級、專業、父母教養方式、學校管理方式、年齡、父母關系、家庭結構、家庭年收入、教師的態度等(<0.05)。詳見表3。

表3 阿里地區藏族中職生SCL-90得分的影響因素分析(r)Table 3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CL-90 scores of Tibet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Ali area(r)
SCL-90測驗的目的是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直到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多種角度,評定一個人是否有某種心理癥狀及其嚴重程度,能有效區分有心理癥狀的人。量表共包括10個因子,通過因子得分可以了解受檢者的癥狀分布特點。量表總分超過160分,或陽性項目數超過43項,或任一因子分超過2分,需考慮篩選陽性,需進一步檢查。本研究采用SCL-90對阿里藏族中職生進行施測,結果顯示被試得分低于劉恒等對國內漢族高中生的研究,也低于郭慧等對漢族中職生的研究,提示該人群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國內中學生及中職生,與張小文對內地西藏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的研究結果一致。西藏阿里地區面積34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 5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這里海拔高、氣候寒冷、空氣稀薄、低氧低氣壓、強輻射,自然環境極為惡劣,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環境可能對居住人群產生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女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如男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傳統文化、生理結構以及女生扮演的社會角色等造成的。由于歷史文化進程、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經濟條件的影響,藏族男性形成了豁達粗獷、積極向上的個性特征。相對而言,藏族女學生則相對敏感、情緒不穩定,易出現抑郁、焦慮等現象,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藏族三年級中職生心理健康狀況最好,與賈月輝等對少數民族留守學生生活滿意度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結果一致。導致一、二年級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的原因可能是環境適應問題,離開鄉村到學校就讀,陌生環境可能導致適應障礙。原有親友、同學等人際關系喪失,未及時建立和諧人際關系,自卑、自負等情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可能導致強烈焦慮、抑郁和強迫等癥狀出現,影響其身心健康。三年級中職生雖要面臨畢業時的選擇沖突、就業壓力等實際困難,但經過了三年的大學錘煉,自制能力增強、性格更加開放、人際交往水平提高、心理承受力更加厚實,心理素質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隨著應對能力提升,問題與矛盾未超出個人能力水平,個人能左右自己在學習生活中所面臨的困境,故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同時,本研究發現,酒店專業得分最高,學前教育專業得分最低。可能與學生心態及就業環境相關。酒店專業學生大多會進入酒店實習就業,現代化酒店的管理模式與其原有游牧生活方式差異巨大,加之阿里本地酒店較少,能夠提供的就業機會就會有限,以上均對學生造成心理壓力。藏民族能歌善舞,音樂、舞蹈、學前教育等專業的學生學習壓力相對小,且隨著阿里旅游業的發展,本地組建多家文藝團體,學生基本可按照所學專業就業,故該專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
進一步回歸分析發現,年級、專業、父母教養方式、學校管理方式對SCL-90得分產生影響,即:家庭和睦、父母民主的雙親家庭學生,以及認為學校管理民主、教師對自己較為關心的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較高。家庭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著重要影響,對遠離游牧的父母的學生而言,學校和老師是他們極為重要的社會支持力量。
綜上,西藏阿里地區藏族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較低,受到家庭環境和學校管理方式的影響。目前大健康概念的內涵和特征有了進一步延伸。著名心理治療師薩提亞認為,人成長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物質方面的滋養,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滋潤,如被周圍人認同、被老師表揚、被同學理解、被父母關愛。根據中職生心理發展特點,有研究認為可以借助行為主義理論和生態系統理論,構建以學生為主體、學校為主導、同學和家屬為支持系統的干預體系。多項研究發現,心理健康教育、多種方式的心理干預、積極有效的心理輔導,對藏族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作用。學校應對學生加強心理學知識普及,提供各種認知行為訓練,同時加強專職心理輔導教師的培養,使他們掌握專業的知識,指導藏族青少年在觀念、知識、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盡快適應社會新的要求。
感謝西藏阿里地區科技局黨組書記翟福東,西藏阿里地區科技局局長米瑪次仁對本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