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華
摘要:2019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學好思政課,必須堅定“四個自信”,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把中華古詩詞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課教學,讓學生在思政課學習過程中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古詩詞;文化;思政;教學;友誼
一、開篇導入
出示陸凱的《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譯文: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帶給遠在隴山的友人。江南一別,沒有更好的禮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報春。)前兩句點明詩人與朋友人相隔甚遠,只能通過驛使的來往相互傳遞問候。后兩句則通過贈送花來表達對友人的祝福。你是否也有過這樣想和朋友分享的時候,哪怕只是樣的一枝梅花呢?真正的友誼又該是什么樣的?也許這些詩詞中,便藏著我們想要的答案……
二、友誼的特質
1.“友誼是一種密的關系”,在學習友誼的這一特質時,出示李白的《山中與幽人對酌》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譯文:我們兩人在盛開的山花叢中對飲,酒興頗濃,一杯又一杯,真是樂開懷。 我喝醉想要睡覺,您可自行離開,如果余興未盡,明天早晨抱著琴再來。)讓學生懂得友誼是一種密的關系,我們都希望在友誼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誠和信任、肯定和關心。和朋友在一起,這感覺能讓我們獲得認可,精神上得到滿足。
2.“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在學習友誼的這一特質時,出示《詩經·衛風·木瓜》 :“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有些同學認為,好友之間就應不分你我,有紅牛一起喝,有面包一起吃。你認為呢?我只關心一個問題,紅牛誰買?面包誰買?從而讓學生懂得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接受幫助,也學習幫助對方;感受關懷,也學習關懷對方。我們共同分享,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
3.“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在學習友誼的這一特質時,出示李白·《贈友人三首》(節選):“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及孟子的名句:“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從而讓學生明白: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友誼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質條件、家庭背景、學習成績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誼,更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
三、友誼的澄清
1.“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學會接受一段友誼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誼。” 在澄清這一點時向學生出示李叔同的《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以及宮崎駿·《千與千尋》 :“人生就像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從始至終的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從而讓學生能夠理解: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自己變了,對方變了,或者環境變了……在這些改變中,有些友誼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誼則逐漸淡出。我們要學會接受一段友誼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誼。并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點題。
2.“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度”在澄清這一點時,出示洪適 《好事近》(節選):“桃紅李白競爭妍,綠野盡春色。”桃花紅,李花白,爭奇斗艷,春光無限。朋友之間是否也要“爭一爭”“斗一斗”呢?然后點題: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度。在競爭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賞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勵,我們會收獲更多。
3.在澄清“友誼不能沒有原則”時,出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中國人的情感達,好像總與“酒”分不開。如果你的朋友勸你喝酒,你是“喝”還是“不喝”呢?尤其是在他發出“終極一問”的時候--“感情深,一口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煙、酗酒。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友誼不能沒有原則。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情。當朋友誤入歧途時,不予規勸甚至推波助瀾,反而會傷害朋友,傷害友誼。
參考文獻:
[1]劉藝慧.讓古詩詞教學與思政教育同頻共振[J].小學語文教師,2020(4):3.
[2]陸瑜,朱彩虹.詩詞浸潤思政課堂 踐行立德樹人目標[J].教育界,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