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琴
【摘要】民生新聞如何在融媒體時代進行傳播問題已經引起了新聞媒體的廣泛思考,這也是新聞媒體普遍思考的焦點。與其他傳統媒體相比,媒體融合時代的影響更為深遠。因此,在當今時代,媒體應積極適應金融媒體時代,堅持自主創新,根據金融媒體時代的特點采取新的舉措,使金融媒體傳播時代能夠被用于民生新聞,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基于此,本文就融媒體時代下民生新聞的傳播途徑進行探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傳播路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TN9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5.038
我國傳統新聞的信息傳播內容形式以通過文字、圖片傳播為主,內容大多形式單一、乏味。由于物聯網通信技術、多維成像處理技術及視頻大數據分析技術等的廣泛應用,為視頻內容化及視頻化發展迅速提供了堅實基礎。多屏幕的互動新聞依托網絡手機、電腦的快速普及已經變得極其常見,也可以讓網絡新聞和音視頻更易廣泛傳播和公眾接收。
1. 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
融媒體不僅開闊了當今人們的信息視野,不僅僅是信息內容豐富,而且信息內容已經呈現出一種極為海量而且多樣化的行業信息傳播傾向。例如:當今時代人們已經可以充分利用行業信息云盤,做到隨時隨地存儲大量的行業動態信息,信息內容上的獲取輕松又便捷。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內容能夠隨時地進行更新,人們也可以隨時隨地看到最新的信息行業動態信息,使得當今時代人們始終永遠無法完全跟上移動信息時代的行業發展需求步伐。在這種極為海量而且多樣化的行業信息內容中,不管是國家重要大事、世界重大時事政壇,還是城市鄉村日常生活的小瑣事、藝術節等信息活動,只要興趣十足,基本都已經可以輕松能在各種社交媒體網絡上輕松松地找到。
2. 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的重大挑戰
2.1 民生新聞內容同質化嚴重
在地方民生廣播新聞中,主要內容方向貼近群眾的現實生活。因此,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一些地方新聞媒體推出地方民生廣播新聞,主要目的是不斷提高新聞收視率,導致地方民生專業新聞節目數量迅速增加。雖然有成功的地方民生廣播新聞節目,但大部分都是由于地方電視臺競相復制、模仿或應用,這是一個嚴重的現實,內容嚴重同質化,制作節目模式單一,從而導致缺乏自身本色特點,節目制作內容嚴重同質化,制作節目模式單一而致使人民群眾廣泛關注對地方民生廣播新聞節目興趣較低,降低了地方民生廣播新聞的社會影響力。
2.2 民生新聞內容膚淺
民生電視新聞不僅成為解決社會民生問題的主要直接反映信息渠道,而且在與人民群眾和地方政府密切溝通,提高地方政府自身形象和人民政府公信力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然而,地方民生電視新聞節目過于膚淺,或者節目制作人對新聞節目內容的理解過于片面,導致了節目的地域復雜性和瑣碎性。當地民生電視新聞節目聚焦鄰里糾紛,不僅嚴重占用了大量的民生電視新聞節目內容,更使民生新聞缺乏輿論性,失去民生新聞本身的所應有的輿論價值與傳播意義。
2.3 娛樂化
民生新聞專業各類新聞媒體不斷擴大逐漸增多,競爭日益激烈,各級和有關地方政府為了能夠不斷提高一些其他民生新聞專業各類新聞媒體的收視率,進一步主動宣傳吸引普通民眾因此,在一些新聞媒體內容上會經常需要對其進行更多次的深度加工和藝術美化或者處理。一些民生專業新聞在新聞文化中進一步走向過度娛樂化,文化娛樂的新聞元素也在不斷擴大和增加。與其他一些民生新聞專業新聞媒體的原作和宗旨相反,新聞在內容上逐漸失去了過度娛樂解讀的應有意義。
2.4 報道深度不足
民生社會相關熱點新聞主要報道工作任務目的也就是通過自身的熱點新聞報道,引導我國民生經濟社會輿論,弘揚我國民生經濟社會文明清風正氣,民生社會公眾的情緒進行合理引導疏通,進一步切實做好民生社會輿論報道監督宣傳引導管理工作,但目前實際情況總體來看,民生社會相關熱點新聞報道媒體中的部分新聞記者都已經是高級編輯,學習工作水平仍然有待不斷穩步提高,并不能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深入實際,不能通過新聞報道反映民生社會相關熱點新聞立即舉報反饋問題反映經濟社會真實反映現象立即反饋揭露問題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現實突出問題,不能及時立即反饋各級地方政府部門掌握解決反映社會現實問題的正確工作方法和決策有效途徑,不能進一步提高各級地方政府部門新聞報道公信力。
3. 提升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傳播途徑的相關策略
3.1 堅持以精品內容為核心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是我國社會主義走向文明的重要歷史標志,不僅徹底改變了整個社會的基本面貌,它還不斷更新著當代人的傳統觀念,充分反映和突出了社會的強烈時代特征。當然,無論新聞媒體如何變化,信息媒體傳播的精品內容都不可能隨波逐流,迷失方向。但是,新聞從業人員要始終堅持以建設高質量的新聞內容為工作核心,嚴格自律,以服務人民群眾為根本責任,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首先,媒體相關人員必須有克服浮躁情緒的勇氣,不可盲目或者跟風,在始終保持占領我國音頻、視頻信息傳播技術制高點的形勢情況下,逐漸不斷提升自身融入與媒體相關信息的傳播公信力、引導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其次,堅持大力弘揚黨的中華優秀民族傳統道德文化,突出黨的社會主義民族核心思想和價值觀,充分發揮職業道德的“風向標”導向作用。第三,在“正派”的大前提下,善于探索和創造新聞格局,科學合理地整合各大新聞媒體的信息資源,努力開發和制作具有愛國情感的高質量信息傳播內容,時代感強,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3.2 培養全媒、自媒體人才
現階段,我國網絡社會仍然處于急劇快速轉型之中,媒體也必然面臨快速轉型與融合升級的重大問題,如今最關鍵迫切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努力培養高學術素質的一批全媒體專業人才。實際上,各類重大媒體之間的快速融合,融合轉型升級的成功與否,以及媒體融合升級質量的是否高低,主要還是取決于媒體人才的快速轉型與融合升級使用情況,這就必然要求我國媒體傳播行業竭力通過塑造“全媒體人”形象,提升其各專業方面的政治能力。因為現代網絡社會是一個政治信息交流和溝通的無限空間,所有媒體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然而,要想充分發揮他們真正的政治才能,避免不良政治思想的不良影響,他們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訓練和不斷的探索。一旦這方面融入全媒體時代,培養一批全媒體專業人才應被視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其次,要重視,不斷發現和及時解決社會問題和實際問題。同時,也要不斷增強傳媒人的法治危機意識,不斷更新個人的法治觀念, 使他們對法治政策有一定的社會政治思想敏感性和邏輯理解,能夠提出一些有利于創新,吸引青少年的理論課題;另一方面,獨立的新媒體人才還應努力加強理論和實踐培訓,拓展個人在企業信息網絡傳播管理方面的新知識和新技能,不斷把自己的人打造成“懂引導、善控制”的新媒體人。
3.3 對民生新聞內容和形式進一步加強創新
在新媒體背景下,民生新聞也行積極創新自身的新聞內容,做好定位,對自身報道的內容進行明確,并基于人民群眾的生活,創新內容報道模式,增強民生新聞節目的綜合競爭力和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民生新聞節目編導人員就應該以創作高質量新聞為工作目標,對自身內容進行重新自身定位,對一些地域性的民生新聞節目發展來講,通過搜索,突出地方傳統風俗習慣,形成地方新聞特色,直接打開與其他地區民生新聞節目的空間差距。例如,在獲取當地材料時,可以通過搜索整合當地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和生活習俗,通過搜索收集當地群眾普遍反映的民生新聞主題材料,進一步拓展創新新聞獲取信息的渠道,真正實現新聞節目的內容拓展和形式創新。
3.4 進行深度報道
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民生新聞的數量也呈現出指數級增長,但民生新聞的取材復雜程度較高,難度較大,很多新聞媒體對于民生新聞并不是十分看好,對于民生新聞的報道也只是在數量上有一定的優勢,對于民生新聞的質量并沒有較多的關注,新聞信息的報道也十分片面,沒有進行深入報道。在融媒體背景下,民生新聞也應積極改變現有的報道理念,運用民生新聞自身媒體優勢,對新聞內容事實進行多次深度了解挖掘,報道還原來源于民生新聞歷史事實,對民生新聞報道不能只停留于新聞表面,更多應通過在線追蹤新聞報道,或是以新聞采訪觀察走訪甚至明察暗訪的多種形式深度進行了解,在此進行深度了解挖掘新聞內容時應更多的真實還原民生新聞歷史事實,制作并推出更多高質量的民生新聞節目。
3.5 進一步樹立品牌
首先是應利用網絡融合網媒體在新時代下的網絡多媒體傳播平臺需要進行不斷的傳播宣傳,以便不斷提高自身新聞媒體的國際知名度,其次,進一步提高新聞主持人的專業素質,因為其主持人素質是民生品牌新聞節目直播質量最終體現的效果好壞,是民生品牌形象的重要具體代言人,因此選用高質量的新聞主持人,能進一步提高新聞節目的直播收視率,更多地能對自身新聞節目質量起到好的宣傳帶動作用,從而大大增加其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4. 結語
在融媒體時代下,民生新聞也應積極利用融媒體途徑,通過多樣化的途徑,傳播民生新聞,提高人們對民生新聞的認識和了解程度,為民生新聞的發展提供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努日曼古麗·阿卜杜克熱木.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的傳播路徑研究[J].視界觀,2020(11):1.
[2]潘勁松.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民生新聞報道的策略研究[J]. 傳播力研究,2017(6):1.
[3]李炎生,張俊.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欄目困境與突圍研究[J].傳媒論壇,2020(1):2.
[4]張東.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傳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