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游戲化教學是幼兒教育中一種常見的教育形式,有助于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發展幼兒的基礎技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質。但當前幼兒課程的游戲化過程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師提高重視程度,科學設定教育目標,合理安排幼兒區域活動,以增強課程游戲化的實施效果。筆者分析了在區域活動中推進幼兒課程游戲化的意義,并提出了在區域活動中推進幼兒課程游戲化的方法,以期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一)增強幼兒教育效果
雖然很多教師都認識到了推進游戲化教學的重要價值,但是在實際的幼兒教育活動中,部分教師沒有將教學活動與區域游戲活動有機結合,幼兒只能在區域活動中學習簡單的知識,各能力未得到充分發展。教師推進課程游戲化,采用科學的方式結合教學活動和區域活動,形成“課堂教學+區域活動”的模式,有助于為幼兒的自主游戲指明方向,增強幼兒活動的效果。
(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幼兒年紀小,各項能力較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區域活動,為幼兒創設自由探索的空間,有助于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日常的活動,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快樂地學習知識。比如,教師在區角活動中引導幼兒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實踐,能有效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三)增強幼兒認知能力
幼兒的年齡較小,認知能力較為薄弱,知識經驗不足。教師根據幼兒所學內容設置區域活動的主題,投放相應的材料,并在活動結束后給予幼兒正向反饋,有利于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抽象的知識,并使幼兒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體驗游戲的樂趣。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科學地開展區域活動,增強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
(一)過于關注教學目標的達成
雖然很多教師意識到了將游戲活動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好處,會在教學活動中尋找二者的結合點,以增強教育效果,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一些教師的思想較為固化,他們在設計游戲活動的內容時過分關注教學目標的達成,而輕視游戲活動多方面價值的發揮,忽略了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這導致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處于被動的狀態,從而降低了參與活動的熱情。
(二)過于重視知識的學習
在幼兒教育中,一些教師過于關注幼兒知識的學習、智力的發展,他們覺得幼兒應在幼兒園中盡可能多地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忽視了幼兒能力的發展和習慣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智力游戲,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和知識的學習,但是這種方式并不適合所有的幼兒,容易使部分幼兒在游戲中產生焦慮、不自信的情緒。同時,在游戲過程中,一些教師希望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存在過分干預幼兒游戲過程的情況,這限制了幼兒想象力的發揮,不利于幼兒個性化的發展。
(三)未激發幼兒的主動性

在一些教師看來,游戲是幼兒娛樂的一種方式,不能與學習混為一談,他們重視幼兒知識的學習、智力的發展,輕視了幼兒興趣的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堅持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提升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沒有與幼兒進行充分的互動,幼兒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一)創設趣味情境
幼兒年齡小,他們喜歡有趣的游戲,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提升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動力,增強幼兒教育的效果。教師在推進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趣味性強的游戲活動,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以提升幼兒的參與興趣和動力為重點。教師可以創設情境,為幼兒營造寬松、有趣的氛圍,引導幼兒迅速進入情境,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快樂地學習相關的知識。比如,在圖形教學活動中,幼兒需要了解有關長方形、圓形的知識,教師可以結合區域活動中的撕紙游戲幫助幼兒更好地記住圖形的形狀。教師可以先創設一個有趣的游戲情境,對幼兒說“小朋友們,我們用剛剛學過的有關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的知識來為小貓先生做一個美麗的家,好不好?”以激發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的興趣。接著,教師要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并及時解答幼兒的疑問。對于一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要給予格外的關注,讓幼兒通過反復練習強化有關圖形的知識,提升學習效果。
(二)投入多元化的材料
游戲材料是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的物質基礎,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學習內容,為幼兒準備充足的、豐富多樣的游戲道具。此外,教師也要準備一些自制道具,以激發幼兒游戲參與的熱情,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在教導幼兒科學領域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區角活動為幼兒創設有趣的游戲,提升幼兒的興趣。比如,在學習與加法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瓶蓋、舊扣子等材料,并讓小組長為每名幼兒分發游戲道具。當教師說出一個數字時,幼兒需拿出對應數量的道具,如果幼兒自身手里的道具不夠,需和同伴進行合作。此外,在幼兒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幼兒的安全問題,避免幼兒出現吞衣服扣子等的情況。教師還要為幼兒準備充足的游戲材料,避免幼兒發生搶奪材料的問題,讓幼兒在快樂游戲的過程中相互協作。
(三)開展創新化的活動
教師需對幼兒的發展水平進行整體性分析,并結合當前幼兒教育的要求,創新活動的組織形式,充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幼兒更好地融入區域活動。例如,在手工類區域活動“疊紙盒”中,教師為幼兒投放了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紙盒材料,每個紙盒上都有相應的折痕,幼兒需要根據折痕折出完整的盒子。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可創新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組織幼兒將不同的盒子組裝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結構;教師還可將幼兒分成不同小組,讓幼兒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創作,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讓幼兒感受到區域活動的樂趣。
綜上所述,游戲活動是幼兒教學的重要形式,能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對推進課程游戲化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貫徹課程游戲化理念,思考怎樣使用正確的方法,增強幼兒教育的效果。教師要重視對幼兒的引導和教育,在區域活動中推進課程游戲化,提升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使幼兒收獲更多的知識。
(作者單位:南京市府西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