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笑峰 高暢 李炅


摘要:農村生產、生活的支出水平是反映農業發展現狀、農民幸福指數和農村經濟水平的重要指標。文章采取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吉林省公主嶺市朝陽坡鎮涌泉村家庭支出水平進行了側重調查,通過將涌泉村農民生產、生活總支出現狀的調查數據和走訪見聞記錄有機結合,對該村農戶支出水平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保障農民支出能力、提高農民支出總效用、調整農民支出結構和推動農民支出可視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居民支出;支出結構;公主嶺市
一、引言
隨著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穩步推進,我國農村的經濟水平也逐步提高,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農民的支出水平較為明顯。吉林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雖然土地肥沃,擁有黃金玉米帶這一寶貴且稀缺的資源,但是農村經濟的發展仍存在多方面問題。農民生活富有是農民幸福指數的一個重要指標,而富裕水平不僅取決于農民的收入水平,更取決于農民的消費支出。因此,農村生產、生活的支出水平能夠反映農業的發展現狀,也能直觀地反映出農民的幸福指數和農村的經濟水平。
吉林省公主嶺市朝陽坡鎮涌泉村有4個自然村、330家農戶、5880畝土地。農戶房屋多以磚瓦房、平房為主,村內電力完善,雖通有自來水,但只有十幾家農戶使用,絕大部分村民仍使用自家水井。村內交通不便,只有單一的水泥路相連。農作物種植單一,以玉米為主要糧食作物。同時,該村緊鄰吉林省德樂農業合作聯合社玉米種植基地,存在部分農戶與該合作社合作。該村是吉林省的一個普通村落,也是當下我國農村的一個典型代表。本文通過對該村農民生產、生活總支出詳細數據的研究,以了解我國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吉林省農村經濟水平的真實狀態。2019年7月,筆者到該村進行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采用實地調研和發放問卷的方式進行下鄉入戶調查。調查中共完成問卷107份,其中有效問卷106份。通過問卷獲得了全面、翔實的數據,并結合數據對該村家庭支出水平進行了分析。
二、涌泉村農民生產、生活的總支出現狀
(一)樣本農戶基本信息
本次調研約覆蓋涌泉村1/3的農戶數,其中共獲得106戶農戶數據,該村共有農戶330戶,數據占比32.1%;共獲得400人口數據,該村共有人口1267口,數據占比31.6。所調查的農戶家庭中家庭人口數在3人、4人、5人的分布較大,分別占比21.7%、33.0%、20.8%(參見表1)。
樣本農戶的“年齡”組別數量為388人,其中成年人數占總調查人數的91.7%,在成年人樣本中,年齡在36~60歲的人數占比最大,占總調查人數的44.3%。樣本農戶“成員從事工作”組別數量為376人,其中務農的人數占比最大,占總調查人數的42.6%,外出務工的人數次之,占比30.1%(參見表2)。
(二)樣本農戶家庭經濟水平情況
1. 調研農戶總收入水平
實地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涌泉村106戶樣本總收入達到4120420元,人均年收入為10301.05元。從收入結構上看,農民的農業收入所占比重最大,占比50.6%,工資性收入所占比重次之,占比44.7%。農業收入主要包括種植業和養殖業兩類,但養殖業收入所占比重較小。所調研的106戶農戶中只有2戶有養殖業收入,大部分農業收入來自于玉米種植。
2. 樣本農戶總支出水平
該村農戶總支出主要包括農業生產性支出、教育支出、生活支出和醫療支出四大類。其中生活支出所占比重最大,占比50.1%,農業生產性支出和教育支出所占比重大致相同,分別占比20.0%、20.0%,醫療支出所占比重僅為9.9%。樣本農戶生活支出主要包括服裝、食物、交通、其他四類,其中食物支出所占比重最大,占比63.6%,其次是服裝支出,占比18.1%(參見表3)。
樣本農戶農業生產支出主要包括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養殖等。由于樣本農戶大多從事玉米種植,從事養殖業的農戶較少,故棚舍、幼仔、飼料、獸藥等各類養殖業支出合計為養殖業一類。農業支出中種子和化肥所占比重較大,分別占比33.5%、50.9%。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家庭經濟水平的影響
由于該村緊鄰吉林省德樂農業合作聯合社玉米種植基地,調研的部分農戶將土地租賃給該合作社進行玉米種植。因此這類農戶家庭中無農業生產支出,同時該類家庭中人員中從事外出務工的比重較大,家庭收入中工資性收入所占比重較大。
調查數據顯示,該類家庭共13戶,家庭人口數共48人。2018年農戶總收入金額為828600元,人均年收入為17262.5元,遠高于所有調研農戶人均年收入10301.05元。其中該類家庭工資性收入574000元,占比69.3%,遠高于所有調研農戶總收入水平中工資性收入所占的比重44.7%。其中該類家庭務農人數7人,占比14.6%,所占比重遠低于總調查人數中務農人數所占的比重42.6%,外出務工人數19人,占比39.6%,所占比重略高于總調查人數中外出務工人數所占的比重30.1%(參見表4)。該類家庭中生活支出所占比重最大,占比81.6%,其次是教育支出,占比12.9%。
三、農戶支出水平現狀分析
(一)農業支出水平分析
該村農作物種植單一,是吉林省典型的以玉米種植業為主的農村。但無論是從農戶總支出水平還是分類農戶支出情況來看,農業生產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都偏小,占比在20%左右。原因與農戶從事農業所獲得的農業收入有關。從農戶總收入水平來看,工資性收入僅次于農戶的農業收入。較高的工資性收入會降低農民對農業支出的期望,進而客觀上減小農業生產支出。從無農業支出家庭經濟水平來看,該類家庭直接將土地租賃給合作社種植,家庭勞動力外出務工賺取工資性收入。該類家庭農戶數占有一定比重,而且關于農戶對規模經營喜歡的方式統計來看,有接近30%的農戶期望將土地承包給公司后,在公司里打工。由此可見,農戶對于進行外出務工獲得工資性收入具有較大的渴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民對農業支出的期望。
此外,從農戶農業收入水平并結合調查中了解到的農民對于玉米價格的態度,該村農戶普遍認為2018年玉米價格較低,獲得的玉米直接銷售收入不夠理想,農業收入水平直接影響著農業支出水平。農民的農業收入水平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民對農業生產支出的期望。
(二)生活支出水平分析
從農戶總支出水平和分類農戶支出情況來看,生活支出所占比重普遍較大。在農戶總支出水平上,生活支出所占比重在50%以上;在分類農戶支出水平上,多類家庭生活支出所占比重均超過60%。以106戶樣本家庭為單位,2018年總支出金額為2913084元,食物支出金額為526400元。由此計算恩格爾系數約為18.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知所調研農戶較為富裕。此外,從Ⅱ類家庭支出情況可以看出,教育支出所占的比重將直接影響生活支出所占的比重。家中子女正在上學的家庭會偏重家庭的教育支出。子女就讀的年級不同也會影響教育支出的比重,子女就讀小學以上年級就可能因子女住宿的生活費導致教育支出較大。而且,當下學前教育和子女學習課外補習盛行,農村也受到一定影響。導致教育支出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活支出所占的比重。
(三)其他支出水平分析
根據調查報告實際數據,農戶家庭總收入與總支出的差額和統計的農戶結余金額存在較大偏差。除了由于農戶自身計算的家庭實際收入、支出數據和實際完成的問卷數據不夠詳實外,主要原因在于農戶家庭的其他支出數據未能得到準確計算。此外,根據了解的農村實際情況來看,農村農戶每年有大量的人情消費。而且,由于農村素質水平較低而存在消費心理也帶來不理性消費,導致其他支出增大。此外,由于一些支出在生活支出與其他支出分類上的重疊和支出數據(尤其在家庭的食物支出、服裝支出等)自身難以統計的特點,將導致結余額與收入、支出差額存在偏差。
四、對策建議
(一)增大農業收入水平,保障農民支出能力
農民支出水平的根本決定因素是農民的收入水平。尤其在農業收入方面,農民種植業經營性收入水平將直接影響農民農業支出的期望。政府可通過宏觀農產品價格調控和增大農民種植補貼來提高農民農業收入。尤其在吉林省,保護農民玉米種植的積極性進而保護玉米種植面積,也是對吉林省黃金玉米帶這一稀缺資源的保護。
(二)完善商品多元化供給,提升農民支出總效用
農民消費支出水平的提高將直接推動國家經濟水平的發展。由于地理原因,農村商品供給市場并不完善。由于信息高速發展,農民對于商品的需求水平正逐步提高。因此,可通過完善農村消費市場供給來增加農民消費支出水平??梢酝ㄟ^增建線下商店,開拓農村線上商品平臺來增加商品供給,由此提升農民支出效用總水平。
(三)推進農業合作發展,調整農民支出結構
涌泉村緊鄰德樂農業合作聯合社種植基地,調研農戶中部分農戶將土地租賃給該合作社,同時家庭勞動力在合作社工作已獲得工資性收入。這類農戶人均年收入較高,家庭中無農業支出,進而其他各類支出占比重較大。根據調研數據,農民對于合作經營和規模經營的意愿較強烈且有明確的意愿合作方式。因此,可根據意愿推進農業合作發展,并積極推廣和宣傳。另外,可通過合作經營和規模經營的方式,調整農民總支出中各類支出占比,使農民支出水平向更加良性的方向發展。
(四)科技助力農民消費,推動農民支出可視化發展
隨著電子交易逐步發展,現階段個人的支出數據越來越可視化。但農村電子交易尚未普及,需要先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而推動農村科技水平發展,為電子交易進入農村建立基礎。同時需要加強宣傳工作,建立農民對電子交易的信任。電子交易在農村的普及,不僅可以擴大農民消費市場,而且能夠推動農民各項支出金額的可視化發展,更加有利于國家和政府各項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參考文獻:
[1]盧碧玲.我國農民消費支出與收入結構關系分析[J].商業研究,2013(15):44-45.
[2]孫冬梅.對吉林省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8(26):150-151.
[3]謝風華,劉國棟,龍苪希.收入結構對農民生活消費支出影響的區域差異分析——基于1998~2013年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9(05):72-76.
[4]于洪彥,劉金星,許友傳.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結構對支出行為的影響——基于吉林省2003~2006年抽樣調查的面板分析[J].稅務與經濟,2009(01):1-6.
[5]鄭茂偉,方俊良.農村居民健康支出與人均純收入的相關性分析——以吉林省為例[J].財經理論研究,2013(04):47-53.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