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華
一天下午的體鍛課時間,一位女同學向我報告說她新買的魔方不見了。經了解,魔方是在下課的十分鐘內丟的。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是被班上某個同學貪小便宜偷去了嗎?我馬上讓班長通知同學們回課室。
不一會兒,大家都陸續回來了。一個同學悄悄地告訴我說:“***不進課室,扒在窗口問老師叫大家回來干什么?”我說:“你去叫他進來。”這時,課室里凡知道丟魔方這件事的同學個個都帶著好奇、緊張的神情,擺出一副馬上“抓賊”的架勢。那個男同學推門進來了,手捂著鼓鼓的褲子口袋,神色慌亂地從我身邊走過。很明顯,魔方就藏在這個同學的口袋里,如果這時我一把抓住他,馬上就會將魔方拿出來。但是,要不要當場抓住他呢?
我想:不能這么做。如果當場從他身上搜出魔方,就會使他在全班同學面前威信掃地,以后同學們就會看不起他,那樣,他在班上還怎么呆下去呢?
于是,我佯裝沒看見,先讓他回到了座位。只見他坐下后不到一分鐘,便悄悄地從褲袋里掏出魔方,扔在地上,又故意用腳踢了一下,接著撿起魔方,問那個女同學:“咦,這不就是你那塊魔方嗎?”并故作鎮定地說這說那。
看到這個場面之后,我另找話題,布置了一下報名參加運動會的事,就宣布下課了。
在樓梯的拐角處,我叫住了這個同學。他立即緊張起來,不時地左顧右盼,生怕別人發現了他。到了一處僻靜的地方,我問:“剛才進課室時,魔方就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點點頭,頓時滿面通紅。“那么,你知道老師為什么沒有當場叫你拿出來呢?”“不知道。”“你想想,當時課室里坐著那么多同學,如果我當時叫你拿出來,同學們將會怎樣看待你呢?”這時,他眼淚奪眶而出,羞愧地說:“老師是為我好。”
見時機已經成熟,我便進一步給他講了許多道理,教育他做一個忠誠老實、心靈美地孩子。接著,他講了自己拿魔方地經過,還詳談了自己偷拿媽媽的錢和班上同學的日記本、刀子、鉛筆等情況。而這些也正是過去班上同學們所反映,但一直沒弄清的問題。我又耐心地幫助他認識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和危害性,鼓勵他改正錯誤,把壞事變好事,爭取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從那以后,我特別注意發現他的優點和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并經常和他談心,幫他不斷改正缺點。他的情緒一直正常,再未發生過類似的毛病。
在青少年身上表現出來的這類不良行為,大多不是他們道德觀念上的產物,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出于一時糊涂做出的不當舉動。因此,絕不能脫離他們的年齡特征,不加分析地統統認為是品行不端。糾正孩子們這類不良行為的辦法也必須非常謹慎和恰如其分,不可當眾責備,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要以關心、愛護他們的心腸,誠懇地給他們講清道理,使其明辨是非,受到教育。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當看見孩子們從同學的漂亮盒子里拿出彩色鉛筆,擺弄一陣之后悄悄塞進自己的口袋里,不必大驚小怪----這不是偷竊……對孩子們做出的這種不當舉動,教師必須采取特別明智的教育態度。
每個青少年都有自尊心、榮譽感,對于這一點,我們教師特別要精心愛護,決不可輕易傷害。因為,自尊心、榮譽感是一個孩子前進的內動力。許多事實證明,教育一個失去了自尊心的孩子,那是很困難的。高中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易受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也最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點毛病。幫助他們改正這些缺點毛病,是我們教師的責任。但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切不可麻痹大意,在批評教育時務必注意不要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上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