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曉燕
摘 要: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艱苦奮斗,我們的國家變得日益強大了起來,進入了各個方面都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國家層面對于處在新時代背景之下的小學生們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力求轉變傳統模式下呆板、枯燥的教育,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深入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內心之中。在小學階段的學習絕對不能僅僅是學習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而是引導小學生們掌握豐富多樣的學習方法,形成學習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成為身心和諧發展與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小學生,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晨誦;小學語文教學;研究;語言表達能力;背誦能力
引言: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在小學階段通過語文學習需要獲得基本的語文知識和一定量的語言積累,以及形成基本的聽、說、讀、寫等語文技能。小學階段語文學科的學習是整個人生中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良好的小學語文教育能夠為學生們今后語文素養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晨誦作為一種符合新時代要求的語文教育方式,受到了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和認可,越來越普遍的出現在了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之中。通過晨誦儀式小學生們與教師共同享受詩詞、兒歌,充滿儀式感地來開啟新的一天的學習與生活,學生們的校園生活變得充滿詩情畫意,道德修養也得到了一定的熏陶。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育教學經驗寫下此文,希望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寶貴的意見與建議。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晨誦”的意義
1. 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培養學生的背誦能力
識字是語文學習的起點和基礎階段,對于小學生們來說識字量的多與少,與語文學科中需要具備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強與弱有著直接的關系。小學生們有著與其他年齡階段不同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他們正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要符合學生們的學習水平與認知特點,不能通過死板的方式讓學生們獲得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將學生們需要學習的生字分解成單一的偏旁和部首,引導學生們進行理解和記憶,在這樣單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不同偏旁和部首的變換來擴充學生們的識字量。剛開始,學生們對這樣的識字方法能夠接受,久而久之會覺得枯燥乏味。教師可以通過晨誦活動,幫助學生們增加識字量,初步鍛煉背誦的能力。
2.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語文是中國人民的母語,是中國人民用來交流、溝通與表達自己感受的一種媒介。小學生們的語言表達的能力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抓起,引導學生們通過在閱讀中講話、在講話中練習、在練習中得到的方式提升語言表達的能力。輕松愉悅的環境氛圍也能夠為學生們提供自由自在、暢所欲言的機會,學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之中能夠主動學習、交流與溝通,在同伴交流與交往中養成善于表達的好習慣。除此之外,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開展晨誦活動,能夠培養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們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于是,開展了晨誦活動,為學生們提供表達的機會。為了發揮晨誦活動應有的教育效果,教師對學生們的朗讀技巧進行了一對一的指導,學生們對停頓、語速、重音的把握有了一定的提升。在這個基礎上,為學生們提供了朗誦展示的機會,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們的表達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晨誦”的策略
1.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之下,要求學生們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充分發揮自己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想要讓小學生們能夠自覺主動地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就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安排晨誦活動,鼓勵學生們以飽滿的狀態開始每天的學習活動與生活活動。為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晨誦活動,引導學生們與同伴之間進行交流與溝通,分享彼此的開心事,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愉悅。
例如,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將課文內容向學生們講解了一遍,剛開始學生們的注意力還比較集中,可是到后來,學生們紛紛出現了走思的現象。教師運用的教學方法不是很恰當,一直讓學生們反復地閱讀課文內容和記憶生字,學生們覺得非常枯燥乏味。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對本次教學活動進行了反思,認識到了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重要作用。于是,在第二天早晨為學生們安排了十分有趣的晨誦活動,學生們可以自由結組,與好朋友共同進行活動,把課文中不理解的問題一起合作解決,學生們非常開心地參與到了活動之中。
2. 抓好晨讀朗誦,教師積極參與
晨讀能夠為豐富小學生們的校園生活起到了推進的作用,語文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晨讀朗誦的時候,提升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生們的語文能力。教師應該積極參與到學生們的晨讀活動之中,為學生們提供多種多樣的晨讀素材,而不只是重復的朗誦語文課本上的文章。教師可以發揮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與學生共同進行晨讀朗誦活動,閱讀的內容可以包括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內容、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內容、國內外優秀文學作品等等,激起學生模仿與學習的欲望。通過教師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之中,學生們對每天參與到晨誦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會變得更強。
例如,在組織晨誦儀式時,教師為學生們的晨讀與朗誦創設了情境,引導學生們更好的融入到活動之中。教師為學生們播放了不同風格的背景音樂,引導學生們體會音樂與文字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將思想感情融入到自己的朗誦之中。教師也成為了學生們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們共同參與到晨誦活動之中,以自身的情感態度調動學生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感情。
總而言之,富有詩意的晨誦活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開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學生們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產生了較強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與能動性也隨之而增強了。通過主動參與晨誦活動,能夠豐富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幫助學生們積累更多的生字生詞和語言素材,提升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學科中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都產生了促進的作用。通過晨讀朗誦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學生們逐步形成了優良的道德修養,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莉娟.用設計架起少兒閱讀的橋梁——以《晨誦課》為例淺談少兒讀物的裝幀設計[J].科技傳播,2022,14(03):34-37.DOI:10.16607/j.cnki.1674-6708.2022.03.007.
[2]穆娟妮.晨誦、午讀、暮省——用閱讀改變小學生的生活方式[J].當代家庭教育,2021(22):181-182.
[3]司馬梨.小學語文教學中“晨誦”的有效實施[J].新課程,2021(19):116.
[4]毛路.晨誦,我們想教給孩子什么[J].全國新書目,2021(0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