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柏權
[摘 要]為保證疫情期間線上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貫徹OBE教育理念,課題組分析了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現狀,提出了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的新標準、新方法、新途徑,從教師、學生和環境多維度地構建了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貫穿線上教學活動全過程,同時對獲取的師生教學活動數據進行了分析,實施大數據+教學評價,使得評價趨于客觀合理,持續改進效果顯著。
[關鍵詞]評價方法;教學;線上;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3-0228-03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的快速蔓延,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各校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與學改革創新,推進學習方式變革,完成教學任務,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1]。為堅持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教師應努力探索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方式方法,重視學生學習成效,思考教學怎樣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另外,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應發揮大數據技術在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的作用,這樣有利于高校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促進線上線下教學模式變革和評價體系重構[3]。
在內外雙重動力的驅動下,研究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并符合成果導向教育規律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對促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具有重大意義。
一、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現狀
所謂的線上教學,就是指依托互聯網進行的教學活動。疫情背景下的線上教學,在教學環境、教學設計、組織實施以及師生互動方式等方面都與傳統課堂有較大區別;另外,實現線上教學與原有課堂教學計劃的有效銜接,確保教學效果實質等效,也是高校教學工作面臨的全新課題。
目前,許多高校基本上都構建了以教學督導為主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聘請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通過聽課看課、查閱教學文件等方式開展教學質量評價。但隨著線上教學工作的開展,原有的評價方法和指標已經不能夠適應線上教學質量評價,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評價主體維度單一
線上教學評價主要針對教師的教學行為,不夠全面,主要體現了教師的學術業務水平、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等指標,對學生的課程知識掌握程度和任務完成質量基本無法評價,更沒有將教學資源和教學平臺等課程資源因素納入評價體系。
(二)指標未覆蓋線上教學全程
以往的評價基本集中在線上教學的課上內容,忽略了課前和課后環節的教學質量。線上教學評價應涉及師生根據教學大綱、按照教學目標完成的預習,課上以問題為導向實施的教學互動,課后拓展任務的完成以及師生評價過程。
(三)缺少教學大數據統計與分析
教學質量評價區分度不夠,對學生在線自主學習的時長、師生互動頻度缺乏大數據“可視化”評價。教學質量評價存在評教覆蓋不到的“盲區”,廣泛性不夠,導致主觀因素影響實際質量,無法做到教學質量精準反饋,影響持續改進效果。
二、構建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一)線上教學特征
1.突破時空限制重構課堂。教師指導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慕課進行線上學習,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控制學習進度,利用教學平臺對課程資源反復觀看,師生交流互動,完成解惑答疑。
2.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大多數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課前運用學習平臺,自主學習課程資源,通過課上跟蹤教師講授、參與互動,有針對性地解決預設的問題。這對學生獨立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要求較高。
3.跟蹤學習效果和高效反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線學習的行為數據和作業質量,掌握學生學習投入情況,通過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從而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達成課程目標。
(二)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線上教學質量評價包括教師、學生和環境3個維度[4]。評價核心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能通過自身努力達成課程目標。評價覆蓋課前、課中和課后全過程,結果用于持續改進。評價由傳統的教學督導作為主要參與人擴展到教師、學生及企業、家長等利益相關群體。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如圖1所示。
1.教師維度指標
評價教師涵蓋教學理念、投入程度、設計、方法手段和效果等要素。教師的基本素質是指符合高等學校對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要求,具備指導學生取得預期學習成果的能力;熱愛教學工作,傾情投入教書育人過程中,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歡迎;知識儲備具有足夠的寬度、廣度和時效性,能夠駕馭講授的課程內容;具備合理的課程設計、教學組織、方法手段等基本業務能力。具體量化標準見表1。
2.學生維度指標
評價學生涵蓋學習態度、投入程度、學習挑戰度、聯系實際和學習收獲等方面。應注重學生發展,將傳統的知識和技能評價轉變為學生學習效果和潛能評價:通過考查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衡量學生的學習態度;考查學生依托小組團隊進行討論、角色轉換以及案例分析等的學習投入程度;查看學生是否具備主動獲取信息的主動性,養成終身學習習慣[5]。具體量化標準見表2。
3.環境維度指標
線上教學的教學環境相比傳統課堂,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更大,應作為主要指標開展評價,具體除課程資源外,還可包括線上教學平臺對學生預習、互動、考核的支持以及課程技術。按照OBE理念,評價學生應以學習成果為導向,評估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環節中師生開展教學活動所依托的教學平臺和課程資源是否具有適宜性、支持性,能否滿足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需要,師生交流的融洽程度如何等。具體量化標準見表3。
三、“大數據+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實踐
為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遵循“兩性一度”金課標準[6],基于線上教學數據采集和網絡智慧教室系統,構建了涵蓋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行為和課程資源等維度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通過數據采集、清洗分析、效果測評,發揮評價作用。評價體系基本模型如圖2所示。
通過“大數據+教學評價”形式,形成貫穿線上教學的“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評價體系,實時監控師生到課情況,使師生能夠全身心投入教學活動中,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人工評教包括領導干部、教學督導、同行和學生等多元對象,采取開放評價形式獲取評價數據。
在利用現有MOOC平臺教學運行狀態和網絡智慧教室系統形成的數據源基礎上,結合領導、督導、同行和學生評教等線上教學質量評價信息,構建了不同教學模式的評教大數據信息系統,支持同一課程不同教師、同一教師不同課程、不同課程不同教師之間的橫向評價比較,進一步完善了線上教學質量的評價結果反饋機制,分享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經驗,發揮引導示范作用;針對存在不足的線上課堂,提出整改意見,以問題為導向,實施持續改進。
四、取得成效
(一)評價趨于客觀合理
線上教學質量評價以全面的教學大數據分析為手段,評價內容貫穿線上教學全過程,評價主體擴大到教師同行。線上教學數據能夠適時采集,不受時空限制,避免了教學“空檔期”。通過歸納總結和核對,做到有針對性地、科學地進行數據分析和信息反饋,依托全面的教學質量數據提高了教學質量監控運行效率和精準度。
(二)持續改進效果顯著
以教學問題為導向,以經典案例分享為載體,教師廣泛開展互動交流以取長補短、反思跟進、分享經驗,充分挖掘線上教學好的做法,推動構建了線上教學新模式。對于存在問題的課堂,可通過網絡回放功能,實現精準督導,促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新方法以慕課、SPOC、直播課堂為載體,跟蹤學生學習進程,把課前預習、課上互動和課后任務完成情況等環節質量作為觀測點,促使學生形成主動獲取信息的習慣,促進終身學習。
五、結語
由于疫情期間僅開展了一個學期的完全線上教學質量評價,評價體系仍存在有待驗證和完善之處。一是教學評價大數據還沒有貫穿線上教學的全過程,對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效果尚需進一步驗證;二是社會參與度有待完善,企業和家長的參與還不夠充分;三是OEB教育模式的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課程目標持續改進效果有待進一步檢驗。
教育信息化2.0為教學評價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機遇,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也需要在新的技術背景下進行積極研判,發揮“大數據+教學評價”的科學性、精準性、全面性和及時性作用,廣泛收集學習行為分析數據,為學生的在線學習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疫情防控以來,學校構建了線上評價體系,有效引導了全體教師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讓學生身在家而心在學,為今后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評價積累了寶貴經驗,推動了學校的教學信息化建設和教學改革,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 教育部.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2020-02-05)[2020-06-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2/t20200205_418131.
[2] 蔣麗霞.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美與時代(下),2017(12):128-129.
[3] 教育部關于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2018-04-25)[2020-06-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4] 張文法.基于OBE理念的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文教資料,2019(1):162-165.
[5] 何萍.我國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研究[J].大學教育,2020(4):143-147.
[6] 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EB/OL].(2018-09-03)[2020-06-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9/t20180903_347079.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