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騁
摘要:自18世紀六十年代英國工業革命起始以來,工業成果為人類社會的生產效率帶來的巨大的提高。由此人類走向了工業時代。但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與生產制造效率的提高,設計與制造不再為一體。直到一九一九年,在德國的魏瑪出現了由德國著名建筑家,設計理論家沃爾特-格羅佩斯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雖然存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但給世界工業設計與教育帶來了深遠影響。
關鍵詞:工業設計;教育;包豪斯;教育
一、包豪斯教育體系發展及特點
包豪斯度過了魏瑪時期和迪索時期,在這些期間包豪斯的課程一直在不斷的變換改進。第一位校長格羅皮烏斯,他希望打破工業技術與藝術的隔閡,并做到和諧統一,并且在教學方式上使用了“雙軌制”教學:包豪斯請來藝術大師藝術與工藝大師進行藝術教學與工藝教學的雙管齊下。學習與實踐結合在一起,這使學生掌握了生產機器的使用方式也大大的提高了解決實際困難的能力。
而在迪索時期,包豪斯開展了車間教學,同時也放棄了“雙軌制”教學,將導師的稱呼也改為了教授。而做了九年校長的格羅皮烏斯,希望回歸至實踐之中,故辭去了校長一職,由漢斯·邁耶接任,1930年,由建筑師密斯·范·德·羅出任第三任校長。中間經歷了衰敗與蕭條,但由密斯·范·德·羅又對教學理念和體制進行了改革:圍繞著建筑設計來開展其他種類。這種改革也只不過是讓包豪斯曇花一現,由于理念的改變,意識形態的不同,早已變成了另一種包豪斯,最后的結局在這時也已定奪。
1.從優點看,包豪斯教育管理體系強調的是集體教學工作生活方式,通過集體教學來替代個體藝術教育,讓藝術設計的研究內容來解決外觀的教育重心,轉移到解決這些問題上去。實現了藝術與工藝的統一,開創了教學與實踐的結合,對設計與生產的結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而藝術設計真正意義上第一次解決了具有嚴重形式主義的問題,而對于社會則是提供更加輕松、、美觀、實用性好和較為完整的設計理論體系,為現代建筑設計奠定了堅實的發展作為基礎。
2.同時,從缺陷的角度來看,任何設計都是整個社會文化系統發展的影響下的成果,它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但在包豪斯教育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時代科技水平和學術思想的影響,而后期則更是改變了原有體系跟理念,過于強調設計中立,從而忽視了日常需求,許多的認識和理論也只停留在車間中,也受到了不少的“后藝術運動”的批評,同時這也是屬于包豪斯的歷史局限性。
二、我國工業設計教育的現狀
實際上,未來的競爭是高端工業、高科技的競爭,高科技企業只有通過我國工業產品設計與生產也就是自主知識產權變成一件商品,這才會更有競爭力。工業設計人才培養依然不可或缺更不能停下腳步。各大高校毫無疑問是現在國內工業設計人才培養地,隨著改革開放,新的設計理念和教育體系不斷形成,這一點體現在了各個領域的發展上,而發展成果也成為了我國現代工業設計的一部分。
1.優點分析
在國內工業設計教育中,工業設計本身吸收了社會、文化、經濟等方面的成果,是一門綜合性的知識密集型學科,涉及創意、營銷、生態、應用技術、人機工程等多個領域的交叉學科。國內高校也繼承了包豪斯的集體教學,同時加上改革開放的成果,國內對于工業設計也有了一套基本完善的教育體系,對于工業設計進行教育的設計研究內容及其管理工作學習任務有極大的幫助,同時這也讓國內工業設計行業有了高度統一的標準,這是賦予在工業生產產品上材料、結構、構造、色彩、表面加工方法以及裝飾方面的新品質規格,其中的核心產品可以深入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領域不斷擴大了的產品設計,因此工業設計思想教育中既包含了科學技術專業知識,又涉及了文化傳統藝術內涵。基于我國不斷提高的受教育程度和人口基數,百家爭鳴,創意涌現,此時說來,對于工業設計基礎教育是屬于自己文化范疇的,工業設計本身更是作為一種經濟發展提供產品的文化。
2.缺點闡述
在談及工業設計這類學科之前,不得不提的是國內對于整體的藝術環境和教育程度。對于高校的創意設計教育來說,創意層出不窮固然值得鼓勵,但也要警惕前衛藝術中的“形式主義”,避免走入包豪斯后期的老路,長時間的校內學習,并沒有多少學生能真正把設計應用到實踐中去,長時間的與真正的入場生活脫離,產品即便好看、精美也無法真正適應大眾的需求。工業設計教育發展中的大部分問題是設計方法和教學方法。其實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不同的方面:一是設計與實踐并沒有相輔相成,二是設計逐漸偏離生產,三是設計理論并沒有完全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薄弱的實踐教育環節使得高校培養的工業設計人才更是普遍無法直接對接企業進行實戰生產。現實實踐時,工業設計教育的認識較為淺顯,工業產品設計在實踐教育的發展中只是關注了其中的一些細節管理方面,只是把設計當作美化的工具,而忽視了學科本身的綜合全面的發展,在行業吸納人才時,則會發現兩者的思想理論并不在一條線上,主要原因在于各大高校中的課題與行業生產有一定的差異,這是一個需要高校和企業重視的方面。
總結評述
目前我國的設計教育現狀,其實教育實踐環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現的水平將直接影響設計構思。同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較快設計理論教育有一定的滯后,這是工業藝術教學設計從方案到實施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和途徑,在實踐中汲取教訓與經驗,這對于高校培養工業設計人才無比重要。
設計的過程乃至于各種方式不同的環節中都具有提高自身的重要現實生活意義,使藝術設計真正的與產品結合,應用于生活中不同的場景。
本文由此國內工業藝術設計需要調整自身的優缺點以重視以上方面的發展,同時其中更可以基于明確包豪斯教育體系的優缺點方面進行具體的發展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
[2]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
[3]韓立明,《重在學以致用——關于美術類高校教育教學調整與社會就業問題的思考》,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