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莊明





【摘要】本文通過了解以賽促練對小學跳繩訓練效果的影響,收集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跳繩比賽成績(各年級男生16名,女生16名),采用單樣本t檢驗,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與常模進行統(tǒng)計、對比分析。在對比分析中,三年級男生跳繩次數(shù)142.31±22.94與常模126(100分)、四年級男生跳繩次數(shù)146.50±16.55與常模137(100分)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其它對比中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各年級中,男生女生都能達到良好(85分)以上,比賽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跳繩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以賽促練;跳繩;常模
隨著體育教學模式的不斷發(fā)展,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模式也引進了體育課程。在小學中,體育教學對小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去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也成為一個難點,而以賽促教、學、練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競爭的積極性。以練代賽,以賽代練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效率,磨練小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更健康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身心成長。本研究分析了以賽促練對小學跳繩比賽訓練效果的影響,旨在為小學生的跳繩模式提供實踐借鑒。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次以廣州市某小學以賽促練對小學跳繩訓練效果的影響為研究對象,選取2021年跳繩比賽三至六年級學生為實驗對象,各年級人數(shù)分別為男生16名、女生16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wǎng)、萬方、教育網(wǎng)等中已有的關(guān)于跳繩、以賽促練方面的文獻資料來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jù)。
2.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
采用spss25.0軟件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與教育部所頒發(fā)的2021年小學體測跳繩常模,進行單樣本t檢驗,然后進行對比分析,各組的跳繩次數(shù)情況以X±SD表示。*表示P<0.05為差異性顯著,**表示P<0.01為差異性異常顯著。
(一)三年級跳繩次數(shù)與常模對比分析情況
從表2中可以看出,男生跳繩次數(shù)142.31±22.94與常模126(100分)對比分析,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女生跳繩次數(shù)134.75±26.20與常模132(95分)對比分析,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了在以賽促練中三年級男生有95%的概率接受平均次數(shù)(成績)高于126(100分)。從跳繩成績看,以賽促練的男生達到有優(yōu)秀(100分)的水平,女生可達到優(yōu)秀(95分)的水平。
從表3中可以看出,男生跳繩次數(shù)146.50±16.55與常模137(100分)對比分析,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女生跳繩次數(shù)129.56±29.41與常模127(85分)對比分析,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了在以賽促練中四年級男生有95%的概率接受平均次數(shù)(成績)高于137(100分)。從跳繩成績看,以賽促練的男生達到有優(yōu)秀(100分)的水平,女生可達到良好(85分)的水平。
從表4中可以看出,男生跳繩次數(shù)150.00±20.00與常模148(100分)對比分析,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女生跳繩次數(shù)149.25±23.77與常模144(90分)對比分析,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對比分析中,五年級的男生和女生并不存在95%概率平均次數(shù)(成績)高于常模。從跳繩成績看,以賽促練的男生達到有優(yōu)秀(100分)的水平,女生可達到優(yōu)秀(90分)的水平。
從表5中可以看出,男生跳繩次數(shù)168.87±23.90與常模157(100分)對比分析,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女生跳繩次數(shù)165.00±14.36與常模159(95分)對比分析,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對比分析中,五年級的男生和女生并不存在95%概率平均次數(shù)(成績)高于常模。從跳繩成績看,以賽促練的男生達到有優(yōu)秀(100分)的水平,女生可達到優(yōu)秀(95分)的水平。
在與常模對比分析的過程當中,出現(xiàn)了三至六年級男生的平均成績基本維持在100(分),而女生平均成績則在85分至95分之間。從常模中可以看出,女生的常模次數(shù)往往比男生的要高,也是導致平均成績不均等的一個因素,況且男生女生的體質(zhì)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三、四年級男生中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而其它未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其可能原因由于在選員中出現(xiàn)報滿名額的狀況,從而導致跳繩質(zhì)量的下降。
在各年級的平均成績中都能達到良好以上,說明學生的跳繩能力水平較好。在三年級男生平均次數(shù)142.31±22.94可以達到四年級137(100分)的水平。除了體育課跳繩訓練外,以跳繩比賽的方式也能很好地讓學生主動進行訓練,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在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學會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根據(jù)學生的水平來設(shè)計以趣味性為主的跳繩小比賽,才能更好地與以賽促練形成合力,更好地讓學生參與跳繩運動。
以賽代練雖是一種新的體育教學模式,但畢竟開展比賽的次數(shù)較少,這時也需要體育教師很好地設(shè)計跳繩內(nèi)容。如,花樣跳繩,既激發(fā)學生跳繩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跳繩能力,也能提升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在以賽代練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原有的體育課堂教學。以賽代練只是一種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跳繩練習的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過度的強調(diào)以賽代練,學生處于名次競爭的心理,也會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適度的以賽代練,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跳繩運動能力的提升,才能使跳繩融入達到學生心理,從而達到掌握一門運動技能。
四、結(jié)論
1.在以賽促練中,三年級和四年級男生的跳繩成績與常模對比有顯著性差異,說明了對男生的積極影響較高。
2.在以賽促練中,各年級的平均成績都能達到良好(85分以上),說明了以賽促練在一定程度上也激發(fā)了學生跳繩訓練的積極性,提升跳繩的能力。
3.以賽促練雖能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但也不能一味強調(diào)以比賽的方式來讓學生不斷地練習跳繩,而是應(yīng)該在比賽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不同形式的跳繩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對跳繩的興趣,這樣才能發(fā)揮以賽促練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林卓慧.“以練促賽,以賽代練”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6):162,164.
[2]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zhì)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4/26/content_5602164.htm,2021-04-19.
[3]侯淑云,姬軍.花樣跳繩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實驗性研究——以荔灣區(qū)華僑小學為例[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7):142-143.
[4]王景.跳繩在小學體育課中的應(yīng)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7):116-117.
[5]王海英,馬云慧.跳繩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審視[J].體育文化導刊,2014(8):49-52.
[6]焦佳欣,莊潔,丁超.12周花樣跳繩運動對小學生體質(zhì)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6,35(3):279-281.
[7]楊小鳳,李建國,林承德,等.花樣跳繩對13~15歲少年健身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35(3):68-70.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