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梅
【摘要】收集生活中的雞蛋殼,制作別致、新穎的蛋殼貼畫,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大膽創作,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帶給學生全新的體驗。
【關鍵詞】小學美術;蛋殼貼畫;興趣;創作;發現美;創造美
蛋殼貼畫就是以蛋殼粘貼為主所制作成的貼畫類藝術品,可上色、可裝飾。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我們把蛋殼充分利用起來,引導學生制作別致、新穎的蛋殼貼畫,這樣不僅能變廢為寶,還能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帶給學生全新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讓美術課堂其樂無窮。下面,筆者談談蛋殼貼畫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運用。
一、收集素材,激發興趣
《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教育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和制作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制作蛋殼貼畫伊始,筆者讓學生從親自動手收集素材開始參與。蛋殼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它讓學生既熟悉又新奇,貼近學生的生活,極易喚起學生的創作熱情與創作欲望。筆者鼓勵學生按照如下步驟進行蛋殼收集:水煮雞蛋——剝出蛋殼清洗干凈——去除雞蛋殼內膜——晾干備用。布置了蛋殼收集任務,學生都興高采烈積極參與。如,二(3)班的某生捧著一個鞋盒來找筆者:“老師,猜猜我這個鞋盒里面裝的是什么?”她一臉的童真,還有掩飾不住的神秘之情。筆者當時心里想,鞋盒里面裝的不就是鞋嗎?于是,筆者脫口而出說:“鞋子唄?!彼f:“不是哦,老師您看!”她打開鞋盒蓋子,遞到筆者面前。筆者一看,展現在面前的是許多洗干凈晾干的雞蛋殼,幾乎滿盒。筆者看著這一盒雞蛋殼,心里無比的震驚與感動,短時間內能夠收集這么多雞蛋殼實屬不易。筆者仿佛看到她小心翼翼洗刷雞蛋殼的情景。筆者及時表揚了她,以及精心做好蛋殼收集的其他學生,他們都躍躍欲試,期待蛋殼貼畫的制作。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收集生活中廢棄的自然材料,讓學生成為自然材料收集的主角,極大激發了他們的參與熱情,也為后續的雞蛋殼貼畫創作作好鋪墊。
學生認識周圍事物大多依靠直接感知,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親自動腦動手參與收集,才能有效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
二、自主探究,大膽創作
教師是發現美的引導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善于用各種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教導學生認識什么是美,引導他們用心去感悟美、發現美、創造美;盡可能地豐富他們的生活、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力、創作力。在美術課堂中,教師要喚醒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蛋殼貼畫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的內心情感,在快樂有趣、充滿幻想的蛋殼貼畫課堂中,自主探究、大膽創作,實現個性優化和身心素質全面和諧發展,創作美好。
(一)構圖創作,畫好輪廓
外形輪廓就是運用簡練、概括、粗細變化的線條,能讓畫面形象更加簡練、生動和優美。構圖好簡單的外形輪廓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可以完成的,他們也很樂意去完成。
(二)粘貼固定、蛋畫成型
陶行知先生說:“要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孩子們玩著、學著,從中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泵佬g創作活動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自主學習和思考,并能進行大膽的創作。“貼雞蛋殼”這一環節是學生最喜歡、最重要的環節。因此,在選擇材料與粘貼蛋殼的方法上鼓勵學生進行實踐:粘貼雞蛋殼的材料有白乳膠、液體膠、雙面膠。學生實踐后得出:先涂膠水再貼雞蛋殼更易操作,反之則會讓圖形邊角和轉彎處不夠圓潤造成漏缺,導致雞蛋殼粘貼不穩。
貼雞蛋殼有兩種方法:一是在要貼蛋殼的地方,邊涂膠水邊貼蛋殼,再用手把蛋殼壓碎壓平穩;二是先在要貼蛋殼的畫面里涂滿膠水,再把雞蛋殼一塊塊地像拼圖一樣擺放好在畫面里,最后把全部雞蛋殼一片片地用手壓碎壓平,雞蛋殼就貼滿了整幅畫面了。實踐證明,初學者選擇第一種方法,慢慢地練習,熟練了就選擇第二種方法,這樣操作起來又快又好。筆者在二(4)班授課時,學生覺得新鮮,被深深吸引。于是,他們熱烈地討論,積極地參與。有一個學生興奮得忘記了筆者說的“我們初學者,要邊涂膠水邊貼雞蛋殼,慢慢熟練?!苯Y果很遺憾他沒有完成作品,這個失誤讓他記憶深刻,同時也提醒了其他學生。經過學生認真努力的創作,一幅幅美麗的蛋殼貼畫出來了,放眼望去,美不勝收。創作給了學生喜悅、信心,增加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三)添色填涂、色彩亮相
孩子天生對鮮明、艷麗的色彩比較敏銳、情有獨鐘,這色彩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傳達強烈的情感。在美術課堂上,為蛋殼貼畫涂上色彩,能提高他們的色彩感知、培養他們的色彩素養和色彩情操。如何為蛋殼貼畫涂色大有講究:大面積用排刷上顏料,顏料刷均勻;小面積用水彩筆涂色或者毛線筆涂色。如,二(4)班學生制作的蛋殼貼畫是“深海遨游的魚”。魚的眼睛、嘴巴這些小面積,學生用水彩筆上色,而魚的身體和大海要大面積涂色,學生用刷子上色。這樣為蛋殼貼畫上色,色彩涂得不僅快而且效果好,畫面生動。
三、添加點綴,增強效果
《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初步認識線條、形狀、色彩與肌理等造型元素,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觀察、繪畫、制作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激發豐富的想象,喚起創造的欲望。對于自己收集來的材料,學生會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進行創作或裝飾活動。對完成了的雞蛋殼貼畫,可以根據主體畫面適當添加圖案來裝飾點綴,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創造欲望得到滿足,還增強蛋殼貼畫的藝術效果。比如,蛋殼畫是熊貓,可適當添加竹子和草地;雞蛋殼畫是海里的魚,可以添加海水和天空上的太陽和白云,等等。如,二(1)班某學生畫的是一條海里的金魚,她用手的形狀的葉子做金魚的尾巴,用長長的葉子做海底的海帶來點綴,整體看上去畫面生動活潑。上完蛋殼貼畫課后,班里的學生都做出了一幅幅漂亮的雞蛋殼貼畫,不僅畫面漂亮吸眼,畫面意境還吸引人:烏龜玩耍、熊貓吃竹葉、公雞啄蟲、鄉村田野、荷花怒放……一幅幅富有童趣的蛋殼貼畫,展現了學生的夢想,彰顯了學生們的藝術個性。
雞蛋殼貼畫讓生活中常見的廢棄材料——雞蛋殼進行環保利用,激發了學生的創作靈感與欲望,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帶給學生全新體驗,不僅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羅燕燕29BF86B2-395A-44FD-A3D4-9E65AF116D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