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 要]對學生思想品德影響比較大的是班級,對學生德育工作做得較多的是班主任。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級德育工作中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依據“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和學生多談心、多交流,同時爭取家長的支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修養和行為習慣,通過德育工作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
[關鍵詞]德育工作;文化傳統;以身作則;終身發展
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接觸最多的人,他們的言行舉止、道德情操、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為此,班主任在做好言傳身教的基礎上,要通過抓好班級德育工作,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一、當前中學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道德現象
就當前中學生整個群體而言,大部分學生的道德素質是好的,他們遵紀守法,熱愛勞動,有理想,有道德,努力學習,積極上進,但還是有一小部分學生綜合素質較差,人格不夠健全,缺乏積極應對挫折的態度,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不懂感恩,不講孝悌,沒有正確的榮辱觀,缺乏青少年應有的遠大志向,道德水平有待提升。主要表現在:
(一)價值觀念錯位,價值取向有偏頗
主要表現為“一切向錢看”思想嚴重,伴有見利忘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傾向,一些學生甚至有“人生短暫,當及時行樂”的想法。
(二)自我意識突出,集體意識缺乏
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崇尚自我。缺乏關愛意識、公德意識和法紀意識,對班級活動和社會活動漠不關心。
(三)缺乏公德素養,個人行為不規范
一些學生缺少最起碼的文明禮貌行為,不尊重師長、同學,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說粗話、臟話;缺乏勤儉節約意識,不愛惜糧食等。
(四)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品質薄弱
部分學生由于家長的嬌慣、溺愛,使他們行為上表現為固執、驕橫,遇到事情缺乏毅力,耐挫力差等。
二、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途徑和內容
班主任要通過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讓學生增強自信力,激發自尊心,加強自愛感,提高自立性,在溫暖的班級德育氛圍中全面發展。
(一)發揮班主任的德育榜樣作用
班主任要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做學生的言行表率,要以言傳身教的德育榜樣力量影響教育學生。
1.加強師德師風學習。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師德師風學習,提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師德師風素養。在學習要求上做到學懂弄通入腦入心。除此之外,還要對師德師風的學習內容進行討論,寫師德師風的學習心得。
2.以模范道德行為影響學生。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要做學生的道德榜樣,要言論恰當,行為得體;要遵紀守法,遵守學校的各種規定。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要帶頭做好,要關心關愛班級的每一位學生,主動幫助學生,公正公平對待學生,對學生熱情真誠。
3.關愛留守學生。我們班上的一些學生來自農村家庭,父母在外務工掙錢,這些留守學生更需要關愛和幫助。作為班主任,要擔負起關愛留守學生的責任,通過各種活動讓他們感受到班級是一個溫暖的大集體,班主任是最親的人。
(二)完善規章制度約束規范道德行為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學習規則、遵守規則,讓學生形成規矩意識,在一定的班級規章制度約束下有秩序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在強有力的制度規范下,讓每個學生達到自律的境界,時時處處遵守規則,自覺按規則辦事,做講規則的人,形成人人講規則的班級氛圍。
(三)抓好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日常行為是一個人文明習慣的具體體現。班主任要教育學生遵守國家法律,遵守公序良俗,遵守校規校紀。要求學生要從每日小事做起,講文明,講禮貌,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學生。如要求學生遇到教師要主動問好,向人借用東西要說謝謝,不亂扔垃圾,勤洗澡,不說臟話,搞好班級衛生,不遲到不早退,不亂花錢,自覺同不文明行為作斗爭,并要求學生養成習慣,逐漸形成自身素養,提升思想道德品質。
(四)開展德育實踐活動
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只是要求學生在思想上接愛,更要在實際行動中貫徹,按道德標準做事做人。教育千遍不如行動一次,要通過德育實踐活動教育學生,讓他們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德育實踐活動要做好要求,加以適當指導,達到理想的德育目標。
(五)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班主任要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1.通過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孝道教育。“百行孝為先”,重孝道的人必然是有愛心、講文明的人。一個學生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有可能真正愛他人;只有在家孝敬自己的父母,走向社會才有可能報效自己的國家。因此,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勢在必行。
2.通過傳統文化加強感恩教育。一個人有顆感恩的心,就會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知恩,才可能感恩;感恩,才可能向善。班主任要通過感恩教育培育學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要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同學、感恩社會、感恩大自然,懂得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的道理。既要有報恩之心,更要有感恩之行。
3.通過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個人素質。由于種種原因,個別學生會出現自負或自卑等不健康心理,行為會出現偏激,價值觀、人生觀會出現畸形。怎樣才能改善這些現象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激勵個人奮發圖強、自強不息的典故與思想,尤其是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名句,無不催人奮進、警醒世人,班主任要把這些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學生的人格中。
(六)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學生階段是思想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需要學校、教師加以引領和培塑,才能形成比較穩定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學校每個學科的教學內容都包含德育的內容,只要加以發掘和引申,就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因此,要以課堂教學為載體,生動鮮活地開展德育工作。學科教學在德育上是極其豐富而具有個性特質的,形式和內容都是豐富多彩的。如語文、歷史、政治、地理、數學、英語等學科中很多篇目就具有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生理想等教育的內容,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在備課、上課、評課、作業等環節不僅要傳授知識,也要注重道義、是非、善惡、法制、公平、正義等價值觀的引導,大力弘揚傳統美德,鞭撻社會不良風氣和丑陋行為,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通過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養成堅毅頑強、奮發圖強、持之以恒的優秀品質,不斷向善向美向好向上成長。
(七)利用班會課滲透德育
每個班級每周都設置了班會課,班會課是班主任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班會課是德育的重要課程,往往涉及學生具體的一些安全知識、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如禁毒知識、森林防火、預防溺水、中國憲法、消防安全、電信詐騙等安全、法制、紀律知識方面的學習,也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這些知識技能的學習對學生終身有用,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
(八)利用班干部抓好德育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會影響到班干部的行為模式,要加強對班干部的培養教育,發揮班干部的作用,通過學生自我管理班級來輻射學校的德育工作。要教育班干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九)開展班主任研討提升德育水平
班主任的德育水平關系到學校的整體德育工作質量。班主任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班主任德育研討活動,分享德育案例、交流德育心得和經驗,在研討中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德育水平,最終提高班級德育工作效果。
(十)爭取家長的支持提升德育工作效果
學校的德育工作只有密切聯系家長,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通過家訪活動、請家長走進校園參加觀摩等活動,從中發現自己子女的優缺點,引起重視,增強教育的針對性。還可以采取家長會、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增加學校與家長的接觸,有利于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識,形成合力,增強德育效果。
學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班級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社會主義人才應是德才兼備、德在才先的人。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涵和任務,在新時代,班主任要結合“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根據德育內容的變化探索有效的德育模式,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力軍.學校德育工作的內涵[J].學校管理,2017,(20).
[2]張偉.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J].教學交流,2016,(11).
[3]闞艷華.班主任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J].時代教育,2017,(15).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