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深 山東建筑大學,濟南鴻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趙學敏 高馳國際設計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
進度控制作為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對整個項目工期及成本把控發揮重要作用,如何在國際工程項目中采取有效舉措提升質量、加快進度、節約成本將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中心思想。本文以斐濟鐵礦砂碼頭項目為案例,項目建設單位為澳大利亞Amex Resources Limited,監理單位為斐濟WesEng Con—sulting Ltd(斐濟當地咨詢公司),項目采用EPC 總承包模式,由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擔任設計施工總承包,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簡稱天航局)為土建主體分包,土建主體合同金額為2650 萬美元,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后續碼頭設備安裝及運營分包。本文以天航局作為土建主體施工總承包為研究視角,對項目進度控制中的關鍵因素進行分析研究。
主要采用頭腦風暴、經驗總結等方法,對項目進度控制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影響因素及擬采取的措施進行總結、分析,為項目研究提供借鑒。
本文通過實際案例,以斐濟鐵礦砂碼頭工程項目為研究對象,對項目進度控制過程中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分析,在斐濟島國特殊的地理環境下,通過采取相關舉措把控項目進度,以期達到既定效果。
天氣因素作為項目施工管理的重要影響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施工現場大風、高溫、持續性降雨等惡劣天氣將直接影響施工進度,加上惡劣天氣對工程項目進度造成的影響及損失的不確定性,加大了項目施工以及進度控制的難度。
應對舉措:通過提前預判,做好準備予以預防,關鍵工序爭取降雨前施工;制定應急預案,最大程度減少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在降雨后及時采取措施恢復生產。
作為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場地狹小、空間有限,且需組織大型機械設備進場,大型機械的施工移動線路將對現場其他工序的開展產生重要影響,對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編制要求較高。施工中各相關工序交叉以及材料的堆放都會對進度造成一定影響。
應對措施:進場前及時、合理規劃施工總平面布置圖;重要工序編制專項方案,及時上報咨工單位審批,同時與現場各參與單位加強現場溝通,及時高效解決突發問題。
由于建筑施工現場的材料很多,不管材料大小都會對施工進度帶來影響[1]。材料加工及進場滯后、特殊材料施工工藝、機械設備的不合理選型、過程中故障等都會對進度產生直接影響,尤其位于關鍵線路的大型機械及相關主材、輔材。
應對措施:進場前及時編制項目策劃,計算材料工程量,并及時報驗,審批后及時加工進場;進口材料需考慮海運時間,編制機械設備計劃表,指導現場施工。
工程項目本身的復雜程度及難度、不可預見因素、不利因素都會對施工進度產生不利影響,在人員能力范圍內能考慮的應及時采取相關規避措施。且因為本項目技術要求復雜加上斐濟是初次實施,不可預見因素較大,所以需加強該方面的預警及準備。
應對措施:通過加強預警、動態監控等方式,最大程度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采用頭腦風暴法和經驗分析法等不斷總結,及時止損與補救,出現問題及時上報反饋,并采取可控措施。
項目管理是一個多方參與、共同配合的過程。項目進度控制過程受相關參與方影響顯著,如咨工驗收、業主要求以及其他分包交叉施工等。項目中的溝通和協調是否及時有效都將影響到項目的進度和質量。這就需要選擇合理的溝通技巧,堅持原則性、提前溝通、求同存異,尋求解決問題的措施,避免出現更加嚴重的損失[2]。
應對措施:提前考慮重要工序施工方案并報批,加強與咨詢工程師的溝通與交流,避免完全聽從業主、咨詢工程師批復意見或要求,積極溝通,發揮國內基礎設施施工經驗及能力,更好地促進進度控制。
本項目位于斐濟島國,屬南太平洋群島,位于赤道以南,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年平均氣溫22 ~30 ℃,每年分為旱季和雨季。其中5 ~10 月份天氣相對干燥;11 月~次年4 月份風向多變且降雨量大,濕度較大,對項目開展尤其是進度控制影響較大。
本工程項目計劃工期為25 個月,建設主體為鐵礦砂鋼板樁碼頭,碼頭設計長度為332 m,設計船型為57 000 t,施工內容及工程量如下:一是1 個完整的卸船碼頭、裝船碼頭;二是碼頭及堆場內全部土石方及配套地下管線施工;三是鋼結構倉庫的樁基礎及所有運輸、功能設備的混凝土基礎施工;四是配套的附屬房建工程施工。
4.2.1 大宗材料、設備依賴進口
由于島國斐濟的特殊地理環境,材料生產能力有限,部分材料相對缺乏,大宗材料依賴進口,同時材料的采購、檢驗評定均須滿足澳標、新西蘭標及同等其他標準。采購前需合理考慮材料的損耗,并征得當地咨詢工程師的許可,避免二次采購。此外,材料海運時間長、清關不確定性等不可控因素較多,進一步加大了項目進度控制難度,加上島國的基本國情,本項目大型機械設備需海運進口。
4.2.2 施工條件特殊
斐濟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每年分為旱季和雨季。雨季降雨加臺風對現場進度把控造成嚴重影響,工期較難保證;同時本項目工序較多且需交叉作業,搶工時作業面有限,開展難度大;加上項目為碼頭建設,靠海近,受當地潮汐影響明顯,進一步縮短了施工時間。
4.2.3 項目參與方的溝通協調
本項目作為EPC 設計施工總承包工程,咨詢方為斐濟當地的咨詢公司,一直學習沿用新西蘭、澳大利亞規范標準,本國無專用標準、規范,人員技術專業水平相對較低且工作效率低下,各項工作需嚴格按照技術規格書及規范流程進行,要求死板,對現場進度控制及推進造成不小挑戰,因此需項目參與方的溝通協調。
4.3.1 材料、設備應對
(1)基于島國斐濟大宗材料依賴進口的基本情況,材料采購計劃及報批工作需前置。提前計算工程量,報驗通過后盡快訂單發貨,同時根據海運周期提前考慮,避免因材料加工及運輸原因造成進場滯后,影響項目進度。合理、謹慎選擇清關代理商,選用當地有實力、有信譽的清關代理商,盡量減少船舶到岸后的貨物清關時間,進而避免影響現場進度。
(2)材料采購前,上報相關證書和報告文件(中英雙文版),審批后方可下單采購及排產;進場后,及時通知咨工現場驗收,并設置專人負責材料的取樣和復試,對現場試驗與施工工藝進行日常檢查,控制材料質量,確保與技術規格書和批準的試樣相一致,并做好資料留存。
(3)制定機械設備使用的最優方案,根據工程量、結構特點以及施工需要等具體情況選擇合理施工設備并科學布置。經調研,為確保進度,本項目選用的大型機械設備包括130 t 履帶吊、液壓振動錘、柴油錘等,均由國內海運至現場;同時,調遣挖掘機、鏟車等常用機械各1臺,節省成本的同時,便于加班搶工。
(4)由于涉及大型機械設備施工的工序位于關鍵線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重點加強對大型機械設備的日常管理及維護,根據斐濟島國的特殊情況,進場時需要配備足夠的相關易損零部件,重視日常使用及養護,定期進行檢查及保養,避免因機械設備故障,對現場進度造成影響。
4.3.2 特殊施工條件應對
(1)雨季施工合理規劃,做好雨季及颶風天氣的應急預案。重要工序以及受降雨影響較大的工序爭取雨季前完成,包括地下管線施工、房屋地基基礎施工以及其他土方開挖回填施工。
(2)雨季前根據施工現場的地形情況,完善施工便道和現場排水設施,確保雨后道路暢通,方便及時組織施工。
(3)錯峰施工,延長作業時間。通過工人早上提前進場,晚上具備條件時加班等舉措,最大程度減少午間炎熱天氣對現場施工效率的影響。同時針對部分受持續性降雨影響的工序,及時調整搶工計劃,雨后及時投入生產,最大程度避免持續性降雨對關鍵線路的影響。
(4)針對碼頭后方施工受潮水影響明顯的問題,通過機械碾壓后溝槽反開挖,安裝鋼拉桿并進行防腐,縮短工期的同時也避免了潮水對施工的影響。除此之外,施工中多次探討適應于本項目實際地理條件的工藝方案,且多項工藝、方案獲得公司及天航局一級、二級工法、科技進步獎等。
4.3.3 各參與方溝通協調應對
(1)配合業主和咨詢工程師開展工作,多溝通交流,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將“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傳達至咨詢工程師,現場施工嚴格按照業主和咨詢工程師的要求組織。同時,鑒于本項目當地咨詢工程師現場管理需參考國外標準以及工作效率低的實際情況,應加強與咨詢工程師的溝通和探討,討論新型高效的工藝,避免死板的套用相關標準,更高效地推動項目進展。而且通過與咨詢工程師的溝通交流,盡快習慣其工作模式及風格,更好地加強項目管控。
(2)學習當地執行標準,加快適應當地各參與方尤其是咨詢工程師的管理模式。了解澳標、新西蘭標及國際FIDIC合同條款,把控現場施工及驗收要求,通過學習施工圖紙和技術規格書加快對施工現場各工序的熟悉,避免現場開工后因語言溝通影響正常開展。
4.3.4 PDCA 循環
項目進度計劃是項目進度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進度計劃編制過程中做出的一系列時間計劃是進度控制的重要依據[3]。項目進度控制實際上就是施工計劃不斷執行、調整、再執行的過程。
(1)制定嚴密的工程施工總進度計劃和季、月的施工作業計劃,重要施工工序編制專項施工計劃,如鋼板樁施工計劃、碼頭胸墻施工計劃、碼頭面層施工計劃以及地下管線施工計劃等。同時還應編制材料用量使用計劃、施工設備使用計劃、勞動力使用計劃等。
(2)建立高效的生產調度指揮系統,第一時間解決現場問題,形成“現場施工員→工程部(質量部)部長→生產經理(項目總工程師)→項目經理”的信息反饋及突發問題處理機制。
(3)為了實現進度目標,進度控制的過程也就是隨著項目的進展,不斷調整進度計劃的過程[4]。堅持動態計劃管理,實行動態管理循環,對關鍵工序進行動態跟蹤與調整,直至各施工計劃完成并進入后續計劃。同時,作為工程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文檔,施工方案是整個項目實施的依據,是規劃項目進度的基礎,需格外重視[5]。斐濟鐵礦砂項目動態管理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斐濟鐵礦砂項目動態管理流程
通過上述關鍵控制措施的落實與控制,項目基本按照計劃完成相應施工。斐濟鐵礦砂碼頭項目原合同工期要求于2018 年12 月底完工,驗收合格并移交建設方。受業主要求,施工范圍調整,項目最終于2019 年上半年順利完工,業主不予索賠,雖較公司中標合同約定的工期有滯后,但對于企業初次在新國界組織工程項目而言,基本達到合格要求。
在國家“一帶一路”的趨勢下,要想在競爭激烈的洪流中保持增長的態勢,企業就需要加強對國際工程項目材料、設備以及項目所在地施工條件的重點把握與調研,加強學習適應當地的項目管理與溝通模式。本文研究了南太平洋地區斐濟鐵礦砂碼頭項目的進度控制,通過分析與實踐結合,從自身的實際項目經歷出發,發現問題并提出應對措施,為后續中資企業在南太地區尤其是島國開展國際工程項目提供相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