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飛兵,熊天涵,胡書午,陳曉龍,向福,3*
(1.經濟林木種質改良與資源綜合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 黃岡 438000;2.黃岡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湖北 黃岡 438000;3.湖北省中科產業技術研究院,湖北 黃岡 438000)
茯苓(Poria cocos)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等功效[1-2]。研究表明,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調節[3]、抑制腫瘤[4-6]、降血糖[7-8]和抗氧化[9-10]等生理活性。地處大別山的羅田縣是著名的“茯苓之鄉”,其“九資河茯苓”于1914年獲萬國博覽會金獎,2007年批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茯苓多糖存在于細胞壁,其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劑提取法[11]、酸堿提取法[12]、超濾法[13]、微波和超聲輔助法[14]等。溶劑提取法效率低且費時;酸堿提取法程序復雜且易破壞多糖立體結構,使其生物活性受到限制;超濾法所得多糖含量較低;微波和超聲輔助提取需要較高成本,且組分更復雜難以分離。相較而言,酶法提取可催化多糖分子內糖苷鍵斷裂,降低多糖分子質量和分子黏度,提高多糖提取率和多糖活性利用率,同時縮短提取時間,降低提取成本[15]。
本試驗擬采用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和β-葡聚糖酶進行協同作用,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探討復合酶法提取茯苓多糖的優化工藝,并評價其體外抗氧化活性,從而為大別山優質茯苓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依據。
九資河茯苓:湖北省羅田縣,烘干,粉碎備用;纖維素酶(>20 U/mg)、半纖維素酶(>50 U/mg)、β-葡聚糖酶(>100 U/mg):浙江一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濃硫酸(分析純):信陽市化學試劑廠;苯酚(分析純):廣東恒健制藥有限公司;葡萄糖標準品、維生素C標準品(純度≥99%):上海金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檸檬酸、檸檬酸鈉(均為食品級):濰坊英軒實業有限公司;總抗氧化試劑盒(批號:20190322):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CP413電子天平:奧豪斯儀器(常州)有限公司;DEKW-D-2型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西城區醫療器械廠;UV1901PCS型雙光束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上海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DHG-9147A電熱恒溫干燥箱: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KQ-500DB型臺式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東莞市科橋超聲波設備有限公司;精密pH試紙:上海三愛思試劑有限公司。
1.3.1 葡萄糖標準曲線繪制及樣品中多糖含量計算
參考文獻[16]的方法,準確稱取葡萄糖標準品0.100 g,置于5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稀釋至刻度,搖勻。分別準確量取葡萄糖標準品溶液0.2、0.4、0.6、0.8、1.0 mL,置于 25.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 4.0 mL,再分別加入5%苯酚溶液2.0 mL和濃硫酸6.0 mL,充分混合搖勻,室溫下(25℃)放置30 min后在488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A),葡葡萄糖質量濃度(mg/mL)為橫坐標(C)繪制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 A=0.000 7 C-0.000 7,R2=0.999 8,表示葡萄糖濃度在40 μg/mL~200 μg/mL范圍內與吸光度線性關系良好。
酶提取液按相同方法處理,在488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按公式(1)計算多糖提取率。

式中:K為茯苓樣品的多糖提取率,%;C為樣品溶液中的多糖濃度,μg/mL;D為樣品溶液的稀釋倍數;V為測定液體積,mL;W為樣品的質量,g。
1.3.2 復合酶添加量正交試驗
根據前期試驗結果,以纖維素酶添加量(A)、半纖維素酶添加量(B)、β-葡聚糖酶添加量(C)為變量因子,設計L9(33)正交優化試驗確定復合酶法最佳添加量。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復合酶添加量正交試驗的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test of compound enzyme dosage
稱取茯苓粉末2.00 g于錐形瓶中,分別按設計配比添加復合酶,加入pH值為5.0的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液100 mL,攪拌均勻。置于50℃的恒溫水浴鍋中酶解90 min,置于沸水中水浴15 min滅活酶。將酶解液趁熱抽濾,用容量瓶定容到100 mL,取0.25 mL按1.3.1的方法測吸光度,計算多糖提取率。
1.3.3 酶解工藝單因素試驗
稱取3份茯苓粉末2.00 g于錐形瓶中,加入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和β-葡聚糖酶各0.05 g,后續操作同 1.3.2,分別考察酶解時間(60、90、120、150、180 min)、酶解溫度(45、50、55、60、65 ℃)和 pH 值(4.5、5.0、5.5、6.0、6.5)對茯苓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1.3.4 酶解工藝正交試驗
根據復合酶添加量正交試驗和酶解工藝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對多糖提取率影響較顯著的酶解時間(D)、酶解溫度(E)和pH值(F)等因素進行正交試驗設計,如表2所示。

表2 酶解工藝正交試驗的因素與水平Table 2 Factors and level of orthogonal test on enzymatic hydrolysis
1.3.5 傳統水提法制備茯苓多糖提取液
按照復合酶法的最佳酶解溫度和時間制得茯苓多糖提取液。稱取3份茯苓粉末2.00 g于錐形瓶中,加水100 mL,按照復合酶法的最佳酶解溫度和時間,在50℃條件下水提90 min,趁熱抽濾后定容到100 mL,取0.25 mL按1.3.1的方法測吸光度,計算多糖提取率。
1.3.6 總抗氧化能力評價
稀釋配制系列質量濃度的茯苓多糖提取液,并以VC溶液為陽性對照,同時將復合酶法以及水提法得到的茯苓多糖提取液濃度調整至0.3 g/L,根據總抗氧化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將測試管和對照管中樣液在52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并按公式(2)計算其抗氧化能力。

式中:T為總抗氧化能力,U/mL;As為測定管吸光度值;Ac為對照管吸光度值;Vt為反應液總體積,mL;Vs為取樣量,mL;n為樣品測試前稀釋倍數。
利用正交設計助手II 3.1和Microsoft Excel 2007等軟件完成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
復合酶添加量正交優化試驗結果見表3和表4。

表3 復合酶添加量正交試驗結果Table 3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for complex enzyme dosage

續表3 復合酶添加量正交試驗結果Continue table 3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for complex enzyme dosage

表4 復合酶添加量正交試驗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orthogonal test for complex enzyme dosage
由表3、表4可知,β-葡聚糖酶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的影響最小,原因可能是β-葡聚糖酶不僅能破壞細胞壁結構,更能將茯苓多糖中的葡聚糖聚合體降解,提高多糖提取率[17];優化條件為A2B2C3,即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β-葡聚糖酶的添加量分別2.5%、2.5%和5.0%,此時茯苓多糖提取率為6.05%。
2.2.1 酶解時間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酶解時間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

圖1 酶解時間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Fig.1 The effect of enzymatic reaction time on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rate
由圖1可知,多糖提取率隨著酶解時間的增加整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當酶解時間為90 min時,茯苓多糖提取率最高,為5.98%;繼續延長酶解時間,則茯苓多糖提取率下降。這可能是酶解時間過長引起多糖的結構發生變化[18],導致茯苓多糖的含量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且時間過長也會使雜質溶出。因此,酶解時間以90 min為宜。
2.2.2 酶解溫度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酶解溫度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如圖2所示。

圖2 酶解溫度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Fig.2 The effect of enzymatic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rate
由圖2可知,在酶解溫度45℃~50℃內,隨著溫度的增加,多糖提取率急劇上升,達到5.68%;當酶解溫度超過50℃后,多糖提取率則急劇下降。這可能是因為在50℃時,酶活性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多糖的溶解和擴散速率增加,從而提高多糖提取率;而當溫度過高,酶活性降低,同時高溫可能使多糖的結構發生變化[19],導致多糖提取率急劇降低。因此酶解溫度以50℃為宜。
2.2.3 pH值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pH值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如圖3所示。

圖3 pH值對多糖率提取率的影響Fig.3 The effect of pH on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rate
由圖3可知,隨著pH值從4.5增加到5.0,多糖提取率達到峰值,為6.03%;繼續提高pH值,多糖提取率呈下降趨勢。適當的pH值有利于酶的活性增加,當pH值高于5.0時,復合酶活性被破壞[20],從而使得多糖提取率降低。故pH值以5.0為宜。
酶解工藝正交試驗結果如表5、表6所示。

表5 酶解工藝正交試驗結果Table 5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on enzymatic hydrolysis

表6 酶解工藝正交試驗方差分析Table 6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 on enzymatic hydrolysis
由表5、表6可知,酶解時間(D)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最大,且具有顯著性;其次為酶解溫度(E),pH值(F)影響最小;最優工藝條件為D2E2F2,即酶解時間90 min、酶解溫度50℃、pH值5.0。
在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β-葡聚糖酶的添加量分別2.5%、2.5%和5.0%,酶解時間90 min、酶解溫度50℃、pH 5.0條件下,重復提取6次,茯苓多糖的平均提取率為(6.13±0.45)%,高于表5中的最高多糖提取率5.93%。
根據優化的酶解溫度和時間,采用水提法在50℃條件下水提90 min,測得茯苓多糖提取率為(1.47±0.20)%,只有復合酶法提取率的23.98%。此外,陳莉等[21]采用熱水浸提法所得茯苓多糖的提取率為2.29%,采用纖維素酶、蛋白酶、果膠酶的復合酶酶解法的提取率為3.56%,采用酶解+熱水浸提法把提取率提高到5.31%,均低于本試驗優化得到的茯苓多糖提取率。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茯苓原料的區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和β-葡聚糖酶對茯苓多糖提取的協同作用較纖維素酶、蛋白酶、果膠酶3種酶更具優勢。
以VC為對照,測定復合酶法所得茯苓多糖提取液不同濃度下的總抗氧化能力如圖4所示。

圖4 茯苓多糖和VC的總抗氧化能力Fig.4 The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poria polysaccharide and VC
由圖4可知,Vc溶液的總抗氧化能力在0.2 g/L~0.6 g/L濃度時呈明顯的線性增長關系,增加至0.8 g/L時則趨于穩定;茯苓多糖溶液的總抗氧化能力則在濃度增加到0.8 g/L后繼續增加。表明此總抗氧化能力測試方法可行,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和β-葡聚糖酶3種酶協同提取的茯苓多糖溶液具有抗氧化活性,且隨著多糖濃度增加,總抗氧化能力越強;但從受試濃度范圍看,茯苓多糖溶液的總抗氧化能力弱于相同質量濃度的VC溶液。
為進一步評價茯苓多糖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將復合酶法和水提法得到的茯苓多糖提取液濃度調整至0.3 g/L,測定總抗氧化能力分別為(2.63±0.41)U/mL和(0.90±0.21)U/mL,即復合酶法所得茯苓多糖提取液的總抗氧化能力是水提法的2.9倍。推測是由于β-葡聚糖酶將茯苓多糖中的葡聚糖聚合體降解為低分子片段,且保持其立體結構而生物活性高[17],從而提高了茯苓多糖的抗氧化能力。
以大別山“九資河茯苓”為對象,建立了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和β-葡聚糖酶3種酶協同提取茯苓多糖的優化工藝,即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和β-葡聚糖酶的用量分別為2.5%、2.5%和5.0%、酶解時間90 min、酶解溫度50℃、pH 5.0。此條件下,茯苓多糖提取率為6.13%,為相同條件下水提法的4.17倍,其總抗氧化能力是水提法的2.9倍。該方法條件溫和,操作簡單,且多糖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優勢明顯,可用于大別山地區九資河茯苓多糖的工業化制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