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宇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水平不斷提升,進一步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與此同時,提升基層群眾的文化水平成為最重要的任務,通過提升基層群眾的文化水平,可以促進我國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在當前我國各個地區中加大了對群眾文化的建設和培養力度,其中通過對群眾文化輔導的形式來加強基層群眾的文化教育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本文中分析了當前基層群眾文化輔導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對應的提高接種群眾文化輔導的具體措施,最終來提升我國的精神文化水平。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輔導,針對性,有效性
引言
簡單來說,群眾文化通常是指群眾作為主體而形成的相對應的社會文化,其中該種社會文化包容的范圍相對較廣,包括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形式。其中是由勞動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所建立形成的,一般體現為群眾活動。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水平不斷提升,一些群眾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因而就需要對當前群眾文化進行輔導,從而來提升基層群眾的文化水平。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日常生活,同時還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在本文中分析了當前基層群眾文化輔導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文化輔導的相關措施,最終來提高我國基層群眾的文化素質,促進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
1.基層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重要作用
當前對基層群眾文化輔導的形式主要分為兩大種,一種是對基層群眾文化修養的輔導,而另外一種是對基層群眾思想政治的輔導。通過開展兩種文化輔導形式,來進一步為基層群眾指明思想道路,進一步提升我國基層群眾的文化水平。避免一些外來文化影響到我國基層民眾的思想,能夠認識到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意義。在對基層群眾文化修養的輔導過程中,輔導團隊向基層群眾傳輸相應的文化知識,并采取一定的輔導方式來進一步提升基層群眾的綜合素質,從而能夠正確認識到生活事物中的善惡,積極學習并傳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此外,在對接受文化輔導群眾的調查分析中,目前文化輔導對基層群眾的作用主要分為兩個類型。第一是,對基層群眾展開大眾教育,雖然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二者之間存在差異,但是社會教育的范圍相對較產生作用較大,社會教育可以涵蓋各個年齡段。學歷的社會群眾。而且在開展社會教育中,一般是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進行文化輔導,降低了人們抵觸心理,能夠通過故事或環境來了解到背后的深層含義。更關鍵的是社會教育可以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使得基層群眾能夠正確認識到文化中的優點和缺點,主動積極保護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摒棄一些外來落后腐朽文化,最終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長遠發展。
2.當前文化輔導中的不足之處
在對當前基層群眾進行文化輔導過程中,部分輔導團隊無法準確掌握群眾的文化需求,從而在開展文化輔導過程中文化輔導內容不能發揮出最佳效果,甚至有些群眾會產生厭煩情緒,不能激發起群眾的積極性。更關鍵的是輔導團隊采取的文化輔導方式較為單一,不能根據群眾的特點來開展相應的文化輔導工作。更嚴重的是部分輔導人員的態度不端正,不能認識到文化輔導的重要性,在工作時不能完成工作任務,沒有耐心,責任心,最終影響了我國基層群眾文化輔導的作用。
3.提升基層文化輔導工作針對性與有效性的策略與方法
3.1以群眾需求為根本,構建完善的群眾文化輔導體系
在提升基層文化輔導過程中,首先工作人員一定要深入調查基層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從而能夠準確定位好文化輔導的方向,目標,根據方向目標內容來展開相應的文化輔導。為了順利開展文化輔導工作,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展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社會調查,從而能夠深入分析并掌握群眾在文化方面的不足之處,最終能夠準確確定出需要進行文化輔導的基層群眾對象,最終能夠為真正需要文化輔導的群眾提供文化輔導。與此同時,還是要在此基礎上,適當添加一些輔導內容,進一步改進完善整個文化輔導的機制,從而能夠提高整個文化輔導的效果。例如在對一些農村偏遠地區開展旅游文化輔導過程中,在這些地區中,當地農民主要依靠旅游產業來提高經濟收益,此時在開展文化輔導過程中,應該添加旅游產業文化的相關內容,教授人員嚴格按照相關內容來開展文化輔導,這樣能夠使得當地群眾認識的旅游產業的具體含義,旅游產業的相關文化,進一步提高旅游產業的實際文化內涵。但是在此過程中,不是按照一刀切的方法來展開文化輔導,而是應該選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來進行輔導,也就是需要根據輔導對象自身的特點來選用最佳的輔導方法,這樣才能夠明顯提高輔導效果。簡單來說,在對群眾文化輔導過程中,一般學校根據地理位置,文化傳播方式以及教授方法內容來準確定位輔導對象,從而能夠為基層群眾提供所需要的輔導。與此同時,在開展文化輔導過程中,還應該融合實際生活情況,他用群眾可以接受的娛樂方式來教授文化輔導內容,從而可以提高民眾對文化的接受率。
3.2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在對基層群眾開展文化輔導過程中,其中需要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從而能夠主動參與進文化輔導過程中。對群眾開展文化輔導最重要的是需要群眾主動參與文化輔導過程,主動學習文化內容,并根據所學到的文化內容來辨別日常生活中的善惡,這樣可以明顯提升文化輔導效果。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對基層群眾開展文化輔導過程中,要融入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其他內容,同時結合當前基層的文化服務工作來進一步將文化輔導與地區優勢進行結合,從而能夠按照群眾可以接受的輔導方式來完成文化輔導工作,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水平。
3.3構建群眾為本、為核心專業化輔導團隊
在對基層群眾開展文化輔導過程中,一定要加大與群眾的溝通交流力度,從而能夠準確掌握群眾所需要的文化輔導內容。文化輔導是聯系群眾與群眾溝通的重要形式,因此輔導人員就應該站在群眾角度來體會群眾的真實情感,能夠認識到群眾對文化的具體需求,最終能夠幫助群眾解決問題。與此同時,輔導團隊不僅僅是進行文化輔導,同時還要為群眾提供暖心服務,進一步促使基層群眾能夠認識到文化輔導的意義和價值,從而主動積極學習文化知識。與此同時,輔導團隊還應該逐漸改進當前的文化輔導機制,定期培訓輔導人員,同時還應該增強輔導人員的工作態度,從而能夠提高輔導人員專業素質和責任心。
3.4實現多元化輔導方式
在當前對基層群眾文化輔導過程中,不應該采用單一的輔導方式,而是根據輔導對象的自身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來展開相對應的文化輔導,進一步提升整個效果。例如在對社區群眾輔導過程中,可以根據群眾的興趣愛好來開設相應的文化輔導班,并邀請這場群眾來參與輔導班中,積極學習一些文化知識。與此同時,在為農村群眾進行文化輔導的過程中,輔導人員還應該準確認識農村群眾的實際需求,根據農村中的相關娛樂活動來開展相應的文化輔導活動,從而使得各個年齡段的群眾能夠接收到文化輔導,最終來提升我國群眾的文化水平。
4.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對基層群眾文化輔導,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國基層群眾的文化素質,改善當前我國基層群眾的精神面貌,促進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力度。在此過程中,輔導團隊應該根據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采取相對應的輔導方式,最終來提升我國群眾的文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輝,劉國榮.論如何做好新形勢下基層群眾文化輔導工作[J].青年時代,2017,30(12):24-24,25.
[2]胡銳.基層文化館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培訓工作的策略[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6,29(3):239-240.
[3]王茜.淺議文化館應如何加強基層群眾文化輔導工作[J].科學與財富,2017,32(28):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