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淇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語言技巧,并且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及特點,為學生以后能夠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做好鋪墊。但是根據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古詩詞教學還是相對枯燥,學生容易產生積極性地下的現象,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情境教學法開展古詩詞教學,提高課堂質量,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所以本文將圍繞小學語文展開討論,探究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作用及策略。
關鍵字:情境教學、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引言:情境教學法的實施意在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聽到聲音又能看到畫面,使學生擁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就讓學生能對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產生極為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刷新學生的感官。情境教學相對于其他教學方法來說更加直觀,同時也更符合新時代小學生學習興趣需求;而小學時期是學生初步接觸語文的主要時期,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特點,設計教育內容,同時通過古詩詞教學的開展,讓學生能了解到我國文化的獨特之處,建立民族自信,以此提高語文素養,增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課堂時結合情境教學法開展古詩詞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時也讓學生正確了解古詩詞以及了解我國的古代文化,并且以此為傲,這就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同時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能了解古詩詞與當代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有效地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還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有效知識,以此提升教學的綜合效益,令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現語文元素,這就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也讓學生通過情境教學法重新認識語文,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利用古詩詞結合當前的生活情境創造出新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接下來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探究古詩詞,并且也愿意與教師主動溝通和交流,方便教師在情境中指導學生掌握古詩詞學習技巧。
二、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具體策略
1、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古詩詞學習情境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信息軟件也層出不窮,并且也成為了學生最喜聞樂見的學習途徑之一。學生在小學語文古詩詞學習中,期望能通過信息設備了解古詩詞所發生的背景,又能深層了解古詩詞的含義,能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和難度。所以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結合情境教學法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古詩詞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古人所做詩詞的意義,從而引導學生產生恍然大悟的學習效果,并且在課堂之外也會自主利用信息技術探究古詩詞知識,既落實雙減政策下降低學生學習壓力的目標,又符合學生自主探究語文詩詞知識的興趣,增強教學綜合效益。[1]
如:《望廬山瀑布》是二年級教材上冊中的一篇古詩詞,是我國唐代偉大的詩人李白所著,將瀑布描繪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學生的想象力有限,并不能有效地感受地感受到李白當時面對瀑布的感慨。所以筆者選擇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出瀑布的模型,然后將其運用到課堂的教學中,學生在觀看瀑布時,就會被這宏大的景象所震撼,而教師也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暫停瀑布的觀看,讓學生回味“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感受到極為豐富的學習體驗,并且了解我國古詩詞文化的精妙之處,將宏偉壯麗的景色濃縮成令人記憶深刻的語言,這就促使學生在掌握本節課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又深入了解我國古代文化的獨特之處,增強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許多學生在經過本節課學習過后,在接下來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也愿意在家長的引導下使用信息技術完成更為深刻的探究,這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拓展了語文學習的視野,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2、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語文源自于生活,但又作用于生活,同樣如此,生活也能創造出更多的語言文化。而古詩詞是古人生活所運用語言的一種體現方式,而個別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忽略了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講授法構建課堂,雖然使學生了解了基礎古詩詞知識,但是也對學生對古詩詞探究的積極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打擊。所以教師在結合情境教學法構建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應當創設生活情境,并且讓現代與古代相結合,使學生能更加了解古代語言的獨特魅力,這就為學生接下來進行長遠的語文學習奠定好扎實的基礎,也促使學生能感同身受般的理解古詩詞,提高教學綜合效益的同時,也使學生學會通過學習古詩詞反思生活。[2]
如:《贈汪倫》這一首古詩詞是李白與其摯友汪倫離別時,李白在船上看到好友為自己踏歌送行,有感而發所創。這首詩中既有桃花,又有深水,同時還有自己的摯友汪倫的歌聲。所以教師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選擇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先是讓兩名情誼身后性格活潑開朗的學生作為本首古詩詞中的兩大主角,然后準備一些簡單的道具引導學生進行情境的創設,在這個過程中,臺上的學生能感同身受的了解到李白和汪倫之間真的友誼,同時會對本節課產生獨特的看法,而臺下的學生也能在較為活潑的氛圍下對本詩詞產生極為深刻的學習印象,并且了解到詩詞是古人生活的另一種映射,同樣也讓學生初步的了解李白的為人,這就為學生接下來接觸李白所創詩詞做好鋪墊。大多數學生在經過本節課的學習過后,在生活中面對場景時也能從語文視角看待問題,這就提升學生對語文嚴肅的感知能力也許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感悟生活,促使這兩者之間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結合學生興趣,創設合理情境,引導學生高效學習是必然趨勢。除了以上的教學策略之外,教師還應當多與學生探討和交流,了解情境教學法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并且彌補其缺點,幫助學生產生更為豐富的體驗,進而建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以此提高古詩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皮金梅.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12):81-83+137.
[2]張晶晶.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36):79-80.
[3]呂惠琴.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1(3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