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昊儒
摘要:現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出音樂專業和表演專業學生自身的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結合型人才。想要更好的培養出這樣的人才,就需要高職院校進行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一個創新發展,實踐能力的產生和實踐課程是分不開的。高職教育是屬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的,所以,如何將高職的音樂表演人才進行定位培養,這是需要高職院校不斷地進行研究與創新的。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表演;人才定位;培養模式;
一、引言
隨著我們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高職院校也在不斷地不斷地進行擴招,相關的藝術類專業在一步一步地一步地與國際接軌,人才市場的競爭也變得日益激烈起來,藝術學院的學生們就業形勢也是非常嚴峻的。所以高職院校也要根據這一實際的就業形勢來更好的去對于音樂表演人才進行相關的定位培養模式,使得他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這就需要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創新與實踐,大膽地去進行個性化的實踐教學,將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與國際發展相接軌,教學的質量也要和國際相接軌,培養目標要與音樂表演人才的需求相結合,要培養學生們有過硬的音樂表演知識以及強烈的獨特競爭力,從而更好地使高職音樂表演人才的培養,更加符合我們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1]。
二、根據現狀定位人才的培養方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
音樂表演專業的人才定位,培養具有他所需要的特色,培養模式不能根據綜合院校的培養人才模式來進行。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定位時,要根據音樂表演專業的特殊性來進行人才方案的建立。對于音樂表演專業,這種對于技能要求較高的學科,高職院校一味地去強調他們的技能教學,卻忽略了他們相關的思政學習,導致很多學生在技能方面很出色,但是在相關的思政教育方面,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最后,使得音樂表演專業的人才培養沒有任何的特色可言。國家對于相關音樂表演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都是大同小異的,很多高職院校都是按照這個目標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毫無新意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們也缺乏自身的專業特點[2]。
音樂表演專業的人才不僅要具有過硬的專業素能,更要不斷地去提高自身的素質,來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于藝術型人才的需求。隨著我們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地提高,更多人參與到享受類的娛樂活動之中。高職院校所培養的相關音樂表演人才定位,就應該讓他們具有應用性的能力,具備出色的音樂知識和表演技能,并具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來更好地為我們的大眾娛樂文化所服務,并將自己的能力作為一種傳播媒介,來更好地將自己的知識傳播給大眾,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出同學們更加長遠的發展規劃。并且學校要再堅持國家出臺的相關人才培養戰略下,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去制定特色的人才培養定位模式,提高自己的特色師資力量以及特色教學特色實踐,發揮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優勢,展現出高職院校的特色辦學能力,使得學生們以后在就業市場中也能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三、建立健全課程體系,進行相關的音樂表演實習基地的建設
我們很多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是為了滿足我們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投入到社會的就業崗位當中去。所以,高職院校在進行音樂表演,專業人才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將工作就業問題作為他們的教學目標來不斷的培育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安排更加合理的課程,完善相關的課程體系。同學們不僅要學習一些基礎的音樂表演知識,更要去提高學生們的禮儀文化道德水平以及溝通能力,讓他們更好的去面對社會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3]。同時,老師也可以跟相關的藝術團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同學們進行一些崗位的實習,在校外建立一些學生們的實習基地,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相關實戰經驗。高職院校不斷地加強學生實習基地的建設,設計相關的學習計劃,建立相關的學習目標,確定學生們實習的過程,管理計劃,來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綜合學習質量。
四、培育學生自身能力的表演能力,進行舞臺的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在對于音樂表演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他們相關的職業需求來不斷的完善他們的教學內容,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知識和技能。例如,同學們在學習聲樂的時候,就可以在讓學生們完成演唱技能的掌握之后,還可以掌握相關的鋼琴理論及演奏技能。高職院校也可以根據相關的崗位需求來增加學生們的實踐教學,給同學們增加更多的專業實踐平臺,積極地組織校內或者校外的一些藝術類匯演,來不斷地提高學生們的自身音樂表演能力,以及對于一個舞臺的適應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們增強自我的表達能力,并對自身的音樂表演能力有一個更好的掌握,提高同學們的創造能力以及學習的積極性。高職院校的老師也可以采取項目驅動型的教學模式來要求同學們進行相應的實踐學習,并通過設立一些具體的實踐情境來讓同學們進行相應的學習任務的完成,學生完成自己的學習作品,在作品完成的過程中,讓同學們更好地體驗學習的快樂,更加不斷地去完善自身的相關表演技能。
總結:總而言之,高職院校中的音樂表演人才培育定位模式應該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制定,要與市場需求相結合,要與音樂表演人才發展的目標相吻合。高職院校對于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教學方案,能夠更好地去反映出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以及為學生們以后再進入社會之后,能否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具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高職院校要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更好地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更好地符合我們國家隊隊員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讓同學們能夠在將來的就業中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從而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國家現在發展更多的是需要綜合素質較強的人才,所以,高職院校在進行音樂表演專業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學生們的技能培養,對于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落下,要使得學生們綜合發展,不斷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為社會的發展提供綜合素質較強的音樂表演專業型人才,為我們國家的藝術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啟峰.新時代下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職業化創新[J].黃河之聲,2018(09):93.
[2]林敏婷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器樂培訓工作室為切入點的實訓內容開發與創業教育[J].黃河之聲.2017(03):32-33.
[3]吳衛潔. 高職音樂表演人才定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J].? 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