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鵬
摘要:為了探究初中數學復習教學策略,文章首先給定教學基本思路,立足中考試卷綜合性和混合性這兩大特點,以提高學生適應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為根本,拓展學生思維。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設計層次化的典型例題,整合單元知識,辨析易錯題型,以此實現精準復習和精準教學。
關鍵字:初中數學;畢業班;教學思路;層次化;單元知識
在新課標理念下,初中數學復習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思維體系的培養,抓住知識交匯的連接點,除了加強對定理、公式、基本概念、特征等根本知識點的掌握,還應該讓學生學會不同題型的解題方法,通過同類解法、同類題型,逐一突破學習重點和難點,以此提高復習效率,達到穩固知識的目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盡量避免題海戰術的實施,而是創新授課思路,將多種復習方法相結合,提高學生復習效率。
一、初中數學復習教學的基本思路
初中數學復習教學主要針對于畢業班學生,該類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解題能力,并且掌握初中數學知識體系,熟識各類解題基本方法,因此在這一階段,數學教師應該做的是,要完善學生知識架構,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從而在復習過程和做題中形成數學思維品質。針對中考試卷綜合性和混合性這兩大特點,讓學生盡早適應試卷結構、基本構成和重難點分布、分值等,做到“心中有卷”,因此應該將模擬訓練進行前移,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適應能力,面向全體學生,提煉復習要點,拓展學生思維。
二、初中數學復習教學策略
(一)設計層次化的典型例題,加強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在初中數學復習階段,教師應該強化利用典型例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例題[1]。將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相結合,引導學生對已知條件逐步分析,以此探究最終解決方案,針對不同學生的思維品質,根據其學習能力、數學基礎對典型例題進行層次化設置,以此滿足不同學生的復習需求,讓班級內所有學生都可以各取所需,問題設置從易到難。比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組復習中可以設置三個難度階梯,其中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設置基礎題,比如方程組:(1)x=4y-5;(2)x-y=10;對于中等生可以設置中檔題,比如方程組:(1)4(x-y)+6(x+y)=2;(2)5(x+y)=2(x-y)-4;對于優等生加大習題難度,比如給出方程組(1)x+y=5;(2)y+z=7;(3)x+z=9;以此實現針對性、目的性復習,逐步提升學生思維坡度。
(二)利用電子書包進行賦能,實現精準復習、精準教學
當前電子書包賦能已經成為教育界共同關注的新型教學模式[2]。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人工智能的結合,利用移動學習終端,學校自主購置電子書包,實現學科精準教學。在畢業班學生數學復習階段,可以利用電子書包進行錯題管理、錯題訂正、師生在線討論、微課學習、微課錄制等,之后在正式授課中鼓勵學生通過微課自學、小組討論等多種方法,對基礎知識進行識別、回憶,對多個知識點進行對照,關聯和區分。同時教師在授課中針對某一數學問題,讓小組合作討論,同學之間通過推理和解釋,列舉和歸類,也可以通過變式練習,最終樹立數學思維。教師利用電子書包精準評估功能,繪制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圖示,分析知識點目標達成層次,以任務為驅動,掃清學生知識障礙和知識盲點,并且教師在課后也可以利用電子書包進行作業管理和學習評價。
(三)整合單元知識,瞄準知識靶心,辨析易錯題型
在復習階段,教師應該將零碎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和歸納,按照性質、定理、特性和相關概念,對知識點進行串聯和回顧,幫助學生系統性的儲存記憶,塑造認知結構,厘清數學知識脈絡。因此教師應該按照單元模塊任務,完善學生知識架構[3]。引導學生對單元類知識進行完整化、系統化、條理化的梳理,將顆粒狀的知識點連接成線,將彼此孤立的知識點穿插成網,在同一邏輯關聯性上瞄準知識靶心,對重點知識著重講解,鞏固解題技巧。尤其應該幫助學生有效使用錯題集,辨析易錯題型,避免解題時出現定向差錯,在預留作業時,布置綜合性、單元性、全面性的習題,以此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回顧知識點,實現查缺補漏,提高復習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畢業班學生復習效率,教師應該完善學生知識架構,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從而在復習過程和做題中形成數學思維品質,以任務為驅動,掃清學生知識障礙和知識盲點,對知識點進行串聯和回顧,幫助學生系統性的儲存記憶,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例題,將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相結合,對重點知識著重講解,最終實現查缺補漏,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儲志英.巧用思維導圖,整體建構單元知識——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復習中的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數學,2022(02):70-72.
[2]胡碧蓮.“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復習課高效學習的實踐探索——以開放性問題的應用為例[J].數學之友,2022,36(01):95-97.
[3]周炫余,唐禎,唐麗蓉,李璇,盧笑.基于多源異構數據融合的初中數學知識圖譜構建[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21,67(02):1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