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芳
摘要:近年來,心理問題已成為困惑中職學生的一種問題。就保育專業本科生而言,心理問題不但制約了他們綜合素養的發展,甚至直接危害到了學齡前孩子的身心健康。通過訓練學生的心理自助能力,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協助學生減少并解決可能發生的心理問題。本章在剖析了保育專業學生普遍心理問題和特點的基礎上,從學生、老師、父母等方面,給出了學生心理自助能力的訓練對策。
關鍵詞:兒童心理發展;保育專業;心理壓力;
引言:有關研究表明,部分保育專業學生在上崗后更易產生不安、恐懼、自卑感,以及自我封閉等心理問題。而這種壓力大多源于學生對當前環境的不適應、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以及能力的自我認知。學齡前幼兒是保育專業畢業生的重點服務群體。心理自助能力的訓練也是評價保育專業學生心理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就業服務能力。
一、培養保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必要性
1.保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教師教育質量的提高
教育師資培養一直是中國教師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但近年來,對于進一步提高教師教育質量,我國社會和政府均給出了具體的教育目標,即教師都應具有最基本的教育素養與條件。未來的保育專業老師,不但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教育知識與技術,而且還要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人格素養。通過訓練幼師專業學員的心靈與自助能力,將有助于增強教師教育的生命力,從而提高教師教育的內容與品質。保育專業學生具有積極的態度、充滿理想、追求卓越、愛孩子、充滿愛心、高尚的情感、良好的心理自我調節能力和成長能力。訓練學生的心靈自助能力,從而形成健康積極的心理素質,應作為中國學前教師教育的主要教學內容和核心目標之一。而在教育階段注重于學生心理自助能力的訓練,將顯著提升教師的保育專業水平與質量。
2.保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培養有利于自我素質的提高
學生成長包括專業成長和自我成長。保育專業的學生需要全面發展與成才。保育專業的學子們走出了工作場地,迎接著一個個活潑可愛而又天真的小朋友。小朋友們雖然活潑可愛,但同時也日夜陪伴著小朋友們,這也是對保育專業老師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一個非常大的考驗。教師不但需要良好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充分的耐心和互動智慧,這也需要以健全的心理素質為基礎。因此保育專業學生都應該具有優秀的自身素養、陽光的心態、平穩的心態、優秀的自我管理與心理調適能力,讓保育專業學生在和小朋友們交往的過程中獲得良好教育的過程,充分體現教育的內涵。這都離不開積極心理素質的訓練,即心靈自救能力的訓練。
二、淺談幼兒保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培養策略
1.營造健康的精神文化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構建積極健康的課堂環境,以有效地激勵學生的學習與探究,讓學生認識到身心健康的意義。從一開始,大部分保育專業的本科生都將走向保育專業領域。就這樣,老師們將積極引導學習者,關心孩子,關愛教師,提升學生道德水準,讓每位學習者都能成為出色的保育專業師。在教育過程中,老師還應該衡量學生的心理水平,讓學生可以更明確地知道自身的心理狀況,從而學習和提高。老師還應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作出有針對性的引導,以培養學生的心理能力,讓學生有一種良性的學習與探索狀態。保育專業學生在步入高等教育階段之后,學校也應當適時測試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應反饋學生的成績,以便進行科學的指導和規范,使學生認清缺點,糾正缺點,提高心理健康能力。
2.創新教育形式,培養心理自助行為
第一,中等以上職業學校應該完善各類的心理健康咨詢服務與支持平臺,讓學校逐步地發展心理自助活動。通過如此,學校學生將能夠在心理需求的過程中有效尋求協助與支持。另外,高校還應該設立相關專業咨詢服務管理中心,并配有專門團隊,為學校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服務平臺。同時,我們還需要恰當地運用一些微平臺給學生介紹一些心理自助常識與技巧,以便于在學校的心理自助活動中起到更豐富的效果,從而達到學校學生最終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綜合學生各方面能力,進一步豐富學校的心理健康活動。第一,中職要大力建立沙盤教室、心理閱覽室等便于與學生直接接觸的心理自助平臺,使學校學生積極參與,從而獲得最佳的心理自助成效。其次,按照學校以往的研究調查結果,學校師生關系、父母和同事關系也是造成學校學生心靈問題的主要原因。所以,除了要更有效地培養學校學生的心靈自救能力外,還可以組織學校學生與父母、老師,以及學校共同進行一些具有心理自助元素的心理實驗活動,以解決學校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內在問題。
3.遵循學生成長發展規律,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
面對學生的就業教育,高校應認識到思想動態發展。建立學生思想安全的防御,預警和指導保障機制,讓學生樹立與現實相適應的堅實的主流思想觀念。要加強學生的網絡思想安全觀念,有必要根據融合媒體背景的發展和需要,充分發揮教育指導作用。對中職學生進行網絡思想教育和正確指導,需要深化網絡思想安全防范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認真研究,判斷和消除不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信息內容。要定期開展網絡信息環境的“清潔”工作,形成以信息防控措施,輿論應對方法,行為監控意識為核心的預防體系。
結語: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心理自助能力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因此,在當前形勢下,中等職業院校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尤其是以保育專業學生為主要培養對象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寧.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獨立學院貧困 生自 助能力提升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1(3):66-67.
[2]姚莉.獨立學院中職學生心理自 助能力提升的研究 — —以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5,(21):34.
[3]陳文斌.教師心理健康自 助能力的培養[J].現代教育科學,2015,(6):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