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玉
關鍵詞:閱讀名著 ? 初中生 ?有效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初中階段,學生應具有進行獨立閱讀的能力、應通過閱讀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文語感,能夠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閱讀,形成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閱讀不能增加一個人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增加他生命的廣度”“活到老,學到老”這些體現了閱讀會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作為初中語文老師,我們更應該注重名著閱讀的教學,引導學生培養自主閱讀名著的習慣,并要求他們多讀、多看、多想、多寫。那么怎么樣讓學生自愿讀名著,并盡可能快地理解名著呢?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閱讀名著
興趣是第一任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學生主動地探究新知識的前提條件。
1.重視“名著導讀”,教師可充分利用“讀書方法指導”“精彩選篇”的內容,吸引學生興趣。如《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中,胡屠戶一巴掌治好了范進的瘋病,眾人一同回家,“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這一細節,作者寫來不動聲色,卻活畫出科舉制度下一人飛黃騰達后鄉人親友誠惶誠恐、畢恭畢敬、逢迎唯恐不及的畫面。從課文《范進中舉》到《儒林外史》這部書,由點及面,欣賞諷刺筆法,體會批判精神,聯系現實深入理解。
2.巧用教材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的人物對話,我們可以將這些對話分飾不同的角色進行串聯,編排一場情景劇。比如說《林沖棒打洪教頭》,我們選取不同的學生分飾林沖和洪教頭,并選取讀旁白的學生,同時進行幾組,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的學生的參與性就會得到提高,對于課文本身也能得到切實的領悟和體會。同樣,由此引薦學生進入閱讀《水滸傳》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閱讀名著的質量就會得到提高。
在教學《出師表》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入三顧茅廬,讓學生對諸葛亮和劉備有了一定的認識,然后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對諸葛亮、劉備等做分析。學生在分析的時候感覺自己現有的認識實在不夠,就會主動閱讀《三國演義》。
3.通過影視途徑培養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多媒體逐漸進入我們的課堂,并與我們的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擴大我們的課堂范圍。比如,在學習《嫦娥奔月》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關于嫦娥奔月故事的短視頻,讓學生在圖片文字和影像當中充分地融會貫通關于這個故事的起源,得到很好的理解。那么對于神話故事的起源就能引領學生去感受《西游記》的妖魔世界,產生無限的想象空間。
一些經典名著被拍成電視劇、電影,還有《百家講壇》等節目也在講一些名作家。教師可以把這些新資源利用起來,引導學生了解名著的信息,讓學生換個角度看名著、了解名著、鑒賞名著,并能通過對來自多種途徑的名著信息的比較,引導學生體會名著的魅力。
4.用成語、俗語培養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成語故事、俗語這些知識,學生是比較喜歡聽、愛聽的,教師也可以借機來引導學生對名著感興趣,從而激起他們對名著的閱讀興趣。比如,對于“徐庶進曹營——身在曹營心在漢”,教師可引導學生去了解徐庶是什么樣的人,這個故事發生在哪個年代、發生了什么事,才有了這樣一個典故?讓學生去了解《三國演義》,趁機引導學生去看名著。
二、明確目標,循序漸進加強積累
為了克服學生課外閱讀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學生初中三年必讀名著是哪些?統編教材“名著導讀”推薦篇目12部。七年級閱讀《朝花夕拾》《西游記》《駱駝祥子》《海底兩萬里》;八年級閱讀《紅星照耀中國》《昆蟲記》《傅雷家書》《鋼鐵是怎樣煉出來》;九年級閱讀《艾青詩選》《水滸傳》《儒林外史》《簡?愛》。
1.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教師根據每個班級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制定一個具體的、可行的閱讀名著計劃,然后教師可以隨時監督指導。學生建立班級每日讀書匯報表,學生自己來制定每天的最低讀書量。
2.設立學校“周五讀書日”,以校園讀書形式來推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和氛圍。“我和書本有約,走近文學經典名著”讀書交流班會活動,推薦好書、欣賞美文,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
同學間的“好書交換站”,定期舉辦“好書交換看”活動,力求加大好書閱讀效率,一月不少于二次,常年堅持,逐漸在年級間開放,開展換一本好書,交一個書友,長一點知識活動。
在濃郁的讀書氛圍中真正地多讀書,讀好書,體會讀書的樂趣,領悟讀書的真諦,真正使師生們體驗到:我讀書,我快樂!
三、搭建閱讀平臺,感受閱讀愉悅
有平臺,才有學生展示的機會,有平臺,學生才有閱讀的動機。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閱讀交流平臺,為學生完成“專題探究”的結果展示,提供展示自我閱讀能力的機會和舞臺,讓學生分享這種活動中的快樂體驗,盡情感受閱讀帶來的愉悅。
1.舉辦讀書討論會或者課堂搶答小游戲。
讀書討論會和讀書筆記展示會,既能鍛煉學生的表述能力和思考能力,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大家都參與到名著的學習中,這種獨立思考的形式,遠比老師只給學生傳授知識所達到的效果好。
2.舉辦“名著知識竟答”小組競賽
經常在班級中舉辦“名著知識競答”方面的小組競賽。要知道,這樣做不僅能夠讓語文課堂的氛圍更活躍一些,也十分有利于在一種競爭、比賽的氛圍之中,激發學生對名著閱讀的濃厚興趣。
3.鼓勵學生制作“名著綜合手抄報”,讓摘抄帶動閱讀。
通過設計版面,大家可鍛煉、提高自己的設計、審美素養,而大家收集、整理文字信息的過程,也非常鍛煉大家對不同類型信息的處理、運用能力。而把“手抄報”與名著閱讀相結合,對中小學生名著閱讀興趣的提高來說,則是一種“理想組合形式”。
4.“名著故事會”
……
總之,閱讀名著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名著中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和藝術魅力會陪伴學生終生,讓學生受益無窮。初中階段,閱讀名著的方法和策略很多,需要我們語文老師付出更多的心血,認真思考,多交流,多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名著閱讀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課程標準》
2《新課程雜志》中《初中語文統編教材名著導讀精準教學分析》
3《淺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于欣
4《淺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的教學策略》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