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倡導以基于真實情境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具有體驗式的、過程式和建構式特點的學習活動。為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優化學生現行的學習方式,堅持并落實“以學習者為中心”,確保學生能主動地參與閱讀,是英語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的前提和基礎。學生的閱讀主動性越大,閱讀素養的發展空間也會越大,發展速度也會越快,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本文將結合我們的教學實踐來探討小學生英語閱讀主動性的培養途徑。
一、教會學生自然拼讀法,培養生詞解碼能力
在學生中開展英語閱讀的難度遠大于我們的母語閱讀,其中最可見的因素就是文本中的生詞讓學生望而卻步。解決文本中的生詞障礙,才能讓學生有可能開展英語閱讀。這是英語閱讀有可能開始的前提。自然拼讀法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兒童在英語啟蒙階段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英語是表音文字,英語單詞與其發音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系,英語中約80%左右的單詞都符合自然拼讀的規則。自然拼讀法的核心是建立字母、字母組合與語音之間的對應關系。學生學會自然拼讀法,理論上能拼讀80%的英文詞匯,這就保證了閱讀的流暢度。學生能夠把更多的注意力從單詞轉移到理解文章本身,也就能更好地培養閱讀理解的技巧和策略,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自然拼讀法進行閱讀,加速單詞認知的自動化,我們不僅需要教授給學生字母、字母組合的發音,更需要在閱讀中引領學生運用自然拼讀法進行閱讀。在自然拼讀教學實踐中,我們會運用自然拼讀繪本來教授自然拼讀規則。課堂Lead-in環節借助繪本故事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Presentation&Practice環節通過繪本的閱讀來呈現、學習和練習拼讀規則;Production環節結合繪本內容,運用自然拼讀規則續編、創編繪本內容。依托繪本內容,運用鞏固拼讀規則。自然拼讀課和閱讀課緊密結合,做到自然拼讀“從閱讀中來,到閱讀中去”,真正為閱讀服務。
二、主題引領、思維參與,教會學生閱讀策略,開展悅讀教學課堂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我們的閱讀教學要為學生的個人發展服務,提供給學生受益終身的閱讀策略、閱讀習慣和積極的閱讀體驗。而我們現今的課堂閱讀教學大都非常功利化、短視化,為考試而教依然是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教師在備課和授課的過程中以解決文本中的語言知識點為目標開展各類教學活動。一堂下來,一篇信息完整、情感飽滿的文本被拆解成了一塊塊承載知識點的干巴巴的短語或段落。這樣的閱讀教學本末倒置,忽視了閱讀教學對學生思維和學生閱讀品格的培養。
為了讓閱讀教學對學生的閱讀素養切實起到作用,我們的閱讀教學要依托文本語境,讓語言學習在一個有完整意義的語境中發生。在我們的閱讀課上,我們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談論文本內容和交流觀點,以此達到語言的應用和內化、技能的培養和思維的訓練。如何達成閱讀教學目標?首先,教師要對文本進行全面、準確的解讀,挖掘文本的主題意義。然后,教師要以探討文本的主題意義為教學方向,設計融語言學習、技能培養、思維訓練的綜合性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引發學生思考并進行意義的自主構建。同時,教師還要確保我們的閱讀教學活動應該是在一個相對比較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開展。教師要善于挖掘流淌于文本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相關生活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和表達的欲望,使學生擁有積極的閱讀體驗。讓閱讀不僅是解碼和理解的過程,更應該是悅讀的過程,完成閱讀技能向閱讀素養的飛躍。
三、開展有效監控和評價的課外閱讀,豐富課外閱讀成果展示形式
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僅依托校內的課堂閱讀教學是無法實現的。受時間限制,課堂閱讀教學無法給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需要閱讀量的支撐,大量的閱讀實踐是培養學生扎實閱讀能力和支撐閱讀能力持續發展的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的必備前提。所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素養的必要措施和基礎保障。
如何有效監控和評價學生的課外閱讀,使課外閱讀的作用最大化?首先,教師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學生閱讀的課外材料選擇的關鍵是閱讀難度要在學生的閱讀最近發展區。太難、太易的課外閱讀材料都無法吸引學生。其次,教師要依據學生的閱讀現狀制定形式多樣的評價措施,給學生創設展示課外閱讀成果的平臺。教師以上舉措,能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主動閱讀,在閱讀中內化語言和技能,提升思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英語閱讀主動性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得到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落實英語閱讀教學的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