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業機器人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專業,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本文分析了基于就業的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需求,指出了目前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基于就業背景的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關鍵詞:就業背景;工業機器人;人才培養路徑
隨著技術革命的深入,工業自動化發展的水平越來越高,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滲透、融合,工業智能化、信息化成為發展的主流。2015年3月,國務院提出《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中指出,智能制造是雙化融合的主攻方向,而工業機器人是發展的重點領域。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快速攀升。與此同時,對工業機器人專業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工業機器人專業是一項應用型專業,因此,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緊密的關注行業的就業情況和就業需求,根據市場的情況進行人才的培養。然而,我國工業機器人專業的人才培養尚處于起步階段,在人才培養的路徑上還有很多問題,構建科學合理的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路徑對于我國來說尤其重要。
一、基于就業背景的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隨著全球制造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和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制造業亟需轉型,亟需轉變傳統的工業制造模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企業成本,由傳統的工業模式向現代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轉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人力問題日益突出,面對勞動力日益短缺的情況,我國亟需改變用人模式,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格外迫切。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高速重視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將人力從勞動中解放出來,降低了企業的用工成本,促進了企業的標準化生產,提高了企業的效率和效益。工業機器人自產生以來就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而且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面對工業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和廣泛的應用,我國的工業機器人人才短缺現象非常嚴重,人才培養的速度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工業機器人應用的需求。
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集成裝備,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是全面的、高標準的。目前,我國對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需求比較大的企業主要有以下三類: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工業機器人應用企業,這三類企業也是工業機器人專業今后就業的主要方向。這三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需要的主要是安裝調式、技術支持類的人才,要求人才不僅要懂得工業機器人的制造原理,而且還要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需要的主要是項目的設計、研發、安裝調試類人才,這類人才需要具有較高的創新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工業機器人應用企業需要的主要是操作維護、安裝調試類人才,這類人才需要具有較高的動手能力。工業機器人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不僅需要掌握機器人的能力,而且還需要具有“工業互聯網技術”、“專項工藝技術”、“機電設備維護管理能力”,具有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架構,因此,工業機器人專業對人才的培養應當是“1+X”型的。
二、基于就業背景的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的體系不健全
工業機器人專業在我國屬于新興行業,目前正在剛剛起步,因此,尚未建立健全的人才培養體系。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各個學校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有不同的標準和體系,但總體而言,各個學校的工業機器人專業在培養的目標上尚未清晰,培養的人才方向仍主要是以傳統的機電類人才為主,培養的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對人才的研發能力、創新能力培養不足;而且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僅基于工業機器人進行本體學習,缺少與產業行業的結合。
(二)師資力量不足
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迅速,但我國高校的工業機器人專業確處于初創階段,培養的人才不多,各個高校中從事工業機器人教學的教師很多都不是工業機器人專業的,而且大部分教師都是從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任教,沒有實踐實操經驗,對行業、產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認識不足,對工業機器人專業的未來就業情況缺乏認知。
(三)教學資源短缺
工業機器人是一種高科技的集成設備,購買的成本非常高。同時,工業機器人專業又是一項應用型的專業,要滿足學生未來就業的需求,就必須采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式,但實際情況是,實訓基地的建設成本高,各高校沒有實訓基地或者實訓基地建設潦草,教學使用的工業機器人是已經淘汰的設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
三、基于就業背景的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
(一)健全人才培養體系
工業機器人專業培養的人才最終是要為企業、社會服務的,因此,工業機器人人才的培養應當建立在就業需求和背景上,無論是培養的目標還是培養的內容都應當與產業、行業相融合,體現出產業、行業的需求,建立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使人才在掌握工業機器人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融合互聯網、工藝專項技術和機電設備管理維修能力等,提高人才的素質和水平。
(二)建立教練型的師資隊伍
面對專業教師短缺、實踐經驗不足的情況,一方面高校應當鼓勵教師走進企業、加強實踐研發,增加實踐經驗,另一方面可以招聘的方式,引進社會上的工業機器人專家或者技能人才以兼職或者專職的形式到學校任教,提高教師的數量和質量。
(三)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
學校應當重視并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以行業、產業的需求為導向,建立工業機器人實訓室,并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實訓室的工業機器人設備。同時,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或者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建立校內項目基地,加強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廖春麗,張義,張艷琴,等.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6):2.
[2]靳鵬.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2021.
[3]巨婷婷.智能制造形勢下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人才培養研究[J].青海教育, 2021(6):2.
[4]丁超,田家森.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2020.
作者簡介:盛軍(1985年12月),男,漢族;籍貫:湖南,學歷:本科;專業:電氣自動化控制;單位:衡陽技師學院;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控制及工業機器人;職稱: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