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娟
作為一線高中英語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加強自己的學科教育認知,同時,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方面的摸索和探究,通過教師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和有意識的教學活動組織,讓學生想學,會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學習成為一種快樂積極的行為,從而實現高中教學的中心任務,聚焦核心素養,提升教學質量。
想要實現理想化的教學雙邊活動,取決于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沒有錯,但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是功不可沒。而美好的教學關系和效果一切都根植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不同的學生處于不同的學習層次,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接受速度和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差異較大的學生進入班級后接受的是同一教學進度,這勢必造成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那么,在現行班級授課制的條件下,如何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對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呢?在高效課堂教學的道路上,我不斷思考,如何讓每位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取得個人的進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營造出高效溫馨的英語課堂教學分為呢?這就迫切需要改變傳統的“一刀切”、“齊步走等教學模式,實施分層教學法,以適應學生日益擴大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它強調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關注每個學生個體,尊重個體差異,可使全體學生得到發展。
在任務型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任務的設計者,又是任務的組織者。面對由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的班級,要想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貫徹以人為本,因人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運用多種方法設計出既符合教材內容又與學生認知過程相協調的教學方案。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力求做到層次化,有難有易,使每一學生都能為之,各有提高。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求知的滿足與成功的體驗,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這種教學模式就是分層教學。在任務型分層教學設計和實施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給學生分層,設計教學目標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使教學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掌握學生的差異,根據分層教學的原則,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為優生;B為中等生;C為后進生。在平時備課時,根據教學大綱的總體要求和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分為:
1.基本性目標:要求學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識。適用于后進生。
2.提高性目標:把基本目標提高一個層次,將各知識點綜合起來,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適用于中等生。
3.高水平目標: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點,著重培養綜合運用的能力、技能與技巧。適用于優等生。
下面我以我們現在使用的人教版普通高中標準實驗教科書選修六Unit1 Art為例,就這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做具體說明:
該單元以Art為主題, 主要介紹了西方繪畫簡史,描寫了曼哈頓最好的藝術長廊。幫助學生了解更多有關美術的背景知識,分析中西方藝術史上各大流派的特點,指出其代表性的畫家和作品,并對中西方繪畫藝術進行比較。最后要求學生為當地舉辦的一場別開生面的畫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基本性目標:運用相關的目標語言表達自己所喜歡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流派,嘗試說明喜歡的原因。
提高性目標:讓學生討論有關畫展或書中的藝術作品以及西方不同歷史時期的著名畫家;清楚西方繪畫簡史上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流派、藝術特點及其代表性的畫家和作品等。
高水平目標: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寫出三件有關西方藝術史的事并指出西方藝術風格變化大的原因。
這樣,較好地兼顧了三個層次的學生,收效不錯。
二、分層施教,分層練習
課堂上的教學活動要根據大綱的要求、教學的內容,在同一時間、同一進度內面向全體學生進行,講授最基本的教學內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課堂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自然分層的實際,采取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課堂活動有針對性地集中于完成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不同層次的引導、尋找并解決問題。分層培養學生思維與解題的能力,分層進行課堂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學,學有所得。例如:Unit1 ?Reading :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閱讀課的泛讀后我設計的提問如下:
基礎性設問:How many periods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are they?(直接答案)
提高性設問: ?Whats the writing styl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間接答案)
高水平設問: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More details about different periods in Western painting.(歸納)
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問,回答問題,輸出信息的均等機會。
三、分層輔導,分層測評
分層輔導是分層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輔助環節。課內分層輔導主要針對堂上的分層目標、分層練習進行,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各自的學習目標與練習。課外輔導重點放在培優輔差上。對后進生的輔導,主要從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興趣等方面入手。對優生輔導則側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與技巧。
分層目標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是針對性訓練。要檢查一節課的效果如何,這一環節就必須要體現分層教學的特點,進行分層測評。因此,準備練習的時候,就必須要根據該節課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進行出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題可做,都能從練習中得到對知識點的鞏固。
總之,在高中英語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層次,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安排不同的練習,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激發各個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所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使后進生成績普遍提高,差生減少,優生增多,較好地解決了“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使各類學生都盡可能得到較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