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標準化研究院 朱琰 唐攀 郭敬東 楊菲
小麥是世界播種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糧食作物,在我國是僅次于水稻的主要糧食作物,其播種面積和產量在各類糧食作物中均居首位。目前,世界1/3 的人口是以小麥為主食的,小麥在中國占據世界上17.10%的產量(見圖1)和16.04%的消費量(見圖2)。

圖1 全球小麥主要生產國(中國占17%)

圖2 全球小麥主要消費國(中國占16.04%)
由此可見,小麥之于社會的發展始終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關鍵。而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小麥產業的快速發展又與互聯網密不可分。作為農業大國,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提升農產品質量更是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 。因此,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加速傳統農業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是農業科技化發展的新趨勢,也是實現農村振興戰略的必由之路。
農業科技化程度已成為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水平的權重指標,是關系到國民經濟能否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農業現代化服務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總體而言,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還是較低的。因此,加速農業發展,構建小麥平臺,提高服務水平已經迫在眉睫。以“標準化+互聯網+小麥生產”模式建立的小麥標準及應用服務平臺,為平臺用戶提供了標準化服務,對于促進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國家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的實現能夠為農戶提供農業生產技術、農業有關政策。構建國家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建立完善的小麥標準體系,推動小麥標準的實施應用,促進小麥科技成果轉化,提高小麥標準化水平,為小麥生產、管理、經營等建立綠色、優質、高效農業提供服務,成為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小麥全產業鏈用戶的有效溝通橋梁。
國家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基于B/S架構設計平臺的開放性、可擴展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易于升級和維護,由于結合瀏覽器的多種腳本語言和ActiveX 技術,使通用瀏覽器實現強大功能,節約了開發成本。
基于云平臺設計開發,有效調用物理資源,實現對用戶的按需訪問,既可以保證高質量服務,又可以促進資源成本最小化,實現小麥平臺服務管理的標準化、實時化、規范化。平臺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開發,采用大型數據庫ORACLE,有利于大型數據的應用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平臺功能擴展的方便性以及數據運行的高效性。
平臺采用模塊設計方案,在對調研結果充分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國家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的內容。我們創新采用“標準化+互聯網+小麥生產”的模式,搭建起小麥標準及應用服務的綜合性平臺,為多部門跨區域聯合開展服務提供了可能。同時,還將進一步完善小麥產前產中產后全鏈條服務能力,為小麥生產提供標準化服務。其中包括小麥標準建設服務、小麥標準數據庫、小麥種子數據庫、小麥專家數據庫、小麥產品追溯數據庫,以及小麥市場銷售、農機具銷售、小麥關鍵指標驗證、小麥標準培訓服務及小麥品牌推廣服務等業務應用,成為小麥標準及應用服務的綜合性平臺(見圖3)。

圖3 平臺功能架構圖
我國小麥產業標準化與其他國家狀況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標準體系不完備,結構設計不夠合理。因此,建立健全小麥標準化體系已勢在必行。國家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能夠根據區域、產業發展需要和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要求,收集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提供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起草相關標準,構建完善、科學、適用的小麥標準體系。推進小麥標準體系建設,是打造服務型社會、建設創新型農村的需要,也是加速小麥產業發展、建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通過標準化服務平臺,可以提高小麥農戶生產效率,使農業科技服務更加便捷,對于加快小麥產業現代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相關部門聯合各省市標準化及農業部門,集聚高等院校、小麥科研院所等單位的技術優勢,選取有關小麥國家標準中的關鍵指標,開展小麥標準關鍵指標的驗證服務工作。
面向有驗證需求的各類主體,圍繞標準關鍵技術指標確證、標準實施效果評估驗證等服務內容,提供小麥關鍵指標驗證服務。利用國家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可以通過調研、咨詢、統計分析等方式,提供相關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等標準的關鍵指標驗證服務,開展全方位、多元化的標準驗證服務,為小麥標準研制和修訂提供科學的基礎數據,提高標準供給水平,保障標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相關部門依托河南省現有標準數據庫系統,整理、創建小麥標準數據庫,收集小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及重點貿易國或地區小麥法規標準。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小麥標準信息平臺,是農戶進行科學種植和決策的前提。小麥標準數據庫是國家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的核心部分,是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技術依據。
相關部門推動小麥標準化示范區模范帶動作用。圍繞小麥標準化示范區的發展需求,以提高小麥質量、打造小麥品牌、提高小麥種植效率及生產效益為目標,為國家級、省級小麥示范區建設提供指導服務,為推行小麥標準化的生產進行示范引領。持續開展小麥標準化示范創建,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創建現代小麥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實現標準制定、組織實施與跟蹤評估的一體化推進,以點帶面,帶動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
相關部門結合小麥標準化生產實際,圍繞小麥標準化生產建設示范推廣工作重點,通過平臺宣傳科技政策、普及科學技術。實時更新內容、形式多樣化的相關培訓活動,提高廣大農戶的種植技術水平。促進種植戶和科技有機銜接,引導一家一戶小規模生產步入標準化生產軌道。同時對小麥主產區標準化管理和技術人員、有關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小麥加工龍頭企業的工作人員及農民開展小麥標準化生產規程編寫、標準宣傳貫徹、質量管理等培訓服務,提高相關人員的標準化意識和技能。
以國家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作為連接的紐帶,相關部門及時將先進的小麥生產技術轉化為標準,通過平臺進行積極推廣,促進小麥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高小麥產業科技化水平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相關部門積極發揮品牌產品的帶動作用,創建小麥標準化示范基地,培育重點小麥生產示范區及小麥品牌,探索小麥品牌的評價標準,開展小麥的品牌評價和宣傳推廣,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提高小麥標準化服務能力和水平,有效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提高本區域小麥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隨著國家對產品追溯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建立農業重要產品小麥追溯標準體系的要求也日益凸顯。2022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開展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完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為平臺用戶提供高質量、快速的追溯服務,完善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制定小麥產品追溯標準體系,可以促進小麥生產者與二三產業交叉滲透、融合發展,提升行業競爭力,拓展小麥產品的發展空間。
小麥種子數據庫是重要的信息資源。建立小麥種子數據庫,包括國家推薦、各省市的農業主管部門推薦、不同年份的小麥種子信息,小麥種子的參數信息、種子站或種子銷售單位信息,小麥種子信息查詢等,能有效促進資源共享,更好地為企業、院校、科研機構、鄉鎮、農民等主體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是從源頭上提升小麥產業生產力的有效途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2022 年的工作重點是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應用。按照小麥農機品牌、用途、商家,建立華北區小麥農機信息平臺,農機銷售商能夠發布小麥農機具參數資料、產品細節、農機具照片、規格、服務承諾及農機具價格等。通過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平臺,將小麥農機具的銷售、租賃及購買、租用融合,有效促進小麥標準化生產,為小麥種植農戶提供實時、便捷、高效的服務。
通過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平臺,相關部門逐步建立起各省市小麥的價格信息、供求信息、種植信息、業界動態、國內外市場趨勢等小麥產品相關的市場化信息,為小麥示范區的生產、銷售及小麥種植農戶、平臺企業用戶服務。
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平臺是整合各類標準及相關信息的場所。通過平臺可以實現買賣雙方的良性互動,滿足各類客戶的信息需求,實現供給與需求的有效對接。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平臺在當今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性功能。
建設一個以網絡技術為基礎、信息服務體系為支撐的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平臺,是加快農業農村建設的需要,是實現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迫切要求。小麥標準化區域服務平臺的建立,為農業領域的各級用戶提供所需的服務項目,加速農村的經濟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可以說,農業科技化時代已經到來,我們正在推進的平臺建設是小麥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和階段后的必然結果。因此,只有大力推進平臺建設,構建覆蓋小麥全產業鏈的標準信息系統,才能更好地促使小麥產業健康發展,加速小麥產業科技化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