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玲
(貴州省凱里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貴州 凱里 556000)
建筑在世界范圍內都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充分吸收了各個時代的精華和人類的智慧,并且有相當一部分保留到了今天,成為世界上的一處美麗風景。在當今時代,服裝設計師應勇于挑戰自我,不斷尋求突破和創新,努力思考人與環境的關系,探索現代服裝設計和各種建筑設計的關系,將各種建筑造型元素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中,創造出更有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的服裝作品,充分展現當代服裝設計師的創新能力,為服裝設計行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建筑是凝固的藝術,穿越時空向當代人展示一個歷史時期的藝術風格,由此可見歷史建筑的重要性。建筑能經歷幾千年風雨的洗禮,一直到今天巍峨不倒,必然有讓當代人參考的價值。建筑是歷史文化的精華,體現了一個時期民族的文化風貌和性格特點,將富有特色的建筑造型文化融入現代服裝設計,并做出成品穿在人們的身上,可以使人們不斷了解各種歷史文化,并且進行有效的傳承,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重視程度,將傳統與現代兼容,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服裝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有顯著的藝術表達形式。在服裝設計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會將專業設計內容作為參考,還會積極探索其他行業中可以參考的元素,將多種事物聯系到一起進行融合創新,創造出包容性很強的作品。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融入建筑造型元素符合服裝設計行業的特點,順應服裝設計的時代潮流。此外,服裝設計和建筑設計有相通之處,兩者的藝術審美角度能產生共鳴,融合設計也會更方便和容易。最重要的是,建筑和服裝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設計上要堅持以人為本,真正做到為人類服務[1]。
2.1.1 羌族建筑造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羌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不僅有獨特的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建筑。例如碉樓群深受人們的關注。羌族建筑造型元素普遍包含白石、牌樓等建筑造型元素。白石即白色的石英石,在建筑設計中,白石往往會被羌族人放在門窗橫欄或者屋頂的4個角上。羌族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白石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并且有一定的代表含義,例如放在門窗橫欄和屋頂4個角上的白石代表天神、地神、日神、月神、水神、火神等。羌族人也十分崇尚白色,在他們的認知中,白色代表吉祥、象征善良等。最重要的是,白石能生火,深刻影響和改變了羌族人的生活。將羌族建筑造型元素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中,可以充分利用白石與羌族人的淵源。比如在服裝設計過程中,以羌族人最喜愛的白色為主,加上羌族建筑的小型圖案,可以創造出有濃厚民族風情的服裝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美麗的羌族建筑和美好的羌族文化(圖1)。

圖1 尖角飄帶紋樣星辰日月圖
根據現代建筑造型對稱的結構特點,在羌族服裝設計中多用尖角飄帶紋樣(圖1)。另外,圖騰是一個種族或一個部落的象征性圖形符號。羌族是一個游牧民族,以放羊為主,羊在羌族人的生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羌族人對羊無比崇拜,羊圖騰因此誕生,并且出現在羌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羌族建筑上更是清晰可見,甚至已經成為羌族建筑的標志。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服裝設計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服裝上以刺繡(圖2)或者印章等形式融入羊圖騰符號,還可以根據現代圖案設計進行改良,力求最美[2]。

圖2 圖騰刺繡
2.1.2 傣族建筑造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傣族是大多數人比較熟悉的少數民族,其民族風俗都很受人歡迎,尤其是代表性節日—潑水節,熱鬧無比。傣族人濱水而居,聚居在河谷壩區,受炎熱、潮濕、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態環境的影響,傣族的居民建筑以竹樓為主[3]。上下兩層,以木、竹做樁;樓板、墻壁、房頂覆以茅草、瓦塊。上層棲人,下養家畜、堆放農作物。整座建筑空間間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墻壁和樓板,利于保持居室干燥涼爽。由此可見,傣家竹樓凝聚了傣族人的智慧,為傣族人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運用傣族建筑造型元素,可以充分結合傣族人生活的地理環境條件進行設計。傣家竹樓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在服裝設計中可以充分應用竹子這一元素,而且竹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特殊意義,象征剛強勇毅,竹子圖案可以賦予服裝設計文化內涵(圖3)。

圖3 傣族織錦
2.2.1 哥特式建筑造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東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在建筑上的表現十分明顯。東方建筑以中式建筑為主,紅墻綠瓦,有一種獨特的美感。西方建筑以哥特式和巴洛克建筑為主,塔尖高聳,大氣磅礴。西方人黑格爾曾說:“服裝是流動的建筑?!庇纱丝梢?,服裝和建筑關系密切。眾所周知,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是巴黎圣母院,這座建筑充分運用了尖塔尖頂的建筑造型元素,打造出獨特的建筑風格[4]。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可以充分運用哥特式建筑造型元素中的尖頂。哥特式建筑還有一個特殊的標志就是三角形元素,現代服裝設計可以采用三角形輪廓,吸引大眾的目光,實現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意義重大。
2.2.2 巴洛克建筑造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巴洛克建筑也是西方建筑的一種,是在17~18世紀文藝復興之后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筑風格,這種建筑極其高貴華麗,尤為注重細節上的裝飾,精妙絕倫。建筑內部裝飾采用錦緞材料和優質的皮革等[5],處處流露出奢華的氣息,讓人過目難忘。巴洛克建筑外形自由、富有動感,充分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追求自由的風尚。這類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羅馬圣卡羅耶穌會教堂,將巴洛克建筑造型元素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可以將教堂的圖案縮小并完整地印在衣服上。在巴洛克建筑造型元素的影響下,特別注重服裝花邊的設計,采用艷麗的顏色和優越的材質進行裝飾,并在服裝上裝飾各種寶石,使服裝華麗動人[6]。
2.2.3 洛可可式建筑造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洛可可式建筑風靡于18世紀的法國巴黎,這類建筑可以說是對巴洛克建筑的繼承,但更多的是對巴洛克建筑的創新。相對于巴洛克建筑,洛可可式建筑更加柔美和平民化。在洛可可式建筑的影響下,服裝風格在華美的基礎上變得細膩精美,花邊和裝飾的使用頻率更高。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運用洛可可式建筑造型元素,可以選取荷葉邊褶皺袖元素,打造出獨特的衣袖樣式。
中式傳統建筑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大氣中透著婉約,兩者融合得十分巧妙[7]。中式建筑以框架為主,講究對稱性布局,裝飾更是多種多樣,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運用建筑造型元素可以從這一點入手。在中國的古建筑中,所有建筑部件都得到了美化。綠色、朱色的礦物材料常被用來制作五彩繽紛的圖案,以增強建筑的美感[8]。由于所選零部件的性質不同,裝飾方法也不同。其中,橋臺、臺階多為雕花,用欄桿裝飾,顯得建筑格外莊嚴雄偉。服裝設計師可以根據中式建筑的類型,確定服裝面料的質地和主體顏色,再選擇雕花樣式裝飾服裝。例如蓋婭傳說的中國風服裝選擇了山水風格,以淡綠色向白色漸變為主,在服裝上印上墨色山水,或者以刺繡的方式繡出花鳥圖案等,最后附上一層白紗,若有若無,具有神秘感,充分展現了中國江南特色山水風情,深受人們喜愛?;始覉@林是中式建筑的代表,例如圓明園、故宮等,這些建筑具有濃厚的皇家風情,大氣磅礴,展現了皇家威嚴。將這種建筑造型元素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中,可以黑色和金色為主,采用金絲線和各種珠寶進行裝飾,彰顯皇家風貌[9]。
現代主義建筑風格既不像中式建筑那樣以木質材料為主、巍峨壯觀,也不像西方建筑那樣以尖體為主,而是將鋼筋混凝土作為主要材料,以簡約的風格為主,便于人們居住,更有現代化和人性化特征。受這種建筑風格的影響,現代主義服裝設計十分前衛和時尚,極簡主義應運而生。服裝和以往大不一樣,款式越來越簡單,裝飾趨于淡雅,十分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人類迅速進入信息科技時代,越來越多具有科技感的衣服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通過服裝充分展示了時代的風貌。
建筑擁有久遠的發展歷史,見證了時代的風云變幻,每一個時代都在建筑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能借用的建筑造型元素很多,需要廣大服裝設計師不斷對建筑造型元素進行探索,并且始終與時代特點相結合,勇于創新,使服裝作品更加優質,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在新時代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