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焱 江蘇省南京市市級機關第一幼兒園
2021年暑假在日本舉行的奧運會剛過,2022年2月,中國又迎來了冬奧會和殘奧會,中國運動健兒們奮力拼搏,為祖國爭光!孩子們被奧運健兒頑強拼搏的精神所打動,運動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每天晨間鍛煉積極參加各種運動:和同伴比一比誰的球拍得多,舞彩帶的小朋友說自己在跳體操,打高爾夫球的在比誰進的球多,玩木梯的小朋友說自己在走平衡木……大家對“運動”都情有獨鐘。
不如我們也開一場屬于我們自己的運動會吧!
什么是運動會呢?運動會有哪些比賽項目呢?最喜歡哪一位運動員呢?我們中國得了多少獎牌啊?走上頒獎臺會是什么樣的感受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個問題的提出,伴隨而來的是幼兒主動尋求答案的契機,于是我們決定要舉辦一場像奧運會那樣完整的、屬于我們自己的運動會!
“我覺得跑步可以!我們幼兒園有跑道。”
“游泳比賽肯定不行,我們都不會游泳,幼兒園也沒有游泳池。”
“我覺得可以有籃球賽,我們可以比賽投籃。”
“我覺得還可以進行自行車比賽,幼兒園有小的自行車。”
“我喜歡平衡木比賽。”
“不行,太危險了。他們的動作都好難,我們會掉下來的!”
“體能館里面有矮的獨木橋,我們可以用它來當平衡木,這樣就不會有危險了。”
“我覺得應該選擇不能太難,又可以在幼兒園進行的比賽!”
……
大家討論得很激烈,每個小朋友都積極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展開了辯論。幼兒的問題就交給他們自己來解決,他們決定通過投票選出比賽項目!最終障礙跑、跳遠、花樣籃球、叢林騎行的票數最多,大家一致認為這幾項比賽的內容很適合我們的運動會。

幼兒投票結果
以幼兒的興趣點為發力點,形成班級獨有的課程。教師應該堅信幼兒有能力專注于他們感興趣的事物。
師:什么是跳遠?跳遠比賽需要制訂什么規則呢?
幼:要有起跳線,跳完了還要量一量。
師:量哪里呢?腳尖還是腳后跟?
幼:我們看看視頻里面運動員比賽是怎么量的吧!
不能離開,在后跟處做一個記號,然后量一量跳了多遠。沒有測量工具怎么辦?一起來做一個吧!

制作跳遠測量工具

量一量跳多遠
師:什么是障礙跑?
幼:就是像劉翔那樣,在跑步時可以跨過很多的障礙物!
師:我們可以用什么來做障礙物呢?
幼:哥哥姐姐早晨鍛煉時的器械可以拿來當障礙物!
大家分頭找一找吧!小組合作一起設計適合自己小組的障礙跑道。
問題來了:大家什么都想擺一擺,跑道堆滿了障礙物,我想拿這個,他想拿那個,怎么辦?

初次合作設計障礙跑道

跑道堆滿了障礙物
幼:東西太多了,根本跑不起來!
幼:應該去除一些不適合的,然后調整擺放的位置再試試看!
小組討論、重新分工合作,合理選擇障礙物,將最終的設計圖畫下來。

調整后的障礙跑道
教師提議選擇一組設計最好的跑道用作運動會比賽,但是孩子們都想用自己組設計的。后來和孩子們達成共識:比賽從合作搬運、擺放障礙物開始,在每組設計的跑道上進行障礙跑,先完成的獲勝。
在活動中,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了跑道,由于中班下學期多人合作能力還有待提升,所以過程中出現問題很多。作為教師,并沒有直接指出問題所在,而是盡量讓幼兒自己嘗試、相互觀摩,把問題拋給幼兒自己,自己去發現,去和同伴學習,再次調整優化。當教師觀點和幼兒發生沖突時,以平等的身份與他們共同協商,達成共識以支持幼兒的想法。
跑道到底有多長呢?一起合作量一量跑道吧!沒有那么長的尺子,用什么工具來量呢?
有了之前制作跳遠的測量工具的經驗,大家紛紛找來吸管、包裝繩、KT板等材料,一同制作不一樣的測量工具。

制作不一樣的測量工具
尺子做好了,怎么量呢?這個問題難住了大家,我及時給與孩子們“技術”支持,用首尾相接的方法,做一個記號繼續量。在分組操作時,孩子們忙得熱火朝天,有的小組特別快,有的小組卻特別慢,別人都測量好了,他們還在為誰做記號誰拿尺子爭論著。測量出來的結果也有些不一致,有的說25米,有的說26米。
哪里出問題了呢?看看每一組是怎么測量的吧!通過觀察,孩子們發現,會商量合作的小組動作特別快,一人負責按住頂端,一人負責中間拉拉直,還有一人負責末端做記號,一段量完迅速一起移動至下一個起點,大家一起配合才能測量準確!現在我們知道了幼兒園的跑道是26米!
從想知道幼兒園的跑道有多長到自發尋求材料制作測量工具,再到合作測量跑道,幼兒在這一過程中收獲了許多,積極主動的探索與發現是走向深度學習、推動課程前進的必經之路。測量,對于中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是“超范圍”的,但是作為教師,在觀察中發現了幼兒的需求,并不能刻板的回避,而是應該及時給與支持,保證幼兒探索過程的順暢。所以這個環節我提前將正確的方法教給幼兒,至于怎么樣制作測量工具、怎樣合作測量,這是這節活動的重點,也是我園樂創精神之體現。幼兒在相互觀摩中學會合作,學會解決各自小組出現的問題,最終其他小組也都成功了。幼兒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學習、收獲、成長。
1.穿越叢林騎行。
幼:我們也想來一個騎行比賽!
師:在哪里騎?像運動員一樣,一圈圈騎嗎?
幼:操場上單騎行不好玩!
師:那怎樣比賽更有趣?
幼:我們來找一找還可以在哪里騎?
幼:我們可以在新的滑梯下面騎行!像穿越叢林一樣!
師:這個主意不錯!可是怎么才能讓滑梯變得更像叢林呢?
幼:一起動手裝扮一下吧!
幼:騎行的路線繞來繞去,運動員可別騎錯了方向!
幼:看來我們還需要制作路線圖和標記!
在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穿越叢林騎行比賽”誕生了,大家實地去幼兒園操場上考察了路線,商量了騎行比賽的規則,還動手制作了裝飾物將滑梯裝扮成了熱帶叢林。

設計標記

裝扮滑梯
2.花樣籃球。
師:我們自己的籃球賽怎么比?
幼:我會胯下運球!
幼:我會投籃!
幼:我會八字繞球……
師:學到了這么多本領,都想一展身手,怎么辦?
幼:那就把我們會的本領一起組合起來比一比吧!
最終幼兒決定四人一組,各自領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動作,看哪一隊投籃進球多。
既然是幼兒自己的運動會,當然得幼兒自己做主。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意愿和選擇,做他們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從幼兒的對話中,教師察覺他們的需求,并及時以追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思考,最終形成統一意見,推動樂創課程深入發展。
比賽還需要些什么呢?孩子們一致認為需要“全套”。
利用廢舊材料制作獎牌、獎杯。

獎牌

獎杯
精心設計號碼牌和運動背心。

號碼牌

印有幼兒園徽標的運動背心
為了比賽能取得好成績,孩子們還在班級的“后花園”設置了“運動員訓練基地”,大家利用游戲時間去訓練。
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想的,讓他自己想。在課程活動中跟隨幼兒的需求,和他們一起討論商量,給予幼兒足夠的支持,讓幼兒做自己!
萬事俱備,小朋友們盼望已久的運動會終于拉開了帷幕!伴隨著激情澎湃的音樂,孩子們精神抖擻地展示了啦啦操“加油鴨”;在哨聲響起后,孩子們像小飛俠一般向前跑去,組員們在另一頭歡呼、鼓勁兒;每個小運動員都使出渾身的力氣奮力向前跳起,落地后還不忘回頭看看跳了有多遠!最激烈的是花樣籃球小組賽啦!四人一組,分成六組。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動作。瞧,還真有點姚明的氣勢呢!最后進行的是穿越叢林騎行比賽。小選手們躍躍欲試,戴上頭盔,出發!在激烈的歡呼聲中,運動會比賽圓滿結束!
園長媽媽來給大家頒獎啦!她祝賀孩子們取得了很好的比賽成績。孩子們戴上自己親手制作的金牌、銀牌、銅牌,心里美滋滋的。最后,在莊嚴而神圣的國歌聲中結束了這場屬于我們自己的運動會。

障礙跑比賽

園長媽媽來頒獎
這是一場非同尋常的運動會,從運動會的籌備到正式舉行,從大的框架到小的細節,都由幼兒自己做主,大家在討論、商量、合作中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合作探索,解決問題,小小的運動會,卻收獲滿滿!
在這為期一個多月的活動里,幼兒是真正的主角。在活動中,幼兒的學習主動性貫穿于整個活動的始終:確定比賽項目、制訂比賽規則、準備比賽場地與道具……和同伴一同學習、小組一起探究,整個過程充滿了幼兒自身的體驗和感悟。而作為教師,在班本課程的推進中,要精心呵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觀察幼兒的興趣及時給與支持,觀察問題的堵塞點及時引導疏通。
自主的幼兒才能享受到游戲的真樂趣,這是一場真正屬于幼兒自己的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