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青
摘要:教育應該是要培養能主動思考,有建設能力的人,青年一代應該是有創造力的。根據陶行知教育思想理念,可以看出他提倡創造教育,教育要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同時,他也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要貼近生活。本文研究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幼兒關于民間游戲主題性生成課程的開發,旨在通過民間游戲促進幼兒的發展。
關鍵詞:生活;民游;陶行知思想;主題性生成課程
陶行知的生活理論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在當今仍有值得借鑒的價值。生活教育理論以幼兒為本,貼近生活,對幼兒的主題性生成課程有很大的影響?!队變航逃笇ЬV要》提出,游戲對于孩子來說極其重要。如果利用民間游戲促進幼兒的教育,那么會給幼兒帶來很大的益處。本文以幼兒園端午節劃龍舟的主題性生成課程為例,探究在陶行知思想指導下的,創新民間游戲的主題性生成課程。
一、主題性生成課程案例—幼兒園端午節主題活動“賽龍舟”為例
最近,幼兒每天都會談論自己早餐吃的粽子是什么餡的,原來是端午節快到了,幼兒家里都做了粽子來準備過節。于是,晨間談話的時候,教師提出了“幼兒園里怎么過端午”的話題,有的幼兒說想在小商店里做粽子進行買賣,有的幼兒說想裝扮自己進行表演,還有的幼兒說想要和大人一樣進行龍舟比賽……結合幼兒當下的興趣與需要,從幼兒的已有經驗出發,我們的“賽龍舟”主題孕育而生?;顒又?,我們充分抓住幼兒感興趣的龍舟游戲,從最初用身體、紙板、梯子等創編的龍舟游戲逐漸演變到真正的龍舟賽,從最開始幼兒嘗試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小龍舟,到對大龍舟的制作產生了的濃厚興趣,整個過程幼兒都是積極主動、樂于探索。如在制作小龍舟船時,他們用紙折小船、用塑料瓶裝飾、用木片拼接等等,并且探索了讓小龍舟跑起來的各種方式,在一系列的探索中,幼兒得出了不同的方式:推、拉、吹、扇、動力等,形成了一定的新經驗。又如在制作大龍舟時,他們主動收集需要的材料——塑料瓶,根據收集的材料進行分類、統計數量,還嘗試用不同的材料組合瓶子、設計制作龍舟,并下水嘗試與修改,最后成功的進行了龍舟賽。這樣具有主題性生成課程不僅讓幼兒沉浸于賽龍舟情境的過程中,更讓幼兒在自身情感體驗上更加具象,同時,能夠讓幼兒從生活中感受到民間游戲對于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也是讓幼兒在全參與中體驗全過程,獲得全收獲。
二、生活教育理念下的主題性生成課程實施措施
“基于生活,玩轉民游”,主題性生成活動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如何與民間游戲結合,促進幼兒的發展。這里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2.1在生活里找到幼兒的興趣
根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也就是說教育和生活是相輔相成不能分離的。而且將民間游戲引入幼兒教育中,必須貼近幼兒的生活。比如,在以上“賽龍舟”的主題性生成活動中,賽龍舟這項活動來源于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當下的需要。尤其是賽龍舟那個過程是動態的,特別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還會激發幼兒的興趣。
在活動初期,教師通過創設“龍舟怎么樣跑的快”的區域環境引導幼兒思考“什么材料適合做龍舟,龍舟的跑起來的方式有哪些,比比誰的龍舟跑的快”等問題,讓幼兒不斷的進行思考,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2.2在行動中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制作小龍舟有了一定的經驗后,教師通過分析幼兒當下獲得經驗,可能獲得的新經驗后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大龍舟制作的活動,在合作活動中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如“大龍舟制作”的活動探索中,幼兒會從已有經驗出發,通過人數排隊、積木搭建、工具測量等方式討論龍舟需要的長度,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嘗試用膠帶捆綁的組合方式,將收集到的大大小小的塑料瓶進行組合成需要的龍舟,且利用廢舊的材料進行裝飾,在游戲中不僅獲得了大數值統計、測量等不同的方式方法,也也從游戲中得到了合作的啟示,意識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這體現了陶行知“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思想理念。同時將民間游戲融入其中,很好的完成了主題性生成課程,幼兒也從中獲益,他們不僅收獲了快樂,也學到了很多知識,還體驗到民間游戲的趣味性。
2.3在生活中選擇合適民游
根據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念,生活教育內容也必須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也就是根據幼兒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主題性生成課程,包括其內容、教育目標等都要符合幼兒的發展特點。
比如在端午節劃龍舟的主題性生成課程活動中,目標是了解龍舟的特點和讓幼兒感受賽龍舟時的氣氛,體會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這就貼近幼兒的生活,節日與生活息息相關,并且幼兒正是培養合作意識到年齡,通過民間游戲來讓其在活動中感受、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學習,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3生活教育理論對主題性生成課程實施的啟示
(1)促進幼兒在主題性生成課程中對民間游戲的興趣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必須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所以老師要在合適的時間指導幼兒,引發幼兒對民間游戲的興趣,激發幼兒在主題性生成課程中學習的欲望。
(2)引導幼兒進行創造
在主題性生成課程中,不能完全按照民間游戲的規則,而是幼兒在實踐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規則,總之整個活動都要由幼兒完成。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兒童才是主體,教師的角色只是引導者。
(3)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
幼兒才是游戲的主題,在民間游戲中,要始終讓幼兒處于主要地位。教師要鼓勵幼兒創造性地使用游戲材料,制定游戲規則,而不必墨守成規,因為民間游戲有些規則或者材料在新時代不適用,所以要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主動的完成整個主題性生成課程。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幼兒完成主題性生成課程的作用,在活動過程中要引導幼兒,而不能完全聽從教師的安排??傊?,要以幼兒為中心,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創新能力,以促進幼兒的發展。
總而言之,幼兒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幼兒教育不容忽視。幼兒在接受主題性生成課程時,要基于幼兒的實際生活,正如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另外,民間游戲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值得幼兒教育學習,并且利用民間游戲促進幼兒主題性生成課程的發展,最終培養具有創造力、想象力的人。
參考文獻
[1] 黃愛波,黃紅梅.民間游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有效滲透【J】.科普童話.2018(07):120.
[2] 韓玉梅.樂在游戲 花開民間——民間游戲引入幼兒園課程之管見【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9(04):20-21
[3]倪翠薇.行而知之——讓幼兒園課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