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莎
摘要:通過我輪崗教育工作的經歷,親身感受了在自己身邊平凡而質樸的教育工作同事在日常教學中用最純凈、最明朗、最執著,發現美的眼睛和心靈感受著學生的童心和愛,用他們獨特的教育情懷一次次、一遍遍呵護著教育芳草地的幼芽生根發芽,讓我深刻體悟了教育需要安靜,教育需要情懷。
關鍵詞:教育;時間;發現;情懷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寫滿了對意外的坦然;寫滿了對生命的珍視;寫滿了對教育的堅守!
面對每一次的明天和意外,讓每一個忐忑不安的心靈躁動不安,猶如蒸鍋上的螞蟻。在疫情的反復防控和國家雙減政策逐步實施的過程中,每一位家長如何把握孩子的教育發展方向成了家庭的重頭戲。如何保持教育這方天地的純凈永恒?這個灼熱的教育大熔爐,讓從事教育耕耘的教育者一次次陷入了深度的思考。
今年, 我輪崗的是三年級教學班。
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我充滿了期待:這些小家伙一定很可愛!接下來的場面:“老師,何俊洋在吃東西,他......“老師, 我的書不見了 ,你給我找找。”“老師,他拿了我的橡皮......”“同學們, 安靜下來,安靜下來!”二十一年了, 我從未面對過這樣一群無拘無束的萌娃,這場面,真是一地雞毛!
干脆,扮兇吧!繃起臉來的我讓教室獲得了片刻的安靜。不一會兒,教室里又窸窸窣窣地響動起來。不行,組織游戲吧,小火車開起來!結果, 還沒開到一半就“停運”了......算了, 直接指導寫字好了。
啊哈,世界終于安靜下來。
“同學們,我們先來研究一下這個“花”字,看看怎么才能把這個字寫規范、漂亮?”不一會兒有只胖乎乎的小手舉起來,“哦,對!上下結構的字我們就要寫的上寬下窄,還要注意起筆的位置,來, 先看老師寫一個......”一回頭,孩子們正在一個勁寫著。我心里暗自高興,走下講臺, 來到學生面前仔細瞧起來:天啊!有的字早已爬出了格子,有的字像條毛毛蟲縮在格內,有的字自由自在地翱翔著......此刻, 我無語了。一會兒的功夫,田字格里的字都填滿了,這些小家伙們開啟了“百變游戲”模式。 放眼望去,真是草木皆兵,我只能啟動“打地鼠”模式解決燃眉之急。
哎,累死我了!
一天,對于我就像漏瓶里的沙。走出教室的腳步只有無奈陪伴。
鈴聲響起, 我拖著步子準備進教室。“同學們,昨天你們上課有進步, 我相信你們今天能表現得更棒,對不對?瞧,李炎東同學今天聽講多認真,背挺得多直!”透明的玻璃窗里傳來了孫雙老師對學生徐徐的贊美,聲音溫柔恬靜,教室里56雙亮閃閃的眼睛靜悄悄地渴望著老師的點贊。
原來, 不是疾言厲色才能讓孩子安靜!
下午放學時下起了雨,來接孩子的家長陸陸續續將孩子接走,放學后許久, 兩個小家伙還趴在辦公室的窗戶旁焦急地等待著。“來吧,孩子們,趁你們的家長沒來, 老師給你們講講卷子上最后一道難題吧”鄧老師笑盈盈地撫摸著兩個孩子的小腦袋, 隨即細細講起題來, 還時不時夸夸他們, 孩子們似乎很聰明懂事, 在鄧老師的不斷鼓勵下順利解答了難題。
原來,不是批評才能讓孩子專注!
第二天早上的課間, 我正準備發作業本,卻發現講臺前圍了一群學生, 他們一個個舉著手里的小本本,站在美術老師劉鑫跟前,當劉老師抿嘴笑著告訴趙宇鑫:“你的小貓頭畫得大了點兒,都快成金魚了,注意要仔細觀察哦,老師要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哦。”說完,拿起手中的畫筆,工筆細描地為學生示范起來。平日里那個調皮多動的孩子頻頻點頭,回到座位上繼續認真修改描畫。
原來,不是打擊才能讓孩子思考!
第二天我把前一天課堂生字得優的學生名單用課件展示出來,并且配上小紅旗和掌聲,附上寫字兒歌,孩子們手舞足蹈地唱后竟然問:“老師, 我們今天寫什么字?”看著他們的小臉, 我的心被萌化了。走到前排時,譚詩妍悄悄松開捂在桌上的小手,順著她指著的地方,幾朵色彩艷麗的花朵配著一顆大大的紅心,旁邊整整齊齊地寫著“尹老師, 我愛你”。她沖著我笑了, 我也笑了。
教育需要情懷,
教師需要理想,
孩子需要時間
事實上,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我們是需要沉靜下來思考一番的。讓教育安靜一點是一個共識,但是,要真正做到安靜是不容易的。我相信有很多的老師們的理想中也是向著美好的未來不斷前行的。
多一些理想,就可以少一點兒斤斤計較;多一些理想,就可能減少抱怨和馬虎的事了,其實,我們今天的教育,技術和能力都差不到哪里去,可能差得多的就是教育的理想,尤其是對教育的熱愛和堅守的缺失,這是今天教育最大的問題所在。
2022,用愛堅守,靜等花開。
教育的芳草地里,處處可見播撒!青春飛揚時, 你收獲了喜愛;而立之年時, 你收獲了榮譽;不惑之年時, 你收獲了平淡;退休回歸時, 你收獲了回憶。教育者,一路走來,青春已然流失, 但卻依然美麗!因為一個充滿情懷的教育者,永遠不會老去。
叮叮咚咚的小溪融入大海無聲無息,波濤洶涌的江河流入大海平靜無瀾。這,就是教育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