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社會各界對兒童的學前教育愈發重視,而戶外游戲課程的開展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價值。但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還存在教師指導效果有待提高、兒童參與程度不足等問題。本文針對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根據以上問題提出相關改進方案。
關鍵詞:幼兒戶外;自主活動;有效介入
引言:
幼兒階段的小朋友有著天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旺盛隨之而來的就是幼兒的注意力相對來說不算集中。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游戲就成為了幼兒啟蒙教育的一種主要教學方式。如果在幼兒戶外游戲中,教師能夠做到有效介入,那么幼兒們不僅僅能夠鍛煉身體,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有效地幫助幼兒們樹立正確的觀念,養成良好的習慣,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而完成幼兒的全面發展,所以說幼兒戶外自主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一、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的意義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的改革對我國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帶來一定的影響。我國的傳統教育模式使教師只重視對幼兒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對幼兒基本技能技巧的培養,無法展現出幼兒個性特點。而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需要在幼兒教育階段就進行調整。把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活動的開展進行融合,開展幼兒戶外自主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在活動中鍛煉思維能力,以及運動能力。同時,對幼兒個性特點的發展有著促進的作用,還對幼兒的直觀動作思維、直觀形象思維、抽象思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幼兒的年齡還是比較小的,在戶外自主活動的開展是需要教師的有效介入的。只有在教師的引領下,戶外游戲才會從安全性以及教育性上面符合對幼兒教育的意義。
二、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幼兒教師中出現了很多剛畢業的“大幼兒”,在幼兒教育上缺乏耐心和細心,而“大幼兒”的家庭對他們無微不至的呵護,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缺乏關心和愛護,對于幼兒學習的內容沒有進行深入了解,對幼兒進行的實踐活動沒有加以指導,而只是履行自己的本職工作責任。對于幼兒戶外自主活動課程的開展,由于部分教師對于游戲活動的指導經驗的不足,在戶外活動并沒有對幼兒進行有效的介入,只是單純的讓幼兒們在外面進行游戲,這樣就沒有辦法給幼兒在戶外的活動進行指導。這樣的戶外活動意義將大打折扣,另外,不得不注意的是幼兒在參與戶外游戲中缺乏獨立自主意識,依賴教師才能參與到游戲當中,導致教師無法有效培養幼兒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
三、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介入策略
(一)選擇合適介入時機
有數據顯示,在同一種游戲中,教學效果會因為教師介入的階段、環節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在幼兒戶外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讀懂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找準時機介入游戲。比如,針對小班的幼兒,教師在他們進行戶外游戲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要教會他們讀懂整個游戲環節和游戲規則,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帶領他們進行游戲的事前演練。因為小班的幼兒年齡都比較小,他們的自主性會比較弱,注意力也會比較分散。而針對大班的幼兒,教師應該傾向于為他們設置一定的任務目標。因為大班的幼兒對一些常見的游戲可能會產生無聊甚至是厭倦的心理。比如,同一個演繹類的游戲,如果是小班的幼兒進行該游戲,教師則可以介入,全程指導、循序漸進,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完成該游戲,不斷增強他們的表現能力。但如果是大班的幼兒進行該游戲,教師就不應該在幼兒們正常表演的過程中介入,因為大班的幼兒有一定的能力去將演繹游戲完成好。
(二)提高對戶外游戲的重視
實踐證明,幼兒在戶外自主活動時教師進行介入,可以有效的幫助幼兒們提高自主性。在游戲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鼓勵幼兒自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玩具或者材料,也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想要搭檔的伙伴,在游戲過程中,也不必對幼兒有太多的框架約束,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幼兒的戶外自主活動有想法、有設計、有規劃。要對幼兒所進行的戶外活動不斷的嘗試和創新,將老師的介入作用發揮出來,對于幼兒的積極的好的行為,老師應該進行鼓勵,認可幼兒的“金點子”。除此之外還應該教會學生們,戶外活動的時候如果能夠開動腦筋,那么幼兒們便會玩出更多的花樣來。當然,幼兒園也可以定期舉行提升教師戶外游戲指導能力的培訓講座,將重視戶外游戲的思想深深植入各位教師的腦海中。
(三)正確使用語言
想要更好地推動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教學的發展,教師還應該懂得正確使用語言。首先,教師可以合理運用自己的口頭語言。大部分的游戲都需要幼兒集體參加,在游戲進行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游戲進行不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幼兒教師就應該及時地對此進行科學合理地引導,教會幼兒們遵守游戲的規則,學會團結同學。對那些表現好的幼兒們,教師要提出表揚如“好厲害呀”、“真棒”“給遵守規則的小朋友一個大大的贊”等,讓這些表現好的幼兒能夠在班上發揮一種榜樣力量。當然,對于表現欠佳的幼兒,教師不能過分苛責他們,而是應該耐心地引導他們,鼓勵他們如“沒關系,老師相信你,下次可以做得更棒”。其次,教師還可以積極地使用肢體語言。實踐證明,教師良好的肢體語言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雙方之間的感情,讓學生喜歡老師。比如,對于表現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向其豎起大拇指來肯定和表揚他;對于表現欠佳的學生,教師不可以急于批評學生,更不要冷落學生,而是應該緩緩走向他,然后輕輕地撫摸他的頭,給予其鼓勵,然后再向其提出學習建議。
結束語:
幼兒戶外自主活動是幼兒成長的一個必要環節,戶外自助活動的開展可以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也能幫助幼兒們身心健康發展。但是在幼兒戶外活動的時候,老師一定要進行介入,才能確保幼兒戶外自主活動的有效進行。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水平,為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高玉紅. 淺談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有效指導[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24):2368.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24.2360.
[2]劉晨. 兒童戶外區域游戲中教師支持的實踐自覺——基于一則戶外區域游戲案例的敘事探究[J]. 教師教育論壇,2021(2):32-34. DOI:10.3969/j.issn.2095-5995.2021.02.009.
[3]牛曉靜. 大班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行為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Z市S幼兒園為例[D]. 江蘇:江蘇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