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丹
(中江縣婦幼保健院 四川德陽 618100)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高危妊娠中的一種,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9%左右,是一種嚴重威脅孕產婦及胎兒的妊娠期疾病,主要以妊娠期的高血壓作為癥狀表現,可伴隨出現子癇。在治療中除常規對癥降壓解痙處理外,會酌情建議患者選擇剖宮產終止妊娠。而本次調研的主體就是關于出現妊高癥、且需要接受剖宮產的孕產婦麻醉方式及藥物的選擇,希望通過對比了解應用羅哌卡因和舒芬太尼進行腰硬聯合麻醉對妊高癥剖宮產孕產婦的應用效果及價值,具體過程見下。
選取我院收治的114 例妊高癥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觀察,該項研究的臨床階段時期為2020 年8 月至2021 年7 月,使用抽簽法將孕產婦均等隨機地分為各57 例的兩組,分別設置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對照組孕產婦中年齡最小者25 歲,年齡最大者38 歲,年齡均數(32.26±3.15)歲,體質量最輕者62kg,體質量最重者83kg,平均體質量(75.39±7.24)kg,孕周最短者37 周,孕周最長者40周,平均孕周(38.97±0.42)周;在觀察組孕產婦中年齡最小者24 歲,年齡最大者39 歲,年齡均數(32.38±3.31)歲,體質量最輕者63kg,體質量最重者81kg,平均體質量(75.85±7.49)kg,孕周最短者37 周,孕周最長者40 周,平均孕周(38.66±0.38)周;已使用數據分析軟件分析確認兩組孕產婦基線資料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效力(P>0.05),其他以及具體前置基線資料見表1。孕產婦本人均知情同意本項調研內容,且簽字確認,調研論題由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表1 兩組患者前置基線資料對比
納入標準:檢查結果及體征表現均符合妊高癥臨床診斷標準,均為單胎妊娠,ASA 等級均為I-II級,治療護理依從性較好,溝通無障礙。
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前置胎盤等其他高危妊娠合并癥的患者,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或嚴重傳染性疾病的患者,具有椎管麻醉禁忌癥的孕產婦,胎兒先天異常者,基線資料完善度欠缺者。
首先予以兩組孕產婦給氧治療,建立靜脈通路,連接處理監護儀監護孕婦血壓、血氧、心電,后予以萬汶(羥乙基淀粉130/0.4 氯化鈉注射液)7.5ml/kg,指導并幫助孕婦采取左側臥位進行硬膜外穿刺[1]。
對照組孕婦接受硬膜外麻醉(EA),常規穿刺置入固定硬膜外導管,并注入利多卡因3ml,5min 后觀察脊麻情況,可適當追加利多卡因使用,將麻醉平面控制與T7左右,如術中血壓下降可將左臀適當太高,并加快輸液速度,如平均動脈壓下降幅度增大可酌情予以麻黃堿,心率下降可酌情予以阿托品[2]。
觀察組孕婦接受腰硬聯合麻醉(CSEA),使用25G 腰穿針穿刺硬脊膜,取出針芯見腦脊液流出后將羅哌卡因11.25mg+舒芬太尼5μg 混合后注入,之后取出腰穿針,置入并固定硬膜外導管,變更體位為平臥位,同時適度左傾手術床,針刺測試麻醉部位反應,可適度增加利多卡因[3]。
(1)對比觀察兩組孕婦各麻醉-手術階段耗時情況,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統計,分別為麻醉起效時間、至最高阻滯平面耗時、麻醉至娩出耗時。
(2)對比觀察兩組孕產婦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納入觀察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抑制、下肢麻木。
(3)對比兩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新生兒分娩情況,使用VAS 以及Bromage 評分系統評價術中麻醉效果,Apgar 評分系統評價新生兒分娩情況。
所有數據使用SPSS 27.0 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整合與處理,()均數標準差以及%百分比作為數據體現形式,t 和X2參與相關檢驗,當P<0.05時表示該項目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效力。
2.1 接受腰硬聯合麻醉(CSEA)的觀察組孕產婦各麻醉- 手術階段耗時均短于接受硬膜外麻醉(EA)的對照組孕產婦,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孕產婦各麻醉- 手術階段耗時對比「(),min」

表2 兩組孕產婦各麻醉- 手術階段耗時對比「(),min」
組別 麻醉起效時間至最高阻滯平面耗時麻醉至娩出耗時對照組(n=57) 5.39±0.83 18.24±2.20 32.53±5.21觀察組(n=57) 1.73±0.65 10.95±1.88 17.43±4.29 t 9.285 12.246 17.535 P<0.05 <0.05 <0.05
2.2 接受腰硬聯合麻醉(CSEA)的觀察組孕產婦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接受硬膜外麻醉(EA)的對照組孕產婦,可見對照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17.54%,觀察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5.26%,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3。

表3 兩組孕產婦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2.3 接受腰硬聯合麻醉(CSEA)的觀察組孕產婦在麻醉效果上顯著優于接受硬膜外麻醉(EA)的對照組孕產婦(P<0.05),同時兩組新生兒在出生時Apgar 評分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4。
表4 兩組孕產婦麻醉效果以及新生兒分娩情況對比「(),分」

表4 兩組孕產婦麻醉效果以及新生兒分娩情況對比「(),分」
孕產婦 新生兒Apgar 評分VAS 評分 Bromage 評分 1min 5min對照組(n=57) 2.05±0.41 2.25±0.21 7.32±1.06 8.73±1.14觀察組(n=57) 1.25±0.37 2.83±0.16 7.37±1.02 8.69±1.09 t 7.082 6.431 0.935 1.048 P 0.000 0.000 0.092 0.087組別
通過對本院114 例妊高癥行剖宮產孕產婦的觀察發現,應用羅哌卡因和舒芬太尼進行腰硬聯合麻醉對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研究過程中,分別對兩組孕產婦使用不同的麻醉方式,一組接受硬膜外麻醉(EA),另一組使用羅哌卡因和舒芬太尼進行腰硬聯合麻醉(CSEA),在最終結果中可見接受腰硬聯合麻醉(CSEA)的觀察組孕產婦各麻醉-手術階段耗時均短于接受硬膜外麻醉(EA)的對照組孕產婦,并且接受腰硬聯合麻醉(CSEA)的觀察組孕產婦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接受硬膜外麻醉(EA)的對照組孕產婦,同時在麻醉效果上CSEA 組效果優于EA 組。而在對產婦的回顧性分析中發現,觀察組產婦在術中的下肢運動阻滯評分也更高,同時由于觀察組整體耗時更短,所以該組新生兒的Apgar 評分也更優。
綜上所述,對妊高癥剖宮產孕產婦應用羅哌卡因和舒芬太尼進行腰硬聯合麻醉的臨床效果與應用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