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麗
(甘肅省臨洮縣中醫院 外科 甘肅定西 730500)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普外科較為常見的急腹癥,患者主要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疼痛、惡心嘔吐且伴隨著發熱等。需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在早期進行干預,以緩解疼痛感。多數急性闌尾炎患者需采用手術切除治療,以改善癥狀[1]。但由于突發性起病,且疼痛程度較高,患者在診治過程中易出現較大的不良情緒,導致依從性較低,預后效果不佳[2]。故需在進行手術治療期間,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3]。本次研究旨在探討在我院進行診治的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并在不同的護理干預模式中分析具體應用價值。
選取2019 年12 月~2021 年6 月在我院收治的86 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以護理措施的差異性進行分組,各43 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心理護理。對照組43 例患者中男性:女性27:16,患者的年齡最大者為68 歲,年齡最小者為45 歲,平均年齡值為(57.57±3.11)歲,患病時間最短者為1h,最長者為6h,平均患病時間值為(3.55±0.11)h;觀察組43 例患者中男性:女性28:15,患者的年齡最大者為69 歲,年齡最小者為46 歲,平均年齡值為(57.37±3.21)歲,患病時間最短者為1h,最長者為5h,平均患病時間值為(3.65±0.21)h。
選取標準:86 例患者均符合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診斷標準[4],且患者入院后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疼痛以及惡心嘔吐等,均符合急性闌尾炎的手術指征,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排除合并嚴重的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史、惡性腫瘤病史、嚴重肝腎功能疾病史以及有精神異常對本次研究不配合患者。組間資料對比,P 值>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在患者入院后實施基礎的疾病宣教,告知患者住院的相關事項,完善術前準備干預,以及術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基礎護理,進行飲食指導等。
觀察組加用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包括:
(1)術前心理干預: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并耐心傾聽患者需求,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以提升患者的信任感。在與患者溝通時,需保持耐心以及細心,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以及手術的相關知識,并從患者角度出發,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在術前與患者分享手術成功案例,告知患者手術風險以及預后情況[5]。同時及時解答患者疑慮,以舒緩患者的緊張感及焦慮感,并提升依從性。
(2)術中心理干預:在患者進入手術后,需將手術室溫度調整至患者舒適狀態,且對手術體位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不影響手術操作的同時提升患者舒適度。并指導患者調整呼吸頻率,以舒緩緊張情緒。在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并鼓勵患者,以提升患者自信心,減少應激反應。
(3)術后心理干預:術后需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且清醒后,第一時間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情況,緩解患者焦慮感。并指導患者正確的臥床體位,調整其舒適度。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可播放輕松愉悅的音樂,在轉移患者注意力的同時可緩解其疼痛感。并對患者及家屬講解術后護理以及術后飲食的相關注意事項,以降低術后并發癥,并改善預后。
(1)觀察分析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包括粘連性腸梗阻、切口感染以及腹腔感染。
(2)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主要指標包括疾病知曉度、治療配合度、用藥依從度以及護理滿意度[6]。
(3)采用SAS 評分表[7],以及SDS 評分表[8]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不良情緒進行評定,總分各為100 分,評分越低說明不良情緒改善程度越高。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33%,較對照組患者的13.96%更低,且P<0.05,具有明顯差異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對比[n(%)]
觀察組患者的疾病知曉度、治療配合度、用藥依從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均較對照組的更高,且P<0.05,具有明顯差異性。詳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n(%)]
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SAS 評分以及SDS 評分對比,觀察組的各項評分均更低,P<0.05,具有明顯差異性。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 評分以及SDS 評分對比()(分)
SAS 評分 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3 68.21±2.42 45.26±2.24 67.37±2.14 45.33±2.33對照組 43 68.22±2.43 50.24±2.14 67.28±2.31 51.31±2.31 t 值 - 0.0191 10.5412 0.1874 11.9517 P 值 - 0.9848 0.0000 0.8518 0.0000組名 例數(n)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通常采用手術切除治療,可快速緩解癥狀,并改善生活質量。但由于手術治療易對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產生一定損害,引起不同的應激反應,導致不良情緒上升[9]。在既往的護理中,對患者圍術期的心理干預護理較少,導致患者不良情緒無法及時進行舒緩,造成手術治療效果不佳。在本次研究采用的心理護理干預中,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圍術期實施全面性的心理干預,以提升患者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心理狀態,提升治療配合度,保證后期診治工作的順利開展[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13.96%相比較,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2.33%明顯更低;且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疾病知曉度、治療配合度、用藥依從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均更高;與對照組護理后的SAS 評分以及SDS 評分對比,觀察組均更低,具有明顯差異性。從結果可分析出,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圍術期實施心理干預后,通過術前的積極心理指導,可顯著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且通過術中以及術后的心理指導,讓患者保持平常心面對手術診治,使手術效率明顯提升,同時降低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11]。在提升患者滿意度的同時,可促進護理質量的改善,同時對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明顯。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術后并發癥,同時舒緩不良情緒,并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