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吳潔,李夢迪
(洛陽市第六人民醫院 血液凈化中心,河南 洛陽 471003)
腎衰竭是由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展至后期造成腎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的一種疾病,臨床將其分為急性腎衰竭和慢性腎衰竭[1]。急性腎衰竭是一種臨床綜合征,是由腎小球濾過突然下降引起的體內廢物儲留,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慢性腎衰竭則多由長期腎臟病變引起[2]。臨床上腎衰竭的治療方式為血液透析,通過血液透析能夠排出機體腎臟中的體液及多余的鹽分等,從而有效平衡機體水電解質,如氯化物、鉀等,維持腎功能。本研究探討連續性和間歇性血液透析治療腎衰竭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 年11 月至2020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腎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患者均符合 《內科學》 中的腎衰竭診斷標準[3]。觀察組男41例,女39例;年齡32~65 歲,平均年齡(48.5±3.6)歲;病程1~3 年,平均病程(2.1±0.7)年;原發病:急性腎炎27例,腎病綜合征24例,藥物損傷29例。對照組男42例,女38例;年齡33~64 歲,平均年齡(48.6±3.5)歲;病程2~4 年,平均病程(2.2±0.8)年;原發病:急性腎炎28例,腎病綜合征25例,藥物損傷2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間歇性血液透析治療。儀器設備:Pris maflex 機器(瑞典金寶公司)和血液濾過器(型號:Prismaflex M 150 Set)。操作方法:采取前置換方式,置換流量為1 300 mL,設置血流速度250~350 mL/min,透析量2 200 mL,4 h/次,每周3 次。觀察組采用連續性血液透析技術治療,儀器設備同對照組,操作方法:采取前置換方式,置換流量為1 300 mL,設置血流速度180~220 mL/min,透析量1 200 mL,10 h/次,每周3 次。兩組均應用肝素抗凝治療,連續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指標: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肌酐、血尿素氮,應用心電儀檢測心率。②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心力衰竭、腦血管意外、感染)發生率。③記錄兩組患者治療4 周后的不良事件(低血壓及心律失常)發生次數。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指標觀察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2.2 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低于對照組的17.5%(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n(%)]
2.3 不良事件發生次數治療4 周后,觀察組低血壓次數及心律失常次數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次數比較(,次)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次數比較(,次)
腎衰竭是一種長時間的腎臟病變,主要由血流供應不足導致,不僅會降低腎小球的濾過功能,還可升高機體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最終引起酸堿失衡及水電解質異常等情況[4]。現階段臨床治療腎衰竭的主要方法為間歇性血液透析和連續性血液透析,其中間歇性血液透析能夠通過血液置換等過濾出機體內多余水分和毒素,可獲得一定效果,但該治療方式極易造成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等情況,進而誘發高血壓等疾病[5]。連續性血液透析能將大部分小分子毒素清除干凈,可穩定患者血壓,保證治療效果,但存在血液置換量大和透析時間長等不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心率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連續性血液透析可明顯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心率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腎衰竭患者進行連續性血液透析可清除機體內的炎性因子,減輕對臟器造成的損傷,確保離子的穩定性,有利于保持內外血管一致性,有效改善患者的腎功能。研究[6]表明,連續性血液透析在治療過程中清除速度較為均勻和緩慢,能有效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另外,連續性血液透析過程中存在連續、平緩及等滲的優勢,可維持機體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平衡,從而維持血漿和血管緊張素-腎素系統再充盈的穩定性,達到消除炎癥的目的,顯著提高治療效果。間歇性血液透析可一次性清除大量毒素,為患者贏得恢復時間,降低死亡率,有利于挽救其生命安全,但也因為清除毒素和小分子速率較快等特點,極易造成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加重患者身心負擔。連續性血液透析可有效彌補間歇性血液透析的不足,使置換速率變得較為平穩,使毒素清除率更符合生理特征,徹底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從而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且還可減少細胞凋亡,使其符合人體生理變化,有效保障治療安全性[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低血壓次數及心律失常次數少于對照組,表明連續性血液透析可顯著減少并發癥及不良事件的發生。究其原因為,間歇性血液透析清除機體內小分子物質和水分較快,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引發低血壓等并發癥,導致腎臟缺血,同時隨著再灌注容易增高機體內的自由基水平,損傷患者機體,從而降低血液透析效果[8];連續性血液透析治療更符合患者機體生理情況,透析是一個平緩和等滲的過程,可有效保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過程中需控制好置換速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應用連續性血液透析治療腎衰竭患者的效果更為顯著,可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水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少不良事件,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