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宇
摘要:隨著消防執法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不斷凸顯,為進一步提升消防執法隊伍公信力,樹立消防執法隊伍良好形象,亟須完善監督執法工作標準,規范消防執法行為。文章通過闡述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的主要方向和存在問題,提出深化基層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措施,希望可以為消防執法規范化發展提供理論參考建議。
關鍵詞:消防;執法規范化;存在問題;對策分析
全面依法治國和消防執法改革的新時期、新形勢對消防執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在國務院《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下發后,消防執法亟須向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發展轉變。但在深化推進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須進行規范和完善。
一、基層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標準制定實施滯后于新業態的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一些新業態場所不斷涌現,給消防安全管理帶來新的風險,消防部門亟須制定針對性地管理措施,但標準規范的制定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導致一些新業態場所監管存在盲區。例如:密室逃脫、狼人殺、劇本殺等新興娛樂產業發展迅速,此類新業態場所開店門檻低,大多租用商場、辦公樓,有的甚至隱藏在居民樓內,沒有相匹配的標準監管措施,極易產生消防安全隱患;疫情時期電競酒店蓬勃發展,但目前電競酒店的消防規范需求如按照歌舞娛樂場所要求監管,與經濟性原則存在一定沖突,如按酒店要求,又存在一定的公共娛樂性質;近幾年來,酒店發展迅速,半山酒店興起,但其多為土木結構獨棟房屋的集群式建筑,基本由傳統民居改建,房屋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疏散條件等都難以符合現行規范要求。這些新業態的發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標準規范的制定實施卻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二)執法規范化建設基礎還比較薄弱
一是執法場所設置還不規范。一些基層消防救援機構沒有專門的辦案區域,未設置專門的詢問室、物證室,調查詢問均在辦公室開展,物證保管隨意。二是消防監督裝備使用率低。目前基層配置的消防監督裝備攜帶不便,操作復雜,特別是在消防建審驗收職能移交后,照度計、風速計、萬用表等消防監督裝備在日常消防監督檢查過程中使用率不高,救援人員的操作不熟練、不規范等問題隨之產生。三是消防執法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大多數消防執法人員未接受過系統專業的法律知識培訓,只是通過自我摸索和經驗積累來逐步提高監督執法水平。少數基層消防執法人員不善于學習,缺乏本領恐慌意識,對消防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的學習不深不透,造成在工作時經常處于被動局面。
(三)法治意識不強,新風險挑戰增多
一是對待執法程序和執法文書的嚴肅性不強。一些大隊在辦理行政案件中還存在不按照裁量程序收集、保存證據;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種類、數額、情節、方式把握不準;法律文書制作,法律條文引用,用語不規范等情況。二是執法存在過度關注“量”而忽視“質”的問題,極大地削弱了執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三是公眾的廣泛關注為消防執法工作帶來新挑戰。在網絡自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執法人員的整個執法過程和每一份法律文書都受到社會的廣泛監督,一些執法過程中的不足會被無限放大,甚至嚴重影響正常執法活動和損壞消防救援隊伍形象。
(四)基層執法力量不足,“人少事多”矛盾日益凸顯
隨著執法制度不斷改革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消防安全的期待和訴求更加趨于多樣性、復雜性。消防執法項目逐年增加,工作量呈現出巨幅增長的趨勢。部分基層消防救援機構執法人員面臨著監督檢查、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火災調查、宣傳培訓、網格化管理、專項監督檢查等多重工作任務,現有的力量還要負責日常管理、公差勤務、參加政府組織的會議、活動等工作,有限的人力、時間和精力難以滿足新時期消防工作的高標準和嚴要求,“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凸顯。
二、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的主要方向
(一)樹立公正公開、服務為民的法治意識
新形勢下消防執法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安全發展理念,積極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公正公開是人民群眾對消防執法訴求的基本體現,服務為民是消防執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基層消防救援機構需要重視思想上的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采取公正公開的措施執法,貫徹文明執法的思想意識,在執法活動中培樹公正公開、服務為民的法治意識。
(二)打造清正廉潔、作風優良的消防執法隊伍
新形勢下消防執法工作需要推動消防執法理念、制度、作風全方位深層次變革,對基層消防執法人員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層消防救援機構需要進一步規范人員執法行為,提升執法能力,加強權力運行監管,預防執法“微腐敗”行為,維護法律權威、維護人民群眾權益、維護火災形勢穩定,建立清正廉潔、作風優良的消防執法隊伍。
(三)構建科學合理、規范高效的消防監管體系
新形勢下消防執法工作需要創新監管體系。消防監管方式需要從查隱患向控風險轉變,從部門督促向自主管理轉變,從單一執法向多重監管轉變,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互聯網+監管”為支撐、火災事故責任調查處理為保障的科學監管體系。
(四)營造服務優質、規范有序的消防執法環境
新形勢下消防執法工作需要優化消防執法環境。基層消防救援機構需要從強化源頭治理、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營商環境等方面優化執法服務質量。從規范執法行為、嚴格監督執紀、加強制度建設等方面確保執法有序,用看得見的方式實現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
三、基層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對策分析
(一)完善消防法規標準建設
消防法規標準是消防執法工作的根本依據,是規范消防執法行為的重要保障,是推進社會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結合《消防法》《云南省消防條例》(2021年修正版)和消防體制改革、消防執法改革等新要求,制定和修訂一批適宜新的社會發展需要的法規、標準,能夠為消防安全工作開展提供全方位的法規政策依據。在對新業態場所采取針對性管理措施的同時,優化標準編制出臺程序,快速制定適應新業態、新產業的規范標準,確保消防執法工作有法可依。
(二)逐步提升消防法治意識
法治意識是消防執法規范化的重要內容,伴隨著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始終,基層執法人員對消防法律法規的理解程度,對執法為民的認識程度,直接決定了消防執法工作的方向和效果。提升消防法治意識應當引導執法人員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并運用到工作中,提高執法人員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依托法院、檢察院、高校、律所等建立消防法治培訓基地,鼓勵執法人員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資格考試,結合業務技能培訓開展法治教育,全力培樹公正公開、服務為民的法治意識。
(三)健全消防執法制度建設
執法制度建設包括執法隊伍制度、執法檢查制度、執法服務制度、廉政監督制度等。其中,執法隊伍制度需要著重對消防監督干部、消防文員和參與執法的消防員的法治意識教育、業務培訓、考評晉升、執法資格等進行規范,逐步提升執法人員的履職能力,增強執法人員隊伍活力。消防執法檢查制度目前涉及監督檢查、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火災調查、舉報投訴等方面,是對執法行為的規范和明確。消防法制部門應當結合基層執法工作面臨的問題,加強對自由裁量、法制審核、執法質量考評、告知送達、執法過程記錄、執法行為公示公開等制度進行完善和規范,編制消防救援機構《執法指南》,加強執法制度立、改、廢措施,為消防執法行為規范化建設提供完備的制度支撐。執法服務制度需要結合消防領域“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措施,切實提升執法為民能力。消防救援機構應當及時制定權責清單并對外公布,建立消防監督檢查、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執法工作適時回訪和定期校正機制,推動社會單位調查了解消防執法規范化工作情況,建立預約辦理、同城通辦、跨層聯辦、職能導辦、一對一專辦等制度,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完善執法督察、執法外部監督、執法過錯認定及責任追究等廉政監督制度,有效防控執法風險和廉政風險。
(四)規范基層執法場所設置和執法技術裝備運用
基層消防救援機構處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一線,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最密切,設置規范、秩序正規、服務良好的執法場所既是對消防救援機構形象地展示,也是為民服務的工作體現,因此,基層消防救援機構應進一步規范執法場所設置,辦案區域與辦公區域應當分開,并設置專門的詢問室、物證室、聽證室和檔案室。物證專庫存放,規范編號,定期整理。設置專門的接待區域,安排專人負責接待辦事群眾,對群眾需求熱心服務、虛心聽取、耐心解答。辦案區域應當安裝監控,確保執法行為全過程記錄。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在鄉鎮設置執法場所,方便為群眾辦事。消防執法技術裝備的運用是執法規范化的重要部分,通過使用執法技術裝備獲得的信息、數據、結論能夠更好地體現執法的公正性和科學性。執法人員應當強化消防監督和火災調查技術裝備應用培訓和實踐操作,提升消防技術裝備在日常執法監督過程中的使用率,確保每名執法人員都掌握各類器材的性能、操作使用規程,能夠熟練使用裝備器材開展執法監督工作。基層消防救援機構應當制定使用管理、維護保養制度,及時更新損壞、落后的執法技術裝備,消耗性器材、工具隨用隨補,及時備份。同時,加強對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消防技術的學習運用,確保消防執法能夠與時俱進。
(五)探索基層鄉鎮執法和消防站執法模式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條對委托實施行政處罰進行了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書面委托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目前基層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監督執法職能出現了弱化的趨勢,如果能夠探索鄉鎮政府開展消防執法工作,采取委托執法的方式,可以有效解決農村地區消防監督力量不足的問題。同時,基層消防救援站熟悉轄區情況,如果能夠掌握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直接參與消防監督執法工作,能夠有效緩解消防執法人員的工作壓力,解決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
(六)逐步規范消防執法人員培訓、考評、上升機制
消防改制轉隸和執法改革以來,消防執法人員能力水平實現了有效提升。但消防執法人員在培訓、考評、上升等機制建設上依然無法適應新的執法環境形勢的需要,一些消防執法人員存在本領恐慌意識又被繁雜的其他工作壓縮了學習的時間;一些消防執法人員對未來發展存在疑惑,對消防事業的前景認識不足,影響了工作效率。執法規范化是一個整體工作,在考慮提升執法成效、抓實執法責任、提高執法卷宗的制作質量等問題時,還應考慮到如何進一步規范消防執法人員的培訓、考評、上升機制,才能夠讓其擁有勝任執法規范化建設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執法規范化建設需要通過建立有利于工作推進的激勵機制,優化培訓考評制度,提升職業成就感,逐步增強消防執法人員能力素質和工作信心。
(七)逐步完善執法信息系統建設
目前基層監督執法過程中使用的信息系統主要有消防監督管理系統、法律文書查驗系統、“雙隨機一公開”系統、消防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社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綜合業務平臺等。通過對執法信息系統功能的進一步完善,能夠提升執法效率,規范執法行為。例如:增加法律文書在線制作功能,規范法律文書的格式、填寫要求,同時與法律文書查驗系統合并,方便查驗二維碼直接打印;實現與市場監管部門、住建部門系統信息共享,能夠快速查找到被檢查單位信息,統計同類型場所數量,方便制定檢查計劃,查詢被檢查建筑物情況;將立案標準、自由裁量基準、判罰案例等嵌入系統,實現自動生成立案和量裁意見,通過系統監測執法數據,及時預警超越權限執法、審批超期、處罰畸輕畸重等風險。
(八)豐富執法廉政監督手段
消防廉政監督部門在開展消防執法廉政監督時,可以把黨內監督、法律監督、群眾監督等多種手段結合起來,嚴肅查處消防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問題,重點防范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舉報投訴、信訪、網絡輿情等執法風險。通過實地檢查、電話核查、滿意度調查、政務服務“好差評”等對基層消防執法方式、執法態度、執法程序、執法效果進行全面核查。基層消防救援機構應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可以聘請法官、檢察官、律師、教師、記者、重點單位負責人、民主黨派人士、社區工作者等群體作為消防執法廉政監督員,采納工作建議,解決群眾訴求,全面提升執法公信力。
四、結語
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具有持續性、系統性、科學性的特點,需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基層消防救援機構應當在落實消防執法改革意見和“放管服”、優化執法營商環境措施的基礎上,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消防理念與經驗,結合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新風險、新挑戰,提出規范消防執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方法,不斷增強法治意識,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效能和服務質量,促進新時期消防治理體系建設,進一步踐行好執法為民的宗旨。
參考文獻:
[1]江蓉慧.關于推進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0,06(24):76-78.
[2]于海寧.消防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的認識與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6(09):20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