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思想政治教育維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芻探

2022-05-21 11:41:32劉英杰王煒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劉英杰 王煒

摘 要:意識形態影響到國家的安全和穩定。隨著冷戰結束、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高校意識形態領域受到了良莠不齊的所謂的“新”思潮的沖擊和挑戰。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建設發展的生力軍和繼承者,是主流政治文化重要的傳播載體,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一元指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引領,實現課程與思政的有機融合,創新和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載體、建立健全高校意識形態風險監測預警體系,以確保高校意識形態的安全。

關鍵詞:意識形態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2.013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2)02-0069-07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綜合國力得到極大提升,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尤其表現為,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打著所謂的“人權”“民主”“民族問題”等各種幌子,通過各個領域滲透,企圖掩蓋其達到“西化”和“分裂”社會主義中國等不可告人的目的。在這種背景下,作為深刻影響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高校意識形態問題成為高校思想政治話語體系不得不加以重視的論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1]無疑,有效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和價值引領作用,有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問題,自覺抵御錯誤的思想觀念,形成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要求的價值取向。

一、影響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的主要因素

1.西方“別有用心”的社會思潮的傳播

“所謂社會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反映某一階級或階層利益和要求、得到廣泛傳播并對社會生活產生某種影響的思想趨勢或思想潮流。”[2]信息傳播的全球化使得各種思潮的廣泛傳播成為現實。特別是數字時代的到來,一些西方社會思潮和價值取向,披著新思想的外衣,極力鼓吹西方消極的文化思想,為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進行造勢,宣揚他們所謂的真理。當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了這種思潮及其所包含的價值取向時,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在不同程度上會受到沖擊。對于高校來說,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兩種情況:一是某些教師不僅對此毫無警惕,反而自覺地以真理之名跳入它的懷抱,接受它,認同它,傳播它;二是世界觀和價值觀正處于形成和塑造之中的大學生難以分辨真偽而作為新奇的東西將其接受下來。當這兩種情況出現疊加時,后果變得比想象中的更為嚴重。

2.經濟轉型中某些社會矛盾的出現

我國正經歷的深化改革的結構調整陣痛期、經濟增速換擋期必然會產生一些暫時的問題和矛盾。“大學生是改革開放時代建設與發展成果的直接受益者……但是,他們也是“應試教育”“收費教育”的最直接承受者,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競爭和壓力的直接承受者”。[3]無疑,這些問題和矛盾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直接的影響。第一,市場經濟及其物化邏輯的影響。盡管中國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與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有根本的不同,但它無法完全避免市場經濟的某些負面效應。市場經濟的本質是通過交換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任何東西都可以還原成一定量的物質利益。這就是馬克思所講的資本的物化邏輯。當這種邏輯日益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世界中并成為人們看待和處理事情的價值標準時,致力于推翻物的支配權進而解放人的馬克思主義便會受到影響。第二,某些社會現象與社會本質的不一致性也會產生影響。大學生尚無法從更為理性的角度辯證地把握社會現象與社會本質的關系。對于他們來說,現象與本質的統一是理想的,是應然的,因而也是真實的。一旦直觀到社會現象與社會本質發生不一致,他們更傾向于對社會現象進行批判,進而對社會本質提出質疑。而當這么做的時候,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以及馬克思主義必然會受到質疑。

3.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與學”矛盾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4]不得不承認的是,部分專業課教師尚沒能完全領會“課程思政”基本遵循和方法,沒有有效地將思政元素溶解到專業課程當中,而且還存在定位目標不明、教育體系不系統、評價機制不科學等問題。有些高校思想政治課改革浮于表面,沒有充分將理論研究、系統教學和德育實踐有機統一,甚至是割裂開來,僅僅將意識形態理論內容傳授給學生,以課堂上抽象的理論說教為主,缺乏實踐等教育環節,使得大學生對意識形態教育缺乏熱情。而且許多高校建立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教育評價體系尚不科學、完善、合理,在對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整體評價與要素評價統一起來,故而很難形成“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的良性循環。

4.高校意識形態風險防范體系有待加強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著敵對意識形態的滲透、多元化社會思潮的沖擊、國外反華勢力的攻擊等一系列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構成威脅的力量。而在有效應對這些力量方面,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一,高校意識形態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具有滯后性。高校意識形態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建立的目的是甄別潛在威脅、量化風險等級和測評風險影響。與國家對意識形態風險預警能力的要求相比,高校明顯存在滯后性,尤其在風險防范體系建設上過于寬泛籠統缺乏可行性,沒有基于主客體、量化指標等要素完全建立起科學的風險預警體系。第二,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模式缺乏創新。當前,部分高校主流意識形態工作仍停留在過去的做法上,教育內容過于繁雜、陳舊,教育體系重心不明確,教育方式手段單一,沒有將理論教育與德育實踐有機結合。第三,大學生又缺乏意識形態安全防護意識。大學生是教育客體也是意識主體。但是,教育外化和學生內化仍存在脫節現象。具體表現為,部分大學生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數字時代高校網絡信息監控和審核力度不足,大學生還未自覺樹立意識形態風險抵御意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的思想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領著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旗幟鮮明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大的建設工程,需要高校調動所有的資源來共同建設。顯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中一項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因為意識形態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融互通的。

1.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本質

意識形態指,“在階級社會中,適合一定的經濟基礎以及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而形成起來的,代表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觀念的總和。”[5]思想政治教育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這種影響,從而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6]從這兩個概念的一般定義中不難看出二者是相互融通的。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來理解這種相互融通的關系。一是社會意識形態的政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標志。依據唯物史觀,低級的意識是類動物的意識,僅限于生命活動經驗的傳承和保存。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出現,社會意識形態就在一定社會現實和經濟基礎之上獲得了相對的獨立性,體現出明顯的階級性、群體性和導向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物質的生產生活及其所產生的代表一定階級利益的政治活動的基礎上產生的。它主要為一定的階級及其政治活動服務,致力于意識形態的教化。二是社會意識形態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對人們思想品德的要求與人們實際的思想道德水平的矛盾。”[7]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必須努力解決此基本矛盾,把本階級意識形態要求轉化成人們實際的思想品德。可以說,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工作都是圍繞這一基本的、貫穿始終的矛盾展開。這也就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的規定性明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規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具有意識形態性。一定社會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關系和過程的反映。它作為占據主導地位的意識形式具體表現為一定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傳播占據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的有效途徑。在這一點上,思想政治教育與其它教育具有明顯的根本區別。由此可見,作為使人們認同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意識形態教育,其本質屬性具有意識形態性。

在意識形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辯證關系這個問題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做了深刻的論述。在明確闡述唯物史觀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深刻地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8]在馬克思看來,精神資料的生產不過是為了維護一定統治階級的物質利益,特別是其統治地位。江澤民也指出:“任何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其政治統治,都要竭力維護和發展其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西方國家從來就不允許馬克思主義在他們的意識形態中居于主導地位。西方國家都有一套系統的方法和手段,來對他們的官員、學生、群眾、軍隊灌輸資本主義的思想、價值觀和政治信條。在這個問題上,他們也是抓得很緊的。”[9]經濟全球化并未消解意識形態的階級性。對于社會主義國家而言,除了從根本上發展生產力,提高在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方面的競爭力外,還需牢牢抓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絕不允許搞意識形態多元化。高校要通過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掌握社會意識形態的話語主導權,占領思想高地,要從自在到自為、實然到應然、感性到理性來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2.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功能的歷史性展現

思想政治教育伴隨著階級和國家的產生而出現。一般來說,無論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社會,每種社會形態都有其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都有為意識形態服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盡管這種工作在不同的社會形態和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形式和名稱。

在奴隸社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腦力勞動成為奴隸主的特權和專利,而奴隸只能從事體力勞動且被剝奪接受教育的權利,奴隸主利用神話、宗教、哲學等形式來維護其在經濟和政治的統治。比如,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所提出的“哲人王”的觀點實際上是為奴隸主階級統治的合法性提供理論辯護。而封建的“中世紀的歷史只知道一種形式的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成為絕對的意識形態。它要求人們服從上帝的意志。它鼓吹神權和君權為一體的神權政治,為君權辯護。奧古斯丁的“原罪”說將人貶為上帝的臣民,實際上也是君主的臣民。當時,基督教會開辦僧院學校和大主教學校進行宗教教育,并通過培養僧侶、宣傳教義讓人們無條件的服從教會、服從君主。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雖然意識形態的內容極為龐雜,但其內核僅僅是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代表著資產階級立場的英國哲學家洛克通過天賦人權說論證了培養“紳士”的重要性。像德國、法國和美國等國家也在加強開展政治教育,以便讓人們增強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認同。“資產階級國家的意識形態如法律、道德等,作為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家的精神產物,不過是掩蓋資產階級利益的資產階級的偏見。”

在中國古代的奴隸社會,夏、商、周三朝推崇禮治。可以說,“六藝”之首的“禮”便是那個社會形態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在于維護奴隸主的階級統治。而到了春秋末期,逐步興起的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孔子提出“仁”“禮”思想,董仲舒又以“君權”“父權”“夫權”為核心提出的新儒家思想目的是要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辛亥革命后,資產階級意識形態與中國傳統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產生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民生史觀。而這種思想觀念是為了引導國民大眾認同資產階級革命。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選擇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用科學真理激發人們的革命斗志,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確立并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廣泛調動了人民群眾建設新中國的能動性和積極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運用“我們最大的優勢”,即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深刻闡明學校思政課的重要意義,就如何辦好新時代思政課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為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大學生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法論指導。

3.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識形態安全的保障

經濟利益總是通過代表經濟利益的政治要求體現出來,這種政治要求又總是通過具體的社會政治形式表現出來。當今世界中國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冷戰結束后,意識形態斗爭表面上呈現弱化趨勢,但實質是強化了。西方國家企圖通過各種手段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以求實現其西化、分化圖謀。一些西方的政治思想家認為,在同社會主義的斗爭中,最終起歷史決定作用的是思想,而不是武器。如果不戰勝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那么一切軍事的、政治的和外交的勝利都會前功盡棄。對美國政府決策有巨大影響的智囊庫——蘭德公司于1999年6月向美國政府提出對華“三步走”的戰略建議,其中第一步就是西化、分化中國,使中國在意識形態方面西方化,從而失去與美國對抗的可能性。在國際競爭中,西方國家往往會憑借著它們在經濟、政治、軍事方面的強權來推進意識形態滲透。不僅如此,西方國家往往會不擇手段地利用一切資源來為意識形態滲透工作服務。據統計,現在世界上80%以上的網上信息是由美國提供的,75%的電視節目和60%以上的廣播節目的生產和制作也由美國控制,美國電影產量雖只占世界的7%左右,但卻占總放映時間的50%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意識形態安全工作顯得尤為緊迫。社會主義國家更加需要用馬克思主義牢牢占領意識形態陣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胡錦濤同志曾經指出:“意識形態領域是敵我爭奪的重要陣地,失去對這一領地的占領將導致喪失政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2018年8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大學生是意識形態一個重要的傳播載體。他們年輕,富有活力,且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有著多樣化的精神訴求,并愿意以新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取向。而與這種狀況相伴隨的是部分大學生意識形態的弱化。這就要求我們黨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有機結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當代社會中“生命線”的重要地位,拓展豐富教育內容體系,大力推動德育實踐的發展,做到“知行合一”,從而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教育維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的現實路徑

1.強化一元指導,理直氣壯地灌輸馬克思主義

20世紀末,英國廣播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做過一次千年偉人網上評選,結果馬克思榮膺榜首。為什么在經歷了蘇東劇變和資本主義的無盡詆毀之后,馬克思仍然贏得了全世界?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馬克思學說的科學性和價值性。馬克思主義的旺盛生命力,源于它揭示了自然、社會、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向人類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原理、立場、觀點和方法;源于它把理論之根深深扎進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和社會實踐的沃土中,從而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營養供應;源于它以辯證法的批判精神,把自己的學說定位為一個開放的體系,與時懼進而從不固步自封;源于它把自己的理論訴求、政治理想和實踐目的定位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用鮮血與生命做出的歷史選擇。歷史已證明,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取得的。歷史還證明,什么時候我們很好地堅持了馬克思主義一元指導地位,我們的事業就會取得成功;什么時候我們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真諦,我們的事業就遭受挫折和失敗,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意識形態性。而意識形態的方向性從根本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向全社會成員灌輸與統治階級利益和要求相關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從而實現統治階級對整個社會的精神統治,進而是物質統治。思想政治教育是傳播國家意識形態的重要手段。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傳播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關系旗幟、關系道路、關系國家政治安全”。當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總體態勢是向好的,但是社會意識領域里多元的思想和文化的相互碰撞也是客觀存在的。雖然思想、文化、價值多樣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新的觀念資源,但是我們要堅持批判性與建設性相結合的原則,整合各種非主流意識形態以避免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沖擊。蘇東劇變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思想意識越是多元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就應越加強。馬克思主義是中國人民在探求真理過程中做出的必然選擇,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靈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教育主體要理直氣壯地灌輸馬克思主義思想,大力發揚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大力拓展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文化外延,不斷抵御西方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侵襲和滲透。

2.強化價值引領,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

在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環境中,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和教育進一步推進是值得認真思考的。眾所周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字表述不同,但精神實質是相同的,都是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然而,在文字表述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加充分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更加明確指出堅定社會主義方向,“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價值體系”。這里所謂的“堅持”不僅指某個個體或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接受和認同,而且指黨和國家要堅定不移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到每個人的心中,并轉化為每個人行動的精神力量。在這個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10]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深層的精神內核,自提出以來起到了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社會共識、體現最大公約數的作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著復雜的變化,不同思想文化、社會思潮交鋒碰撞,“普世價值論”一度甚囂塵上。但任何文化思想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西方所謂的民主、法治、自由、人權有其鮮明的階級立場和政治目的,體現出其“虛偽性”。然而,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短短24個字是無法完整表達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屬性的,而且還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來鼓吹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論”,從而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產生認識上的混淆、模糊。再者,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諸如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通過多種方式對思想、價值和心理尚未成熟的高校大學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因此,高校必須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積極主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讓大學生在接受理論教育的同時,通過實踐加強認同,并能夠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堅定信仰,將其培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3.強化課程思政,發揮不同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明確指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必須將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其中,必須抓好課程思政建設,解決好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問題。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直接影響著高校是否能培養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發揮不同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必須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做到“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孤立地開展,必須深度挖掘其教育深度和廣度,充分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可以說,這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要通過頂層設計、改革創新、全要素協調配合來完成,要從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外在表現和集中表露中發掘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具有同向性、同心性,指向的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

在各學科領域,要發揮每個教師“關鍵少數”的作用,改造其“專職”教書“兼職”育人的片面思想,增強不同學科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強化全體教師全員“育人”意識;要把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等教育內容滲透到不同學科知識之中,提高科學知識教育的“新境界”,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知識教育的“新途徑”,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到不同學科的“新方法”;認真分析不同學科知識教育的內容,找出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選樹一批示范課程,推廣課程思政典型經驗;建立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營造課程思政良好氛圍,真正發揮不同學科的德育功能,提升全過程育人“效度”。

4.加強教育創新,不斷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載體

恩格斯曾經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而思想政治教育若要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就必須是利用一切有效的教育載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各個具有特殊功用的載體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多元動態發展的。時代的發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載體必須“創新化”和“廣義化”。

具體來說,首先要優化“思政課堂”載體。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12]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必須依托“思政課堂”載體。思政課堂起到“主渠道”“主陣地”的關鍵作用。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教與學”之間的矛盾以及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問題,倒逼著我們必須深化教學改革,圍繞大學生遇到或關心的“身邊問題”和“熱點問題”,依據國內外“史實”和“事實”,通過“翻轉式課堂”“探究式課堂”“專題式課堂”“分眾式課堂”等新式授課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增強教育浸潤效果。其次創新實踐教育方法,優化“日常思政”載體。馬克思主義理論始終是基于實踐、關于實踐并指向實踐的理論。吉林大學陳秉公教授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實踐基礎。經驗告訴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目的、宗旨和根本任務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服務,檢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成效的標準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13]這就要求高校要善于將學校內的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整合校內外優秀資源,廣泛開展“日常思政”。通過理想信念實踐、思想道德實踐、安全法紀實踐、科研服務實踐、志愿服務實踐、就業指導實踐等一系列日常實踐促進大學生認識對社會主義的認同,滿足大學生對意識形態教育多樣化多層面的需求,以強化社會主義意識認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打下基礎。再次,要加強文化活動,優化“文化思政”載體。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高校依托各種文化載體,創新校園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創造式轉換、創新式發展,以文化熏陶增強意識形態教育效果。最后,要創新媒體引導,優化“網絡思政”載體。新媒體生態情況直接關系到高校意識形態是否安全,所以高校要探索實施“微陣地”項目,打造“網絡思政”載體,通過“微信、微博、微課”等載體,積極探索“互聯網+”新模式來拓展教育空間,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效能。

5.強化風險防范,完善高校意識形態風險監測預警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防范意識形態風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校構建意識形態風險監測預警機制要立足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樹立意識形態底線思維、陣地思維和防范思維。高校科學構建意識形態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必須形成政治理論引領機制、師生協同機制、輿情監控機制等,必須使體系內各要素有機配合,以實現對意識形態風險的準確評估、分析和判斷,確保高校把握“先機”“先手”,化危為機。

政治理論引領是意識形態監測預警體系建立的前提和保證。高校要堅持“理論提升”和“機制建立”同向同時發力,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抵御意識形態風險的精神實質融入到高校“大思政”教育體系,而且要“常新、常講”,形成高校牽頭師生普遍參與的理論學習體系,自上而下層層補齊理論短板,對披著“隱形外衣”的單個風險或“雞尾酒”式的風險綜合體要從學理層面進行批判性的分析,使大學生認清風險,提升大學生的防范意識。

師生協同預警是意識形態監測預警體系實現良性循環的基礎。要深入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思想,認識到意識形態斗爭也是人民的斗爭,拓寬預警主體范圍,將大學生由思想政治教育客體轉為意識形態風險防控主體。意識形態風險監測預警機制應具有全員性、協同性和及時性。高校意識形態風險點爆發往往來自大學生群體,這是大學生自身在思想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矛盾所產生的。將大學生納入風險防控體系基礎環節,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實踐環節推進風險防控平臺建設,打通大學生參與意識形態風險監測預警通道,不僅可以及時阻斷大學生中非意識形態風險點向政治風險的轉化,而且實現了大學生德育實踐能力提升和高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主體性提升的“雙贏”局面。

輿情監控是意識形態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的“風口”。輿論場是意識形態滲透和活動的重要場域。隨著“智媒體”和“自媒體”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加速釋能,提高了輿論傳播速度、深度和廣度,使互聯網技術的“雙刃劍”效應越發明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高校應依托智能化建設實施輿情監控來了解社會動態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同時要及時根據大學生思想動向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平臺建設來降低輿論“迷霧指數”,而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平臺要“大數據”化,要通過“主流數據意志”傳播矩陣來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的講話[EB/OL].(2014-12-29).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29/c64094-26295722.html.

[2] 李康平.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德育思想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266.

[3] 陳先達.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能動搖——論指導思想一元化與多種思想并存問題[J].前線,2000(11):8-14.

[4] 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1(1).

[5] 俞吾金.意識形態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1.

[6][7] 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4,6.

[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

[9] 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411.

[10][11]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1-10-27).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12] 習近平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聯組會的講話[EB/OL].( 2021-03-10).https://m.gmw.cn/baijia/2021-03/10/34675754.html.

[13] 陳秉公.建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6):1-6.

[責任編輯:張學玲]

猜你喜歡
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
甘肅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人大建設(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參政黨民主監督實效性診斷及強化之道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52:19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8:09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文學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a|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国产亚洲精品91|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免|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午夜视频日本|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999在线| 久久九九热视频|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有专无码视频| 1024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拍拍拍| 精品三级网站|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欧美五月婷婷| 中文字幕 91| 欧美日本激情|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午夜日b视频|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在线欧美日韩|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区四区|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青青久久91|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亚洲精品第五页|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18|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日日拍夜夜操| 精品久久久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91人妻在线视频| 在线看AV天堂|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另类| 好吊日免费视频| 国产久草视频| 精品国产www|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