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芹



摘要:目的:探究在骨科疼痛護理中,對患者應用無痛病房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間骨科收治的82例患者展開研究,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其中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為對照組,實施無痛病房管理模式的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結果。結果:兩組術后疼痛評分比較,對照組術后12h、24h、72h疼痛評分分別為(5.2±1.0)分、(6.0±0.7)分、(3.1±0.5)分,均更低;兩組患者護理舒適度比較,觀察組護理舒適度為95.1%,相比對照組更高;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護理后,觀察組焦慮及抑郁評分分別為(30.2±3.1)分和(30.1±3.2)分,均更低;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骨科疼痛護理中,對患者實施無痛病房管理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適度,保持患者良好心理狀態(tài)。
關鍵詞:骨科疼痛護理;無痛病房管理;疼痛;舒適度;效果
骨科是醫(yī)院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科室,骨科中所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復雜、嚴重、發(fā)展迅速的特點,很多患者都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1]。骨折患者在疾病影響下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生理疼痛,而骨科手術又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開放性,所以患者所承受的疼痛較重,且時間較長。生理疼痛不僅會對患者的康復和治療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所以在骨科患者治療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的骨科疼痛護理尤為重要和必要[2]。常規(guī)護理往往缺乏系統(tǒng)性、針對性、個性化,基于此,探究一種更為有效的護理模式也十分關鍵。本次研究就提出了無痛病房管理模式。本研究以82例骨科患者為例,探究應用無痛病房管理模式的效果和價值,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納入的患者均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階段收治,于骨科中選取8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82例患者以分組的方法進行比較分析,每組各4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為25例,女性16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76歲,平均52.4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齡最小22歲,最大75歲,平均52.7歲。兩組資料未見明顯比較差異(P>0.05)。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為骨科收治;所有患者均表示愿意全程配合研究開展,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已獲取相關部門批準。
排除標準:存在嚴重器官疾病;存在精神疾病和認知溝通障礙;血液異常;中途退出研究;臨床資料不完整等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在骨科疼痛護理中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常規(guī)疼痛干預、病情觀察及監(jiān)測、常規(guī)心理疏導等。
觀察組在骨科疼痛護理中實施無痛病房管理模式,詳細如下:①成立無痛病房管理小組。由護士長及護理人員構成無痛病房管理小組。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管理前,護士長可組織小組成員進行無痛病房管理模式培訓,提高小組成員整體護理水平。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評估,了解患者身心狀況,進而基于患者實際情況,明確患者無痛病房管理內容及要點。②心理護理。在生理疼痛影響下,骨科患者還會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負性情緒,包括暴躁、抑郁、焦慮等,而負性情緒容易對患者進一步造成不良影響。對此,護理人員就需要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發(fā)展變化,通過主動與患者溝通、為患者提供幫助、給予患者鼓勵與支持等,來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另外,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構建溫馨、舒適、干凈的病房環(huán)境來提高患者心理舒適度。③綜合疼痛干預。護理人員除了需要根據患者疼痛情況為患者提供藥物鎮(zhèn)痛干預外,還需要通過其他的方法來幫助患者進一步緩解疼痛。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改善疼痛。另外,還可以通過幫助患者外敷疼痛部位、肢體按摩、音樂療法等改善患者疼痛程度。④康復訓練。為了幫助患者減輕疼痛,護理人員還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康復訓練。比如可以基于患者實際情況,指導患者進行肌力訓練,包括足趾、踝關節(jié)、四頭肌等訓練。通過提高患者肌力水平,也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情況。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疼痛評分進行觀察,包括術后12h、術后24h、術后72h,評分工具為vas視覺模擬評分法[3]。
對兩組患者護理舒適度進行觀察,分為舒適、一般、不舒適三個等級。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分,評分工具為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分數越高表示心理狀態(tài)越差。
1.4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用(%)、(x±s)表示,用x2、t檢驗,所得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后疼痛評分比較,對照組術后12h、24h、72h疼痛評分分別為(5.2±1.0)分、(6.0±0.7)分、(3.1±0.5)分,均更低(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舒適度比較,觀察組護理舒適度為95.1%,相比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護理后,觀察組焦慮及抑郁評分分別為(30.2±3.1)分和(30.1±3.2)分,均更低(P<0.05),見表3。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建筑、交通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各種骨科疾病患者也在不斷增多。骨科患者由于疾病影響,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而在治療過程中,由于各種操作的干預,也會出現(xiàn)應激性疼痛[4]。疼痛對患者的影響較大,要提高患者手術及預后效果,就必須重視對患者的疼痛護理。
本次研究就結合骨科患者的特點和護理需求,提出了無痛病房管理模式。無痛病房管理模式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護理模式,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其更注重以患者為中心,基于患者身心狀態(tài)和護理需求,為患者提供舒適、細致、全面的護理干預[5]。無痛病房管理對提高骨科患者的整體護理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術后疼痛評分比較,對照組術后12h、24h、72h疼痛評分均更低(P<0.05)。兩組患者護理舒適度比較,觀察組護理舒適度為95.1%,相比對照組82.9%更高(P<0.05)。這是因為無痛病房管理會基于患者疼痛情況為患者提供系統(tǒng)的疼痛干預,包括心理干預、生理干預、藥物干預、運動干預等[6]。在綜合干預下,患者疼痛情況可以得到顯著改善,與此同時,患者整體身心舒適度也可以得到提升。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護理后,觀察組焦慮及抑郁評分分別為(30.2±3.1)分和(30.1±3.2)分,均更低(P<0.05)。無痛病房管理模式的應用還可以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于骨科患者而言,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也更有利于疾病的預后和康復[7]。
綜上所述,在骨科疼痛護理中,對患者實施無痛病房管理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適度,保持患者良好心理狀態(tài)。無痛病房管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值得積極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黃大燕.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在創(chuàng)傷骨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1,7(26):139-141.
[2]陳巧巧.無痛病房管理模式應用在骨科疼痛護理中的效果探究[J].家庭生活指南,2019(12):152.
[3]馬會.無痛病房護理管理模式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及對疼痛和滿意度的影響評價[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16(26):49-50.
[4]張玉峰.分析探討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在創(chuàng)傷骨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9,6(07):968-969.
[5]艾敏.無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9,40(07):1640-1642.
[6]李承秋,吳玉蘭,朱麗麗,呂文藝,石玉霞,章翔,劉麗華.無痛關愛病房規(guī)范化管理模式在婦科腫瘤手術患者疼痛控制中的應用[J].腫瘤藥學,2018,8(03):478-480.
[7]胡明慧.無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1):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