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康樂斯基 王春海 馬曉紅


1 引言
經過不斷的技術發展,消化道內鏡已經成為臨床醫師做出準確診斷的重要工具,并在診斷的基礎上向治療方向快速發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胃腸鏡+活檢是消化道癌癥診斷的必要手段,對消化道癌癥早發現、早介入從而改善疾病預后,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質量意義重大[2-4]。但是在基層醫院普遍存在胃腸鏡檢查能力不足的問題[5],急需基于云平臺和上級醫院優勢技術力量,構建遠程協作平臺,從而提高基層醫院檢查、診斷能力[2, 6, 7]。本研究以2所三級家等綜合醫院優勢消化內鏡資源、技術為支撐,以某偏遠高原地區2個縣級醫院為支持對象,構建基于云平臺的遠程消化道內鏡診療示范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現將實施體會匯報如下。
2 基于云平臺的遠程消化道內鏡診療示范項目構建
2.1 總體設計
基于互聯網技術,以醫聯體和專科聯盟體系為基礎,建立基于云平臺和區域醫聯體的消化內鏡遠程診療服務體系。體系的構建不僅提升了上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技術優勢的下沉和合理利用,完善了國產設備在基層醫院個性化配置機制,而且提高了基層醫院對國產設備利用率和內鏡檢查技術水平。
2.2 基于云平臺和區域醫聯體的消化內鏡遠程診療服務體系架構
如下圖1所示,本研究基于云平臺和區域醫聯體的消化內鏡遠程診療服務體系以2所上級醫院為基礎,與2所縣級基層醫院形成專科聯盟,以基于云平臺的遠程診療體系,實現上級醫院優勢資源下沉,對口幫扶基層醫院提高消化內鏡診斷治療技術。其中,信息交互、數據交換、業務動態反饋是主要的應用特點,形成了消化內鏡遠程診療服務體系應用示范標準和信息安全保障經驗。
2.3 基于云平臺的遠程消化道內鏡診療示范項目構建過程
首先由項目負責人所在醫院購買內鏡設備和內鏡遠程會診系統,然后四川省人民醫院、阿壩州人民醫院、壤塘縣人民醫院、黑水縣人民醫院建成內鏡實時交流平臺。平臺建成后,實現下級醫院與上級醫院現場連線,實時線上學習交流(如圖1)。確保平臺運行正常,促進兩級醫院消化內科團隊合作緊密,交流便捷,提升為民服務的能力。通過該平臺的建立,有力推進、提升了基層醫院消化內科整體水平,在整體聯動基礎上,有力推進對嚴重影響群眾生活的食道癌胃癌等的早診早治水平的提升。
3 項目實施成果及應用成效
本研究項目使用國產遠程系統和軟件,納入2所基層醫院,指導下級醫院診療患者達128人次,為患者節約轉上級醫院診療相關費用近6萬元。該項目促進了基層醫院早期胃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的實現,研究組已成功開展該項手術20余例,目前治療的20余例患者均療效佳預后好。
4 結語
基于云平臺的遠程消化道內鏡診療示范項目構建能有效提高基層醫院消化內鏡診療技術水平,充分利用上級醫院優勢醫療資源,促進臨床消化道癌癥早診斷、早治療,為患者及社會節約醫療支出,投入少但是臨床效果好,可以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H Z,A B,Y T,et al.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digestive endoscopy.[J]. Expert review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22, 16(1): 21-31.
[2] 孫鵬,唐永菁. 消化道內鏡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 醫療裝備, 2021, 34(13): 192-194.
[3] P B,G L,D L,et al. Revising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SGE) research priorities: a research progress update.[J]. Endoscopy, 2021, 53(5): 535-554.
[4] G P,M W,M R. Evolving ro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0, 26(46): 7287-7298.
[5] 徐立,施育鵬,王新,等. 陜西省消化內鏡現狀調查研究[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09): 187-189.
[6] 泉琳. 填補消化道內鏡“人才荒”[J]. 科學新聞, 2017(07): 54-55.
[7] 王浩. 基于區域醫聯體模式的國產創新診療設備云平臺建設與應用[J].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2021, 33(15): 110-112.